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长顺 陈占超/阿婆寨笔记(二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阿婆寨笔记

(二章)

妙善阿婆寨

李长顺

深山藏古寨,妙善阿婆寨。登上大龙山,神往阿婆寨。

深山有古寨,神瀑自天来。

奇哉!群龙争飞,五龙沟瀑布群。

紫气东来,曙光初现,红日渐升,佛光普照。蛰伏一夜的护法群龙,抖擞精神,各显神通。八部天龙时而显身天龙潭,嬉戏,打闹,畅游,净身;时而贴壁悬崖,伸伸龙腰,搓搓龙爪,捋捋龙须,瞪瞪龙睛,不时自悬崖跃入潭中。沿栈道上行,赤龙瀑蜿蜒,黑龙瀑曲折,白龙瀑洒珠抛玉,青龙羞涩潜入碧潭,黄龙深藏潭底偶尔一露真容。神奇喊泉,闻声自喷,巨龙跃起,水涌万丈。

深山有古寨,古寨隐古寺。

壮哉!梵音袅袅,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的佛祖圣寺,至今已传承两千余年的深山古刹。东有青龙山盘旋护卫,西有白虎峰耸立佑护,前有河水潺潺如弯弓盘回。寺中含山,山中藏寺,寺中有河,水中有寺。西天灵山,祈福胜地。

唐宋以来的大雷音寺,武则天驾临的大雷音寺,苏东坡盛赞的大雷音寺,爱国英雄岳飞顶礼的大雷音寺,岳家军大将牛皋膜拜的大雷音寺。

明代的大雷音寺,庙宇宏伟,气势磅礴,高僧云集,香火旺盛,墨客云集。嘉靖三十五年秋的河南鲁山大雷音寺,迎来河南新野知县吴承恩的大雷音寺,吴承恩访遍神州苦苦寻求的大雷音寺。

如今的大雷音寺,灵宫宝阙,琳馆珠庭,真堂传道,宇宙传经;花向春来美,松临雨过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凤仪翔万感灵。唐僧师徒万里迢迢寻求真经的大雷音寺,宏篇巨著《西游记》中的大雷音寺。

深山有古寨,古寨藏长城。

雄哉,伟哉!长城之祖,强楚长城。

战国时代的楚长城,中国最早的古长城;楚国最北国门的长城,距今2600余年的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的楚国屏障,悬崖峭壁之上的马奇诺防线,飞鸟胆寒翅软的惊心绝壁,冷兵器时代的铜墙铁壁。

深山有古寨,古寨多奇瑰。

妙哉,绝哉!世外桃源,槲叶之林。

槲叶林森林氧吧,中原最大。槲叶的世界,槲叶的海洋,槲叶的清香,槲叶的芬芳。紫薇锦绣,白、粉、红、紫。百花盛开,百草竞辉,百鸟争鸣,百虫唧唧。山泉,峡谷,奇峰,怪石,古藤,珍木,栈道,洞窟,比比皆是。中原第一挂壁滑道,飞身而下。玻璃天桥惊险刺激,天堑通途。

深山有古寨,古寨匿洞台。

善哉!观音洞。善哉!明镜台。

作者简介

《 奔流》签约作家;河南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作协会员,安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文峰区作协名誉主席。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刊于《奔流》《散文百家》《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牡丹》等。获“沙家浜精神”全国征文散文奖,包公散文奖,《雨花》阅读奖等。有散文集《在庸常中寻求诗意》等。

相约阿婆寨

陈占超

2019年7月9日,我应邀到鲁山参加河南省散文学会创作年会,并与七十多位师友相约于阿婆寨景区。

阿婆寨景区位于鲁山县、宝丰县、汝州市三地交界处,伏牛山东麓的大龙山地区,境内陡崖与沟壑相融,奇石与孤峰相拥,松林与瀑布相连,果树与居民相映。春看山花烂漫,夏赏日出林海,秋醉乡村风韵,冬观松涛冰挂。是一个集礼佛祈福、观光禅悟、养老养生、农耕体验、生态农业、山地休闲、野外拓展、人文怀古为一体的精美景区。

