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贷生涯 | 银行授信审批人员的“四个必须”!

【博主讲堂】课程三

银行政信业务审查审批要点】适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审批官、风险经理、产品经理、政策制定部门领导参加。6月17日北京,欢迎您的到来!

作者:张浩

来源:信贷白话

我从2013年开始从事对公审批工作,每年审批过的项目不低于100笔,年审批金额在300-500亿之间。同时又经历了中国银行界的沉浮变化,对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审批工作)形成了一些体会,想和同行业交流一下。

一、风控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宏观,学会从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变化中把握整体风险

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变化是公司风险的首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上处于下行调整和结构性转化过程中,同时在2020年又叠加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宏观政策方面,表现为去杠杆、化解金融风险与“六稳”并行。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历史上快速扩张、负债率较高的行业和企业面临去杠杆的风险;二是周期性行业面临调整,其中一些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城投企业突出表现为地域上的两级分化,中西部、东北的城投违约风险较高。

作为风控人员,必须对国家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监管政策要不断的进行梳理、分析、吃透,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风控逻辑,也才能做到从整体上把握风险,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深林”。

宏观政策近年来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金融监管政策不断趋严,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合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掌握监管政策,把握合规底线。绝不能为了贪图业务短期发展而牺牲合规要求。

二、风控人员必须成为行业专家

分析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客户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不同的行业客户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反映在财务的三张表上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如果一个授信审批人还是通过分析财务而判断企业的未来偿债能力,个人认为尚处于最原始的初级阶段(财务分析能力是基本能力,还需具有洞察力、心理分析能力、哲学理论基础等)。需要用财务分析验证非财务数据,关注行业特征,进而提炼企业可持续的竞争能力,用行业语言、会计语言对客户进行完整清晰的描述和关键要点分析。

对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而言,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是完全有可能出现背离,国民支柱产业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控制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降低行业的参与深度,相反,对于行业发展机遇期的把握才是风险控制的核心所在。瞅准商机,深耕一个支柱性产业,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还是有可能将风控做到远低于同业均值。在一个好行业里面选择优质客户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风控既要关注客户资质的“骤变”,也要时刻把握客户资质的动态量变,好行业并不意味着平时对客户资质的评估工作就可以有所松懈,相反,差的行业也不代表行业中没有优质客户。

深入研究行业特征不仅对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位置、所处周期阶段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够发现产业链中的公司均处于什么位置,根据不同金融机构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下一步的授信合作。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公司所处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面临的劣势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风控手段去规避风险。防止因为授信审批人员因不懂而拒绝、因不懂而强加一些无法落实的审批条件。

三、风控人员要充分与经办机构沟通,基本形成一致的风险导向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办机构既要获取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又要符合机构内风险偏好,还要能够承受所在单位的收益要求,对业务团队的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前台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首先考虑的是指标,其次才是风险。后台则首先考虑风险,再考虑盈利。业务与风险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往往对立的一面大于统一的一面,风险和收益天生对立,这种现象在中小金融机构尤为突出。

前台营销部门和后台审批部门同样是金融机构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角度不同,但目标完全一致。审批人在工作中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更要尊重营销部门的劳动成果,对于整体可控的项目要敢于担当。通过仔细阅读研究申报材料,不能只做书面审核,抓住核心风险才能为有权审批人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提供参考。当一线部门和授信审批部在风险理念达成基本一致的时候,我想这才是一个金融机构真正步入正轨的时候。

四、风控人员应建立的思维习惯

1.“客户七分在于选,三分在于管”思维

信贷业务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对资金所有权的有偿让渡,当我们将资金交到借款人手里那一刻开始,还款的主动权就掌握到了借款人手里,信贷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钱借出去有可能收不回来。就重要性而言,相对于贷后来说,贷前比贷后更重要一些,客户七分在于选,三分在于管,信贷风险管理是从选择客户开始的。但意思并不是说贷后不重要,贷后同样很重要,只不过贷前更重要一些而已。

