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1 2024-08-06 11:50:37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信实,真实的言论,也就是讲真话。不美,不好听。好听的话呢,不一定信实。这是一种悖论,那是否有信而美之言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怎么表达的问题,以及如何分辨他人的表达的问题。孔子说了:“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就定了调,那就是孔子主“信言”。我们可以感受,往后的儒家,都市那种刚正之士,直言不讳。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如山,信实。老子说,“其精甚真”、“质真如渝”。老子讲真,剥除文饰,看清真实。而孔子不这样,孔子走的是“美且信”,礼就是美且信的。老子在这里,也是主信言。美言,可以说是“大饼”。古往今来,那些善于把握人性人心的人,不知道画了多少大饼。宗教最善于画大饼,人以此为精神依托,也能过一生。这里有信,这是信念,是信仰,并非老子所言之“信”,老子所言是“信实”之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禅宗就是对佛教的信,从“信仰”到“信实”的转化,讲求的是直下承当,当下即是,即身解脱,明心见性,这是“信实”。你看到彼岸,修来生,禅宗并不讲这个,这就是宗门和教门的不同,顿悟,就是信实之道。我们这个时候,再看看老子说的“绝圣弃智”,我们就明白了,老子弃绝的是那些画大饼的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大禹治水”模式,直面灾难,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西方洛亚方舟”模式这是依靠上帝,器物,逃离灾难。我们看儒家,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之志,这可以说是大饼。但是呢,他的起手处则是修身,反求诸己,修己安人。这就是信实之道。但是呢,如果说过于强调“信实”,否定“信仰”,“信念”,也是有问题的。真正的宗教家,他们是把信仰化为了信实,在自然之外建立了超越自然的精神生活,这些人没有私心,也是真正为人类的生活做更为深广的开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也就是明道之人。辨,辩论,争论。善者不辩,就是明道之人不和人争辩。老子说过——“知白守黑”。这就是不辩。俗话讲:“满瓶水不响,半瓶子水晃荡”。争辩,多是想要说服对方,而实际上呢,对方并不理解,不明白。好,即便辩赢了,对方也是口服心不服。所以老子一直强调——“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的学生,孔子也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就是争个高下。为己,就是修身,就是反求诸己。我们看禅宗,老和尚讲法,互参,容不得辩论,容不得思维和概念,就是直呈本心本性,心行灭处,言语道断。庄子在《齐物论》里关于“辩”有精彩的论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辩,总要辩出个是非对错,但是呢,陷入这个语言的逻辑和概念里,只会纠缠不清。我们要放下所有的定见,面对事实境遇,实事求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所以后世的王阳明在去世之前说了一句:吾心光明,夫复何言?这就是善者。老子主“善者”。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明道的人。博者,博学的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两条路。老子的倾向是主“知”。对于“博”,在《论语》中有:“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学于文,如果没有“约之以礼”,那就可能背离原初之意了。约之,就是损之,就是用实际践行来评判,道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博这条进路,容易陷入学而不习,陷入概念而不践行的境遇中。“知者”,用射箭来比喻,就是能根据不同的环境,距离,器具,调整自己,能够射中靶心。这叫知者。博者,就是掌握了海量的射箭知识,但是呢,就是射不到靶心。甚至连弓和箭都没有碰过。如果这个博,他掌握了更为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在射箭的当下做出恰当的调整,从而能射中靶心,这样的博,又有什么障碍呢?所以,我们看老子的语言表达,他的“不”字,并非在言语上做的判断,而是对人的行动的提醒,他是不断给给人提醒,让人的心、行为能做出精微的观察和调整,进而能够和于自然之道,顺应万事万物本身的规律。从上面三段可知,老子提出了六个主题——“美言”“信言”“善者”“辩者”“知者”“博者”。老子当然不排斥信且美之言,但是呢,信为根本,美可之,不美,亦可。而对于辩啊,这里是有用心啊,辩本身就是一种说服对方,在用力做一件事,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为之人”。善者不辩,善者和辩者,似乎就是不在同一境遇里一样。所以,这里就看出老子主要讲的是人之用心,他的用心是在“信言”,在“善者”,在“知者”,这就是以合于道为根本,这是效法天之道,合与天之道。这里啊,有“大美”,有“大辩”,有“大博。所以,信言不美,这个不美,是那种“固化的,约定俗成的美”。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明道行道之人。不积,不为自己集聚,积累。为人,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利。与人,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圣人的生命观,是整体的生命观,就像现在所言的生命共同体。有了这样一个整体观之后,就不会“内卷”,而是开拓,帮助那些弱势的人,有所不足的人,开拓这个生命共同体的时空格局和物质、文化、精神的广度。圣人,天地之心也。人,亦是天地之心也,因人有灵,有“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这我们能听得懂。对于这个“利而不害”,有人就不同意了,老天不经常降下一些“天灾”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们看到的是那个“常道”,也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周流不虚。这是天之道啊,化育万物。“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亦是效法天之道,合于天之道。为,就是利天下,天下为公。不争,不为自己争名争利。老子在道德经里想要表达的思想,绝对的积极,看起来就像很消极一样。无不为之大用,常被人误以为无所作为。老子是个明白人,说了明白的话,留下五千万,为后世人擦亮眼。 赞 (0) 相关推荐 《道德经》6大名句让你了解人生智慧 老子的慧光闪烁着人生之道的真理,在他留下的<道德经>中有许多自然不带痕迹的回文("回文")[1] 词句闪烁着老子的大智慧.这些带有回文修辞格式的句子,简洁表明事物之间的 ... 《道德经》八十一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是<道德经&g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81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B 现代汉语 真诚 ... 小国寡民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0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7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8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关于&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6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 ...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5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是生产者,其生产出的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4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上一章讲"天网恢恢,疏而不失&quo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3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我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以暴力.强力让民众害怕,民众当然是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