阿婆寨景区有文学大师吴承恩的巨著《西游记》里的大雷音寺,西天灵山如来佛道场,观音菩萨修行的观音洞,明镜台和三十六尊观音法相,西游文化的发源地,天下第一寨的楚长城,有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子创建的阿麓书院和墨子学说,墨子曾被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建称为“唯物史祖,科圣墨翟”。

我们一帮文友在午饭后乘车来到了阿婆寨景区,在旅游接待中心,我们观看了景区录制的相关宣传片,便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景区。

走上台阶,就看见右侧广场的一棵大树上,挂满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红布条,在微风中摇曳着,似乎是在向我们招手示意,喜迎嘉宾。站在高高的月台上,遥望大龙山峰,自西向东 崇山峻岭,绵延起伏,秀嶂叠峦,蜿蜒如龙,翠青黝绿,巍峨壮观。据导游介绍,大龙山四季风光如画,春天繁花似锦,满山飘香,夏季峰峦滴翠,泉瀑欢鸣,仲秋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晶莹剔透。

我们一行在大雷音寺山门前唐僧取经雕像处停下,只见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正向大雷音寺走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雄伟庄严的大雷音寺山门上方镶嵌着赵朴初大师书写的“大雷音寺”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进入寺院山门,迎面一尊高达8米,天下惟一,独一无二的四面弥勒佛雕像,老人家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神态可掬,正在喜迎四方嘉宾。西边是明代大文豪吴承恩大师的巨幅雕像,这位文坛巨匠正在那里深思熟虑,酝酿构思着长篇巨著《西游记》的相关章节。相传明嘉靖35年秋,吴承恩无意中云游到了大雷音寺,初识了鲁山大雷音寺的真面目,灵宫宝阙,琳馆珠庭,真堂谈道,宇宙传经。吴大师心中大悦,挥笔而就,立刻就描绘出了西天雷音寺的盛况美景,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美文。由于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千秋流传,声名远播,鲁山大雷音寺就被誉为“西天灵山,佛教祖庭,经法根源,如来佛道场”。

在大雷音寺游览中,我有幸聆听到了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韩达老师的亲切教诲:文学是立志修为,职业是养家糊口,事业是为之而终生奋斗的;散文是嫌富爱贫的,在一个经济富裕,空间舒适,条件优越的环境里是激发不出创作灵感和激情来的,只有经过长期勤奋学习、认真读书、仔细观察,多写多练,长期生活和实践的积淀,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畅游于天地山水之间,与千景万物相接触、相碰撞,相交融,相通合,只有经历千般困苦,万种磨难,才会有创新的感悟,才能抒发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激发出心灵的火花,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散文也是非常在乎语言,离不开自我,接近、熟悉、热爱生活,让生活和文学有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迸发出精美的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精品来。文学创作一定要以点带面,挑选一至两个有所重点地修饰和描述,其它情节一笔带过,不要记流水账……韩老师热情健谈,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他的语言诙谐有趣,丰富多彩,他那亦师亦友的教导令我入迷、令我陶醉、令我折服。

读过西游记,看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听过孙悟空大闹天空,如今再走走西游路,体验一下神仙的意境,实在是美哉乐哉。我们抬腿拾阶走过了81个台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节石阶右方直竖着一块平安石,寓意是吉祥顺顺,平平安安。

青山绿水,古树参天,名山宝刹,山水禅音,灵韵古秀,人杰地灵便是大雷音寺的真实写照。

游罢千年名刹,我们径直前往阿婆寨栈道。行走中,两湾清澈的湖水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山青树绿,风清花香,美不胜收,仿佛走进了一条美丽的山水画廊之中。

