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二)临证谈四君子汤
前面我们讲四君子在临床上的一些医案运用,以及四君子汤的方解,还讨论了李东垣、王好古他们在临床上四君子汤的应用,还有四君子汤在外感病上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讨论四君子汤在脾阴虚上的应用。
四君子汤在脾阴虚上如何应用,最经典的配方就是四君子汤加山药。在清代时期的医家就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使用的。
在吴澄的《不居集》里面说: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胃中之阳,而不及脾中之阴,然虚损之人为阴火所灼,津液不足,筋脉皮骨皆无所养,而精神亦见赢弱,百症从生焉。
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胃中之阳,什么方药偏胃之阳呢?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刚开始说的理中汤。而不及脾中之阴,我们前面提到脾阴,在三六、三七里提了张景岳的补阴煎。然虚损之人为阴火所灼,津液不足......应该是说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有了阴津的不足。
脾气虚,就会觉得经常没有精神,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筋脉皮骨就会失养,同时又有脾阴虚。吴澄在这里还提到了阴火,应该是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基础上的阴火。阴火可以伤灼很多地方的阴,同样的道理,也可伤灼中焦的阴。
如果我们不承认有脾阴,只承认有胃阴的时候,我们只认为这是胃阴虚。如果承认有脾阴的话,那么就是脾阴虚,实际上胃阴虚和脾阴虚在治疗上还多少有一点差别。
在岳美中医案里面有一则很典型的医案,说四君子汤加山药治低烧。
庄某某,女性,患长期低烧症。于7月24日就诊,低烧37.5度,脉微数,舌布薄白苔,腹时时胀痛。认为是脾虚之症,以四君子汤加山药予之。一周后复诊,低烧腹胀均减。持续服前方至8月14日,低烧与腹胀痊愈。
长期低烧症,脉稍微有点数,但脉是无力的。我们正常的苔也是薄白苔,但是,岳老在这里用了一个“布”字,也就是说这个女患者整个舌面包括舌边都布满了薄白苔。我们经常看到腹胀痛,往往会考虑到胃气虚或者脾气虚,甚至于脾胃虚寒。岳老认为这个女患者腹时时胀痛,是脾虚之症,于是就开了四君子汤加山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
四君子汤加山药这个组合是怎么来的呢?肯定是岳老读古人的书读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领悟出来的。而我们现在只要一说四君子汤加山药,第一想到的就是岳老的这一则医案呢?
因为岳老用了,由于岳老这样使用,才让我们知道这个组合,才知道这个组合有用。长期低烧,开了四君子汤加山药,没有一味是退低烧的药,什么青蒿,白薇,丹皮,地骨皮之类没有加一味药进去,直接就是四君子汤加山药。
腹时时胀痛,岳老也没有加一味消食的药,更没有加一味行气的药。这就是岳老最高明精道之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
岳老开了四君子汤加山药,患者服了一周后复诊,低烧,腹胀均已减轻了,继续服四君子汤加山药,前后共服了二十天,低烧和腹胀全部都好了。
没有用退烧药,没有用消食药,没有用行气药。这样用药只要病情不加重,就说明用药是对的。就像李东垣的方剂一样,李东垣很多方剂,只要用上病情不加重,就意味说没有用错药,岳老的这一则医案是很经典的医案。
如果我们来用,有可能比这五味药要多,有可能会在四君子汤加山药的基础上加一两味消导药,加一两味行气药,可能加一两味清虚热的药或者是退阴火的药。这是我们大多数医生的思维模式。
无论如何,像这类的病情,只要用上四君子汤加山药,就有可能治好,这个方向是对的,只不过我们的境界达到岳老的这么一个高度,没有这些高水平的医家用药那么精简,我们用药可能要杂乱一点,但是,这个方向一定要找着。
岳老说:久热不退之症,治之极难见效,低烧在38度上下者,也不易治愈。此症多属脾阴不足,如诗之低烧有腹胀痛,予《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加山药,兼旬而两证均愈。
岳老把这个患者的病机和治疗连起来了,就想说,这就是一个固定的组合。当然不一定是固定,至少我们知道这个组合,我们在临床上就多了一条路。
在临床上,长期低烧的病人确实也不少。有一部分治疗起来,确实很难,这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岳老的四君子汤加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