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俊: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作者 | 王海俊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人类生老病痛的齿轮咬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人,那些从不曾说出口的爱,已成了烙印在心底永远无法弥补的歉疚和遗憾。

母亲再次住进了医院,这次情况比较严重,已经不能自主呼吸了,全靠呼吸机维持。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看着母亲佝偻卷曲的身体,我的心里一阵一阵地泛起酸楚,喉管发哽。

我在心里自责,这一段工作太忙,再加上中招考试临近,我日日夜夜都守在学校里,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我在心里遗恨,母亲才68岁,她那么善良又伟大,为什么偏偏是她?可是,苦痛此时就是毫不犹豫的落在她的头上。

我在心里愧疚,长这么大从没有为我的母亲写过只言片语,也不曾说过一些暖入人心的话,这大概与我的性情有关。以前常会觉得妈为儿女做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也习惯了母亲为我做的总总,哪怕是细微的付出。

从我有记忆起,我的母亲总是很忙 ,既要忙地里的农活,还要忙我们一家人的生计,更有村上邻里帮不完的忙!虽然母亲是个热心肠,但她自尊心强 ,从不麻烦人,只知道一味的付出,不知索取。在家里,她宁愿自己累点也轻易不让我们干活,她把对孩子的爱都融化在了自己的行动中。从小她就教育我们不与人争高下,吃亏是福,凡事往好的方面看,与人相处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别人的短处。

她懂得星火相传、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她把善良、朴实、勤奋的品质融入我的生命,写进了我的每一天,教我做人,引我前行。

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和同事的相处中,我都遵照着母亲的教导,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是母亲给了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到现在,我都秉持着母亲的教导,坚持事在人为,尽心尽力,做最好的自己!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们兄弟两个大让小,小尊大,从不争吵,是我们村里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

师范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接着成家有了孩子,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母亲又来帮我们做饭,带孩子,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常常在习以为常、无动于衷里享受,她是那样的包容和体谅,总说“你们忙,孩子、家里都交给我,我能行。”这样的母亲,一切为了儿女着想,是否会让孩子们将来歉疚和自责啊!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有人在身后帮我们负重前行。

孩子大了,上小学了,母亲回了老家,而我也随着工作的调动,近10年的时间里先后在下洼中心校、晋庄中心校工作,因为工作的忙碌,我很少陪伴在父母身边。虽然期间母亲偶有小病小痛,但身体还算硬朗。

我也曾笃定的认为,就母亲的身体状况,健健康康到老是没有问题的。可令我始料未及的是,疾病竟先一步抢在前面。

那是去年9月份的时候,那段时间母亲不太舒服,原本我是带着她检查身体的,检查完毕,我被医生叫了过去,母亲的心脏出了问题,而且很不乐观,需要手术治疗。在母亲住院期间,真的觉得自己很差劲,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我未曾陪伴。因为恰逢我刚刚调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学校里的事情千头万绪,我没办法请假。而母亲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一个劲的赶我走,说有我爸照顾就行了。

等周末抽空匆匆赶到医院,看到她躺在病床上,那么憔悴,瞬间觉得母亲苍老了很多,两鬓的白发也显现出来了。我一直都觉得母亲很坚强,是无所不能的,直到这次住院,我才一下感觉到,她老了,她需要我们的照顾了,有时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几块哪里需要去哪里。母亲出院后,为了便于照顾她,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但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对她的陪伴还是太少太少。

母亲病情的加重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有多么的真实与扎心。也许,“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了,这些天,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抽空去医院陪伴母亲一会儿,同时我也一直在思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要比别人牺牲和付出的更多,如何能做到工作和家庭兼顾是我接下来要努力去学习的。

母亲,我从未对您说过感谢的话语,只是喜欢把所有的爱都埋藏在心里。但今天我想说,谢谢您,抚养我长大,给了我幸福的生活;谢谢您,支持我做的每一个决定;谢谢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谢谢您,让我成长为现在的我。

只希望您保重身体,子欲养而亲还在,这就是我当下最大的幸福。写不完的情,情深似海;道不完的疚,愧对母亲。千言万语难尽衷肠,我在心里祈祷,愿生病的母亲早日康复!

作者简介

王海俊,男,1980年1月生,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社旗县实验学校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