我们沿山脚栈道登山,几位年轻力壮的文友脚步匆匆,抢先引路,众多文友紧随其后。一路上,天高云淡,溪流潺潺,风轻气清,舒心惬意。文友们一边行走,一边交流,个个兴高采烈,各抒己见,山高路险,相携共攀。行进中,偶遇喊泉,几个好事的文友便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他们跑上前去,扯开大嗓门,在尽情地呼喊,喉音浑厚,声音嘹亮,震天动地,喊泉冲天喷薄而上,声音愈大,喷的就愈高,开心欢喜的笑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

我们沿阶梯而上,走在悬崖栈道上,如临仙景蓬莱,好似腾云驾雾。远观近看,仙谷里异彩纷呈的象形山石,神韵逼真,呼之欲出,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悬空绝壁,踏步青云,峰林漫步,宛如仙境,栈道把阿婆山的奇峰、瀑布、山泉、怪石、洞穴、古藤、珍木、野花、绝壁、峡谷等奇异风光连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看,那U型栈道上的千尺崖上有一处天然窟穴,居住着无数山野蜜蜂,因蜂穴洞口,似碗像盆,星罗棋布,镶嵌崖壁,酷似楼阁,故称蜂窝楼。再往前看,那一段栈道好似龙头朝北,龙尾向南,龙腹环绕山涧,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悬挂于绝壁之上。

栈道越上越高,天气格外闷热,文友们个个都是满头大汗。那边有几位文友已经把凉帽当做扇子在扇着风,前面有几个文友已经是汗流浃背了,气喘吁吁了。在行进中,我又与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张鲜明老师和夫人周颖老师相遇,张老师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健步如飞,周颖老师则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携手并行,。望着俩老师矫健的身影和恩爱如初的言行举止,我真是羡慕至极。

台阶越上越高,山路越走越难,汗水越流越多,我的体恤衫也完全浸湿透了。行进的队伍也越拉越远。越来越分散了。放眼望去,走在前面的文友们已经登上了山顶,脚下还有一些文友在慢悠悠地晃荡着。我与同室的文友姚国禄老师同行,姚老师和我一样,身体有点肥胖,走路有点缓慢,此时我们两个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了,我们再也无心观看沿途的美图圣景了,只顾低头攀登,一心只想尽快攀上山顶,然后坐下来好好地休息一会儿。当我们精疲力尽地赶到山寨停车场时,前面的一大拨文友已经坐电瓶车前去下一个景点了。

电瓶车载着我们一路上行,山高路陡,车行艰难,七扭八拐,机器轰鸣。路旁悬崖边,一道石墙、石寨逶迤延绵,气势雄伟。据导游说这就是修复如初的楚长城了。阿婆寨境内的楚长城全长共20公里,有历史文献记载,这段楚长城被称作“方城”,被考古界誉为“中国最早的长城”“长城之祖”。距今约有2600年历史了。沿途上,我们细心欣赏着那蜿蜒起伏,奔腾飞舞的古长城风貌,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分,不禁为先人们精工细作而感到惊叹和折服。不知不觉已到了楚长城的东大门景点了,高大威严的城门上方有篆刻“楚国”二字,时间摧残出它的苍桑,但它依然雄踞一方,如同一尊怒目金刚,威风凛凛地守护在边疆的前哨。它曾经历过昔日金戈铁马的威武雄壮,也曾有过风花雪月的繁花似锦,也曾有过人走茶凉的悲伤凄凉……

车到山顶了,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省散文学会会长王剑冰老师等正在山顶游览,他乐呵呵地招呼着大家,亲切地与大家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王老师德高望重,才艺双馨,和蔼可亲,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儒帅风范。

在王老师的建议下,大家又前去观看了一段有铁丝网围着的古长城遗址,此段古长城遗址约有20米长,它虽然饱经沧桑,但依然古韵犹存,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接着我们踏上了阿婆寨景区的玻璃天桥,该桥长约230米,高约300米,天桥把东西两个山头的凤凰台连接在了一起,天堑变成了通途,天险架起了鹊桥。我们站在玻璃天桥中间,仿佛置身于万里云海之中,头顶蓝天白云,脚踩万仞深渊,前观悬崖峭壁,栈道环绕,左看翠绿群山,万亩良田,右望道窄栈险,天人合一。我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仰面长长地呼吸了一大口仙气,顿觉脑清肺润,心旷神怡,我真想展开飞翔的翅膀,在太空中腾云驾雾,自由翱翔,做一个无拘无束、云游四方的逍遥仙人。

