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可以给这位咳嗽的“老人”用“附子”吗?
炎炎夏日,可以给这位咳嗽的“老人”用“附子”吗?
导读:今天跟着毛进军先生用“六经方证的二元辨析思路”给这位咳嗽的老人开个方。
今天说一位比较重的咳嗽病人。
这是一位77岁的老年人王某某,2010年8月24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不适20余天。
这个病人,20天前患感冒,开始时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在某诊所输液治疗5天,每次都输液3、4瓶,其中用的有头孢曲松钠针,左氧氟沙星针,利巴韦林针和地塞米松针等。
发热虽退了,但全身却感觉困倦无力,精神也差了,总是怕冷,还出现了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咽痛不但没有减轻,又逐渐声音嘶哑了。
这就是大量地输进凉的液体,又用了激素等,病由太阳转为少阴了。
患者又到市某医院做了电子喉镜、X光片等多项检查,诊断为左侧声带麻痹,充血水肿,支气管炎。
又服用了不少抗生素、止咳化痰以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不仅皆不见效,而且病情有加重的趋势,愈治咽痛音哑愈重,非常痛苦。经人介绍求我开中药治疗。
诊见:精神差,痛苦病容,乏力困倦,畏冷;说话声音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阵发性咳嗽,但不频繁;咽痛,咽中总有痰堵,有咯吐不净的难受不适感。
无汗,口不苦、不干、不渴,纳差,眠可,大便溏,小便可,舌质淡暗嫩,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细弱,尺脉不足。
对于这个病,六经方证辨析的思路是这样的:
精神差,乏力困倦,畏冷,咽痛,喑哑,无汗,脉沉细弱,尺脉不足,为少阴伤寒证。
纳差,便溏,为太阴病。
舌质淡暗嫩,舌体胖大,苔白滑,为里虚寒饮。
咽中总有痰堵,咯吐不净,为痰阻气逆。
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阴、少阴合病,兼夹证是痰、饮。
对于这个病证,我就是用的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主方,合上半夏厚朴汤化裁。
具体用药是:炮附子20g(先煎1小时),麻黄15g,细辛15g,生姜20g,干姜20g,厚朴20g,清半夏30g,茯苓30g,苏子12g。3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患者第二次来诊时说,咽痛已经基本消失,我听他的声音已经不那么嘶哑了,但仍畏冷,困倦。
这说明阳气还有不足,炮附子用量还是有点儿小,上方炮附子加至30g(先煎1小时),又加炙甘草20g,暗合四逆汤以回阳,继服3剂。
我用附子一般是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状况,从小量逐渐加量,一直加到最佳有效量,对于阴寒证来说,开始从适宜的剂量增加是比较安全的。
如吴佩衡先生最善于应用四逆汤加肉桂,也就是“回阳饮”。
有时对于比较复杂的阴寒证,寒热真假难以明辨者,或患者家属有异议者,吴佩衡先生就先用小剂量的肉桂泡水让该患者服用,如果确是真寒证,服用之后患者就没有什么异常反应,或病情有所好转,这时就用上上大剂的四逆汤,这是一种试病法,用药更加安全。
三诊时,患者的精神大为好转,有力了,说话声音已经基本上不嘶哑了,喉中的痰也少了,患者非常高兴,连说中药治病真神。
又给患者开了3剂后诸症消失,停服汤药,因为患者食欲还不太好,给予患者服附子理中丸1周。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四逆汤同用,生姜与干姜并用辨治少阴病,是清末四川伤寒大家、扶阳名家范中林常用的方法。
我有一份范中林1876年的原始医案记录,从这些记录来看,深感范中林是最善于应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高手,他的医案中绝大部分案例都是应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也有一小部分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的。
药味很简练,就是麻黄细辛附子汤加炙甘草、干姜、生姜,也就是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四逆汤,有时据证再加上桂枝,最多不超过8味药,大都是6、7味药加减变化,附子用量较大,疗效也很好。
四逆汤是扶阳的主方,适应证非常宽泛,对于不少慢性疑难病症,用好了,的确是效如桴鼓,所以郑钦安曾说:“四逆汤力能温补下焦之阳”(《医法圆通》),“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之病者,皆可服也”(《医理真传》),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关于半夏厚朴汤呢?
《金匮要略》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汤属于太阴病水饮气滞的方子,是辨治痰阻气逆的良方。
这个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痛、咽中不适且声音嘶哑,为气滞不通,痰饮上逆咽喉所致,半夏厚朴汤对于痰阻气逆的咽痒不适,总感觉喉咙似有痰在那儿堵着难受,咳不出来,咽不下去,或胸部憋闷者疗效很好。
胡希恕先生治疗咳嗽咳痰、胸满、咽堵不适等证,常用半夏厚朴汤,胡老认为这多是因为痰饮上犯,气逆不降,即痰阻气逆而致。
这个方子既能温化痰饮,又可降逆理气,疗效很好。方中苏叶常易为苏子,降气消痰之力更强。
这里还有一个附子与半夏合用的问题,中药“十八反”中有“乌头反半夏”之说,那么,附子与半夏合用是否也相反呢?在这里有必要简单探讨一下。
实际上,附子并不等同于乌头,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却是两味药,药性与毒性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附子是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功能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里寒之力较强;
乌头是乌头的主根(母根),分为川乌和草乌两种,川乌是人工栽培品,草乌为野生品,这二者功效相似,都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乌头的祛风通痹之力较附子为胜,但补火祛寒之力不及附子。
所以古有“附子逐寒,乌头祛风”之说,乌头的毒性较附子为大,应用这个药时,用量及配伍都要更加谨慎一些。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乌头反半夏”之说,但并没有说附子反半夏。这个大家是必须要注意到的,古经典一般言简意赅,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废话。
附子与半夏同用,首推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的附子粳米汤是治疗中焦虚寒夹饮所致腹满腹痛的良方,这个附子粳米汤的药物组成就主要是炮附子与半夏同用,药物有炮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如此用法,并没有认为附子与半夏是相反的。
我在临床上,也常常据证将半夏与附子同用,不仅疗效较好,也从未出现过任何毒副作用。
我认为,只要临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附子与半夏同用时,就不能因为有“乌头反半夏”之说而株连到附子,病机当相伍时,就要配伍应用。
不过,在《本经》中,半夏与附子都是属于下经(下品)的药,一般列于下品的药,“主治病多应地,有毒,不可久服”,即使能够相伍,应用时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