优秀的信贷管理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贷前审查很重要,蒙特利尔银行副总裁瑞逊说过的一句话,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多年来,持有质量不断下降的贷款就像看日落,你除了在那里等它落山,其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所有的分析重点都集中于一项交易的事前阶段,极力避免一项不良资产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2.“侦探”思维

在信贷关系中,信贷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借款人可以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信贷机构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而信贷机构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这就形成了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在信贷关系中,借款人具有信息优势,使信贷机构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借款人而言,其只需要知道这是一家信贷机构,这家信贷机构有可能将钱借给他就达到目的,而信贷机构需要了解的借款人的信息就非常多,包括借款人怎么样?借款人家庭怎么样?借款人是干什么的?借款人拿我们的钱干什么?借款人拿了我们的钱后会不会溜之大吉?借款人拿什么钱来偿还等等。信贷机构只有全面、真实地了解借款人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做出信贷决策。

优秀的信贷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侦探思维,每笔贷款的风险决策都是克服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障碍的过程。克服这个障碍,风控应像'侦探’一样搜集借款人的经营管理信息,对借款人所讲的'故事’寻找破绽,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具备侦探思维的优秀风控人员,不会盲目地轻信表面信息,对于现有情况,不仅会用眼看,更会用心去听,细心辨别真伪,避免被甜言蜜语或者虚假的陈述所蒙蔽,防止给信贷机构造成损失。

3.“救急不救穷”思维

信贷机构要把钱借给急需资金并有还款能力的企业,一定不能把钱借给还不起钱的贫困企业,优秀的风控人员一定要记住这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救急不救穷。

4.“嫌货才是买货人”思维

所谓“嫌货才是买货人”,指的是挑剔的“买货人”往往是有真正购买意愿的人,如果不准备买货,是不会这么挑剔的。就信贷业务而言,该思维指的是只有真正有信贷需求并考虑未来还款的客户才会对贷款条件、还款方式、合同条款等重视和挑剔,这些客户往往会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方面与信贷机构反复磋商。

对于有经验的信贷人员来说,这类客户往往是真正的好客户。客户的“挑剔”和“计较”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客户是具有真实的借款需求,并且打算未来按时还款的客户。这类客户前期可能会麻烦一点,但贷款相对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在借款时就已经在考虑如何按期还款。

5.“贷前是冤家,贷后是亲家”思维

金融机构在贷款之前要对企业做非常严格的风险调查。但是发放贷款之后,金融机构就和企业变成了利益共同体,我们应该很好地帮助企业来生产,才能让贷款安全。如果企业出了一点事情,不是去帮忙而是忙着抽贷,其实最后受损害的还是自己。

在贷前审查阶段,授信审批对待借款人要像对待冤家一样,严格按照业务流程不留情面地审查,防止被借款人欺骗和蒙蔽。但在贷款发放之后,信贷机构和借款人就成了利益共同体,信贷机构要千方百计和借款人搞好关系,帮助借款人搞好经营,解决困难,以保证贷款能够安全回收。

6.“未贷先想收”思维

在贷款没有发放出去之前,就要想好到期怎么能把贷款收回来。优秀的风控人员一定要细心,也许一个细小疏忽就会给信贷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审查一定要仔细,切忌走马观花和走过场。要通过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薄著老师招助理,详情点击:招聘