我们乘车顺着古长城边而下,高低起伏,坎坷不平的山道,使车辆上下颠簸,左右摇摆,险象环生,车上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和尖叫声。电瓶车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缓缓下行,司机师傅热情厚道,侃侃而谈,他真诚地希望我们回去以后,多写一些好的作品,为阿婆寨景区扩大宣传,为鲁山这个省级贫困县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条件,鲁山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的。

难忘鲁山阿婆寨 ,祝福鲁山百万人民。

作者简介

陈占超,笔名泓碧,河南登封市人,中共党员,现就职于登封市唐庄镇政府,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登封市作协理事,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已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作品三百余篇。2019年,散文《父亲》在《纳税人报》上发表。散文《童年轶事 太庙上学》在《郑州晚报》上发表。诗歌《又见范家门》在《河南经济报》上发表。部分作品还获得全国优秀征文奖项。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河南文学杂志纸质媒体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和微信公众平台刊发过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河南鲁山:南环花盛开美如画

    河南鲁山:南环花盛开美如画

  • 【总第1395期】【河南平顶山】张现会丨书信一封“赠方向”

    书信一封"赠方向"   作者/张现会(河南平顶山)     方向: 你好!感谢你赠书给我,我看<鲁山脱贫大决战>有些感悟,不足不到之处,你可以修改. 你热爱鲁山的山,你 ...

  • 河南鲁山一高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河南鲁山一高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 【散文】陈占超/秋遇范家门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秋遇范家门 陈占超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高气爽.立秋刚过去,我受朋友之邀前去登封市唐庄镇范家门村观摩山村老家旅游项目进 ...

  • 【散文】陈占超/核桃王树下的乡思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用文字温暖世界 核桃王树下的乡思 陈占超 岁月若梭,九月如金.时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们随河南文学作家采风团来到了喧闹的登封市唐庄镇范家门村. 范家门村位于唐庄镇 ...

  • 【散文】陈占超/柿香霜浓盈刘门(外一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外一章) 陈占超 在这里,俊美挺拔的山峰在静静休憩.苍松翠柏在幽幽吮吸:在这里,展翅高飞的鸟儿在太空遨游.蓝天 ...

  • 【散文】陈占超/“神笔”王铎故里行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占超 庚子暑期,趁着星期六休息日,我和登封市书法 ...

  • 【散文】陈占超/一对退休夫妇的红色坚守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占超  魏爱凤 庚子中伏,天气闷热,在红色作家陈 ...

  • 【作家掠影】陈占超:一个基层作家的文学情怀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苏小蒙 壹 首先声明:在这里我所指的"底层作家",绝不是贬意.而是指生活.工作在基层,如农村.乡镇.县城.工矿.企业.街道.社区,他 ...

  • 脱贫攻坚的嘹亮赞歌一一登封作家陈占超散文集《谁不说俺家乡好》线上座谈会侧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一一登封作家陈占超散文集<谁不说俺家乡好&g ...

  • 陈占超|王河遇见了大海

    文/陈占超 登封市唐庄镇西北部的王河村,是一个"青山环翠海,绿水抱村舍"的偏僻深山村.它位于嵩山北麓的勺河上游,西北连接嵩山九龙潭.背靠蛤蟆头山峰,面朝嵩阴都督峰.东邻三台山脚下的 ...

  • 陈占超‖我和二爷的往事

    作者/陈占超 我和二爷的往事我的二爷名叫陈春安(又名陈靖中),1925年3月18日生,登封县会善寺中学毕业,1941年到四川省成都市兵工学校学习,1950年被迫到达台湾,在一家兵工厂工作,退休以后,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