中国小商品城的发祥地--廿三里

 今日义乌的“商业文化”--义乌经济的繁荣,源自什么?Go!寻访拨浪鼓之乡“廿三里”--义乌小商品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探究它那封尘已久的历史及其文化......。
鸡毛换糖”,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已有为数不多的货郎走街串巷叫卖自制的糖果糕点。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细的组织,开启了“敲糖帮”的历史,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
   

义乌市之东一个人数万人街镇,因距离义乌城区,苏溪镇,东阳市都是23里,故叫“廿三里”。老镇上有一个不大的“拨浪鼓广场”,一组“鸡毛换糖”雕塑讲述着货郎担的历史故事...。

 “拨浪鼓广场” 石碑上的概要。(廿三里还有一处新雕塑......。

早年,廿三里"敲糖帮”按生意的活动方式,严密具体分工为两类:“坐坊”与“担头”。“坐坊”,其组织有“糖坊”、“站头”、“行家”、“老土地”四种。

“站头”就是“敲糖帮”居住的小客栈,并经营糖担托运业务,“行家”专事采购各类小百货以供“敲糖帮”经营,“老土地”专收“敲糖帮”换回来的货物。

手摇拨浪鼓,挑担走四方。货郎担之上是煎好的的糖果,糖饼,生姜糖等,“坐坊”用现金or货物贷给“敲糖人”,同时还收购代销敲糖人收来的货物...。

    

“鸡毛换糖”,卖糖换回的鸡毛可用于肥田,收购来的破烂物什可在当地市场做易货贸易。

 

“敲糖帮”分类中的“担头”,就是挑糖担赶生意的货郎。  "担头”里有几个领导被称为“老路头”,他们是因精于敲糖业务而被推举出来的“精英人物”。

  
    “老路头”任务是独当一面,统帅一路糖担,其下又有“拢担”,为各村糖担的首领,由村推举并负责带领本村糖担,其能力略逊于“担头”。
  
    
     “拢担”之下又有“年伯”,其职位由“拢担”任命,主要协助“拢担”的工作,同时,“年伯”要照管5--7副的“担头”。

最后是“糖担”即:担头,他们多是新手--初次出门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学徒,属于'年伯带领。另外,吸收“新糖担”方面,也要行拜“年伯”的手续。

   

(今日的廿三里老街一隅)。文革期间,“鸡毛换糖”被斥为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等而遭大肆打压,禁止糖担人外出“鸡毛换糖”,否则,人要抓,钱要罚...。

   

   许多以前的廿三里镇的“敲糖帮”,而今都成了经商“天才”与办厂能人,商才不凡...。

    曾几何时,廿三里镇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多达五千余人,其经营范围不仅涉及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扩展到了全国各地。
   
   
    义乌市中心快速巴士站的广告画--“义马小商品市场”,想必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过去时”。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活跃,廿三里镇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基础上,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与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
   
  购物若干是因义乌人的质朴(价格厚道)           “寸金糖”内有黑芝麻,好吃得很!
    (义乌的佛堂古镇一隅), 20世纪70年代中期,廿三里镇就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并于70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鸡毛换糖”,必先得有糖,义乌一带多种植甘蔗,民间制糖作坊不少,一路都见糖厂。
                                          壮观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
   “敲糖帮”的组织与经营方式,让人看到的是一种自然经济条件下,民间自发的商品经济的活动方式,它似“抱布贸丝”式的物物交换,但从组织与分工合作来看,完全是一种现代商业的组合,因为它充分具备现代商业的基本要素与功能。
   
    正因为廿三里“敲糖帮”的这种经营模式,使其具有了长期延续和发展的能力,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新的商品经济活动之强大生命力,催生了举世瞩目的义乌小商品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