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切都起于童年
直至现在,已年过不惑的我还是无法摆脱童年时光对我的影响。或许,现在的一切都起源于童年那些“不羁”的梦想。
不到10岁,我就从小学五年级毕业礼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的书本好像只有语文和算术,到了高年级才有自然。所以,其余的时间就爬树、打滚、下河摸鱼、狩猎……蓝天、白云、密树丛林、清清的河水、新鲜空气……我的童年记忆中,这些占据了绝大部分。
当然,我的童年也还有上学、做作业,也还有“好”与“坏”的老师,还有令我生厌和喜欢的不得了的学校。
我还清晰记得小学一年级杨德珍老师(语文老师)教我们唱《王二小放牛》泪流满面的情形,还清晰记得赵振民老校长带领我们全校师生(其实也就几十人)升旗时唱国歌的样子——脸部青筋绷起,眼含热泪。我更记得每天都带我们下河摸鱼捉虾的四年级班主任宁广民老师(我认识的第一位从成立下到农村去教书的老师)。当然,我也清晰记得那些对我“不好”的老师,一位是公开诬陷并私下对我暴力的满姓老师,另一位是拿着我的数学作业本当众羞辱我的任姓老师。尤其是这位数学老师,我始终认为,被羞辱的那段经历直接导致了直至现在我对数学的恐惧。
童年,更重要的是我的父亲、母亲给我的心里种下的种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从冬天里温暖被窝里的故事中走到雪地里去追野兔,从古文书法的品习中走到密林去扑杀野鸡等野生动物(那时还没有保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言必行,行必果” ……我的父母不仅说到,更是做到,这些都是他们在我童年的心里种下的种子,直到现在,都还在成长,都还影响和庇护着我和我的孩子。
在我的记忆中,玩几乎充斥着全部。即使是到寒暑假,学校留下的作业我几乎也是可以不到一天就全部完成的。
游戏即童年,玩是学问的根本。对孩子而言,游戏和现实是统一的,游戏即生活。拒绝了孩子的游戏邀请,就是拒绝孩子的童年,扼杀孩子对生活的热爱。集体游戏发展孩子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爱和分享能力、规则意识。个人玩耍发展孩子独处能力、专注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到现在,我才粗浅地知道,可能就是童年中这些毫无目的的玩成就了我现在的一切。
教育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只要放手把孩子放入大自然和社会中,所谓的诸多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大自然自有教育孩子的一套,这些宝贵的经验孩子在书上是学不到的。不是有“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社会是最好的书本”这种说法吗?我极度认同。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的小诗是对珍贵童年的最好阐释。童年是人生不可逾越的起步阶段,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童年应该是自由自在,欢声笑语,勇敢地去抓牛蛙,挖蚯蚓,玩最疯狂的游戏,在林间发疯奔跑——除此之外,不应再有别的。
但现实对今天的孩子却又是残酷的,不仅是城市,在农村也一样。“自然缺失”,“童年缺失”已经成为常态。“电子奴隶”,“网络蠕虫”,“宅男、宅女”这些所谓高科技的新型物种充斥着整个社会。我不知道,这样的社会将如何发展?!我不明白,自然缺失的教育还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还算是幸福的人生吗?
还好,一些有先见、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悄然开始行动了,纵使顶着无穷压力。这次农大附小的六年级毕业礼算是开创了中国教育的一个历史——用在3000米戈壁荒原上的无疆行走做为送个孩子们的毕业礼物。这种形式,在一个小学,在北京,在中国都是第一个。正如5月30日活动结束那天从克鲁克湖返回德令哈的大巴上我写的那段话所言,我和建军兄都是在用身体和灵魂在坚守,坚守自己的梦想,坚守孩子们的童年。
心理学家Marcus Richards及同事,对2776名青少年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成年后再测量发现,那些童年时期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少61%,总体幸福感也更高。所以,小时快乐,大了更佳!让自己开心,为幸福殿基!
“童年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期,而是一段真正的、独特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生活。”其实,教育不是你我个人的事情,是大家的事。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是大家的责任,希望你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将目光投向孩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看到学习成绩。
因为,人生的一切都起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