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使用与参数设置

曝光

正确曝光:指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光圈与快门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片之上。

被摄体亮度的测定:

被摄体亮度的测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测光表测定,这是一种单独制作的测光仪器。而单反相机是用一种装置在相机内的测光系统将相机取景器内的被慑体亮度测出来的,配合由DX编码读取的感光度,自动调整设定正确曝光所需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这种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有许多不同的组合。光圈与快门速度是一常数关系,以正常曝光来说,光圈越小快门速度越慢;光圈越大,快门速度越快。不论多少种组合,常数关系不变。若光圈与快门速度产生错位配合,则会造成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以致拍摄失败。

在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才能把你对光的感受表达出来,使你的作品具有感染力。前者是客观,后者是主观。主观受客观的限制,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摄影创作的重要因素。

正确曝光的概念与因素有以下四点需要牢记

一、景物的光效和明暗层次;

二、曝光控制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三、胶片的感光度与宽容度;

四、光圈变小则快门速度慢,光圈变大则快门速度快。

正确曝光的效果:影调纯正、层次丰富、色彩鲜艳。

依照测光系统的正确测光所得曝光组合数据进行拍摄,可得质感较强、清晰度高;纹理、层次、影调表现细腻;色彩还原真实、色调丰富的影像。

曝光不足(左),曝光正确(中),曝光过度(右)

影响曝光的主要因素:

感光度设定

光源照度

被摄对象的反光率和受光情况

影响曝光的参数

快门速度

调整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变化效果

常用拍摄对象的快门速度设定

快门速度设定

光圈

光圈系数,即f/系数=镜头焦距/光孔直接。

则系数越小,光圈越大

常用光圈f/系数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具体原理和换算可参见之前文章

曝光组合

即光圈和快门组合

曝光组合

保证正确曝光的因素:减少震动,凝固动体(提高快门速度),控制景深(大光圈)

测光

相机测光的类型和测光原理可参考之前文章

测光系统对于所测物体的反光率都是18%的灰,意思就是摄影测光以18%反射率作为曝光的参考值,18度灰就是指纯白中黑色成分占18%,白色占82%。

测光技巧

1.利用参照物测光:人的肤色接近18度的灰。所以在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遮光板或者找一块灰色的纸板置于被摄对象前面,通过变焦使遮光布充满画面然后再进行对焦,拍摄时基本可以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2.替代法测光:替代法测光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当我们离被摄对象太远时我们不能准确的进行测光,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离我们较近的关线和光照程度与被摄对象所在的地方相同的地点进行测光然后应用于被摄对象所处的位置。

3.近距离被摄对象测光:靠近被摄体测量其局部亮度,但要防止测光表唉测光部位投下阴影,以免影响测光读数的准确性。近测法用途:

(1)选择人脸或反射率类似18%中灰的其他部位测光;

(2)测出亮部和暗部取平均值;

(3)测定金乌反差;

4.被摄对象的重要区域测光

5.掌握亮度范围:要是针对被摄对象的一个亮度和暗处的一个测光,然后根据相机的宽容度,确定适当的曝光。

直方图

直方图是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大部分相片曝光情况的工具,它用波峰的形式直观的表现相片曝光及影调分布范围和状况,使拍摄者可以很方便的查看相片的曝光用影调的情况,并为下一张拍摄的相片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拍出的相片能够得到准确的曝光。

直方图的横轴代表相片的亮度情况,当波峰曲线越靠近左侧,画面的效果越暗;当波峰曲线越靠近右侧,画面的效果越明亮。纵轴代表相应亮度值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波峰越高,代表处于亮度的像素越多。

直方图
直方图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

曝光补偿

指在相机自动测光的基础上,对所测得的曝光数据进行人为的修正。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