工 隆 建 通 智 库
博主讲堂(审贷方向)
银行政信业务审查审批要点
6月17日北京
主讲人:薄著
【课程内容】(开课时会根据最新情况调整):
一、银行信贷审批的系统思维与方法
1、我们凭什么同意贷款?[案例1]
2、审批人的“三个底线” [案例2]
3、信贷审批的系统思维 [案例3]
4、影响信贷决策的12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案例4]
5、还款来源的秘密 [案例5]
二、政府投融资合规体系
1、政府投资管理
2、政府预算管理
3、政府债务管理
4、政府采购管理
5、PPP管理
6、政府融资平台管理
7、土地片区开发管理
8、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9、政府存量资产盘活管理
10、基建重点行业管理
三、政信业务负面清单
1、银行政信业务红线50条
2、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55条
四、隐性债务甄别与化解
(一)隐性债务的概念 [案例6]
(二)隐债甄别方法 [案例7,8,9]
(三)不同类型隐债甄别
1、交通项目隐债甄别 [案例10]
2、土地开发业务隐债甄别 [案例11、12]
3、棚改业务隐债甄别 [案例13]
4、水务项目隐债甄别 [案例14]
5、医院学校贷款隐债甄别 [案例15]
6、政府补贴业务隐债甄别 [案例16、17]
(四)隐性债务化解路径及操作要点 [案例18]
(五)隐性债务置换化解难点分析 [案例19]
(六)从银行审批角度看隐债置换业务 [案例20]
(七)隐性债务置换案例 [案例21、22、23]
五、政信业务常见合规问题
(一)土地开发和基建融资中的合规问题
1.土地一级开发各阶段的合规要求是什么?[案例24]
2.什么是土地储备业务?有哪些合规要求?
3.城投如何合规介入土储业务?[案例25]
4.政府可否委托国企进行土地开发?[案例26]
5.委托代建与授权开发的合规要求有什么不同?[案例27]
6.政府购买拆迁安置服务是否包括购买资金?
7.委托代建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工程能不能融资?[案例28]
8.土地出让金返还模式还可行吗?[案例29]
9.土地出让金如何合规用于项目?[案例30]
10.如何理解“平台公司不得以财政性资金作为偿债来源进行融资”?
11.什么算来自政府的收入?[案例31]
12.政府如何合规地把资金给到城投?
13.财政怎样给城投合法合规注资?[案例32]
14.由政府设立的开发主体进行融资是否违反“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企业垫资”?[案例33]
15.由施工企业为城投垫资违规吗?[案例34]
16.如何定性政府投资项目?[案例35]
17.政府以补助补贴支持的项目该如何定性?[案例36]
18.政府把钱给到上级公司,上级公司再投到项目,算不算政府投资项目?[案例37]
19.如何定义垫资?[案例38]
20.建筑企业供应链融资可以做吗?[案例39]
21.什么是土地增减挂钩业务?
22.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能做融资吗?[案例40]
23.地票业务为什么可以贷款?[案例41]
24.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能做融资吗?
(二)预算和债务管理问题
1.政府如何安排资金用于项目?
2.什么是政府预算?政府预算分哪几类?
3.政府预算的编制流程是什么?
4.怎样判断项目的资金已列入政府预算?[案例42]
5.政府的预算只有1年,但资金支付期需要十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6.能否签订超过三年的政府支付合同?
7.专项债与市场化融资项目的合规要求有哪些?[案例43]
8.专项债做资本金应注意哪些问题?
9.专项债项目可以做流贷和供应链融资吗?[案例44]
六、政信热点业务授信审批要点
1、开发性PPP项目审批要点 [案例45]
2、政府存量资产盘活融资业务审批要点 [案例46]
3、旧改城市更新项目审批要点 [案例47]
4、安置房保障房项目审批要点 [案例48]
5、ABO模式审批要点 [案例49、50]
6、”F+EPC“模式审批要点 [案例51]
7、”投资人+EPC“审批要点 [案例52、53]
8、”投资合作+EPC“审批要点 [案例54、案例55]
9、城市合伙人模式审批要点 [案例56]
七、城投流动资金贷款合规性分析
1、城投流贷监管规定
2、城投流贷用途合理性
3、城投流贷还款来源合规性
4、城投流贷需求测算要点 [案例57]
八、学校医院基建融资合规分析
(一)义务教育和公立医院融资合规要求
(二)目前学校医院基建融资模式
(三)学校医院融资案例分析 [案例58、59]
(四)“以租代建”及“建办分离”模式分析 [案例60]
(五)医院学校基建融资展望
九、新形势下政信业务审批的核心逻辑
逻辑一:区分政府投资项目和非政府投资项目
案例61
逻辑二:区分隐性债务和市场化融资
案例62
逻辑三:以经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案例63
逻辑四:做大做强城投
案例64
逻辑五:合规使用政府资金
案例65
逻辑六:以土地的最终产出规划项目
案例66
十、以审批的智慧指导营销项目
十一、现场对话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