曝光补偿设定
曝光补偿调节

多次曝光

多次曝光技术是在一张页片或一幅胶片上拍摄几个影像。同一个物体可以拍摄几次,或者将几个不同的物体拍摄在一起。多次印放是用一张底片在同一张相纸上反复曝光多次。

与这相似的一种技术叫合成印放,是在一张相纸上用几张不同的底片曝光多次。 是特技摄影方法之一,通过两次以上曝光,完成一个电影画面的摄影方法。可以把不同时空的拍摄对象有机地合成在一个画面里。

多次曝光技巧:

1.单纯多次曝光

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相机和被摄物体都保持不动,对被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光线照射情况下进行多次曝光拍摄,这样就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层次感。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多次曝光技法,比较适合拍摄夜景。

2.变换焦距多次曝光

对于花卉或者静物的拍摄,可以采用变换焦距的方法进行两次拍摄,一次使用实焦拍摄,一次使用虚焦拍摄。在实焦拍摄过程中可以曝光多些,而虚焦拍摄时则曝光少些。

3.遮挡法多次曝光

所谓的遮挡法,就是前文所说的先遮挡镜头的一半拍摄一次被摄物体,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拍摄一次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这样就可以将被摄物体同时曝光到一张底片上。不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不用遮挡镜头,只要拍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

4.叠加法多次曝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画面的某些区域预先留出位置,在预留区域内多次曝光,也可以形成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效果。拍摄的过程中相机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移动。这里我们以相机位置固定的方法拍摄一个人物在多个位置的多张照片,然后把它们合成到一起。

多次曝光效果
单纯多次曝光


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Auto Focus)是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叫自动对焦。它多分为二类:一是主动式,另一个则是被动式。

从基本原理来说,自动对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镜头与被拍摄目标之间距离测量的测距自动对焦,另一类是基于对焦屏上成像清晰的聚焦检测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AF-S)

单次自动对焦。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半按快门来启动,在焦点未对准确前对焦过程一直在继续。一旦处理器认为焦点准确以后,只要将快门完全按下就完成了一次拍摄过程,同时自动对焦系统停止工作。

连续自动对焦(AF-C)

与单次自动对焦不同的是,连续自动对焦在处理器“认为”对焦准确后,自动对焦系统继续工作,焦点也没有被锁定。其目的在于当被摄体移动时,自动对焦系统能够实时根据焦点的变化驱动镜头调节,从而使被摄物一直保持清晰状态。

手动对焦(M)

指通过转动镜头对焦环、或通过按机身方向键步进以实现对焦清晰的对焦方式。数码相机时代的手动对焦一般用在自动对焦失误时使用,是自动对焦的有力补充,在数码时代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具体表现在景物反差小、主体背景反差过大、环境亮度低、环境亮度过高、有高亮度光源干扰、需要透过透明屏障如玻璃拍摄、主体在对焦区域外等情况,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功能。

焦点锁定(AF-L)

锁定焦点后,只要不改变拍摄距离,无论怎样更改画面构图等,都能保证被摄主体成像清晰。

如果按下快门释放按键时拍摄对象不在画面的中间,那么对象就会出现对焦不准的情况,因为相机会针对画面中间的对象自动设置焦点和曝光。要想正确地对焦和曝光不在画面中间的对象,就需要使用“对焦锁定”功能。

 按下快门释放按键一半来锁定焦点,此时手指保持该位置不动

没有使用“对焦锁定”功能时拍摄的照片-拍摄不在画面中央的对象(木马)
将对象置于中间并按下快门释放按键一半,在拍摄对象上对焦

 

重新构图后完全按下快门释放按键来拍摄照片

景深

景深(DOF),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而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浅(小),光圈越小(光圈值f越大)景深越深(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景深
光圈变化对景深的影响

超焦距

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景深前界(离镜头最近清晰点)到镜头的距离称之为超焦距。换句话说当镜头对焦在这个超焦距点时,从这个超焦距点到相机一半的距离开始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超焦距

闪光灯

使用闪光灯的拍摄方式:直接闪光、漫射闪光、反射闪光、辅助闪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