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知行力—古今人物与知识管理(二)

苏秦的知行力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经常在小学课本上出现,说明我们读书要勤奋。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头悬梁、锥刺股”其实是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一个是战国时合纵派创始人苏秦。

其实苏秦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读到这个典故的时候个人有一些疑问:为什么苏秦要如此自残式地学习? 为什么不能休息好了再来看书,效率不是反而更高吗? 一般的课本或网上的说法,都说苏秦的勤奋精神值得学习,但学习方法不可取。

我们都知道苏秦是战国一代宗师鬼谷子的得意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论智商应该是高于常人的。像我们常人都明白的道理,苏秦这种高智商的人才岂能不明白?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一些隐藏的情节,今天我们就来通过透析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来看看他究竟用了什么独门绝技,成为战国第一纵横家的。

在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七雄并立,战争连年不断,各国都想统一中原。年轻的苏秦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商鞅(就是商鞅变法的那个人,当时的君王是秦孝公)嫉妒他的才能,处处与他为难,没能如愿。

苏秦曾经十次上书秦王,诉说心志,都没有被采纳。后来这哥们彻底怒了,决定离开秦国,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把家产卖了后,得到一些路费、衣物、车马、和仆人。在游说的过程中勘察各国的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好几年,他仍然无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钱财用完了,只好辞了仆人,卖了车马,自己担着行囊徒步回家。

苏秦的父母原以为倾家荡产的他能换来仕途的发展,一定可以谋得一官半职。谁知贫穷落魄,都骂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妻子也像看不见他似的。饥寒交迫,向她的嫂子要点饭吃,嫂子说家中没有可烧的菜,拒绝给他做饭。

苏秦饱尝了人间冷暖,不觉潸然泪下:“一身贫寒,妻子不认丈夫,嫂子不认小叔,连父母都不认儿子,这全是我造成的啊。”

感慨之后,苏秦钻入书中消愁。他偶然从书堆中发现一本《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这本书实际上道家的经典,而在当时被看作是一本兵书),忽然想到有个名士说钻研此书,肯定有长进。于是开始钻研这本书中的道理。

苏秦足不出户,不分昼夜,发奋读书。夜晚困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头脑清醒,用锥子刺入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面上。剧痛让他睡意全消,又可以全神贯注地读书了。《阴符经》这本书,让他茅塞顿开,又结合自己周游六国所得到的信息知识,仔细揣摩,不过一年,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苏秦胸怀大志,再次告别父母去游说各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取得了六国的信任,接受了他的联合主张。最后,他兼佩六国的相印,执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秦的成功似乎要归功于《阴符经》这本书。其实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肯定知道,《阴符经》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非常抽象的书,一般人根本都不懂。古代只有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才能真正看懂,并给这本书写过注释。

苏秦之所以能读懂这本书,并有所感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资聪慧,也是因为他曾经有周游列国的经历,熟悉各国人情,天下情况,因此她所需要的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把他先前的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串接,而《黄帝阴符经》就是这样的书。

这其中蕴含的知识管理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知行力,也就是知识行动力。那什么是知行力呢?

首先,每个人都有一个知识的金字塔结构,这个结构是由四层组成的,也就是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这四层实际上是有依存关系的。正如上图所示:数据和信息是知识的基础。举例来说,对于同一份财务报表,一位财务总监和一位公司CEO看到所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由数据到信息的转化需要知识背景的指引。

同样,信息转化为知识取决于个人智慧水平对于知识的选择。人面临的信息总是很多,尤其是当今这个信息超载的时代,单纯的学习技巧已不能有效的把握和控制知识的获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的对信息的有效取舍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智慧对于不同知识的产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那什么是知识的确切定义呢?知识是个人用以解决问题的认知和整体技巧,包括理论和应用,日常规则及行动指南。数据和信息是知识的基础,但是,知识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是由人构建创造的,表达了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所以从上面的DIKW模型中,直觉能看到,知识是由信息所形成的。但上图的模型实际上并没有很完整说明从一个人所获取的信息到知识是怎样转化的。

知识又可分为认知、理解、行动或实践、技能四个层面。举例来说,当我们听了一次培训,我们开始对传递的知识产生认知,如果从总体学习的效果来看,认知只是掌握总体知识点的10%;如果对掌握的知识继续深入思考,我们便会产生更好的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通常如果对认知的知识试着复述或书面总结,会产生很好的理解的效果。到这个层面,会掌握知识的20%。如果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知识的掌握程度会进一步加深,直到达到剩余的70%。这就是学习的10%-20%-70%规则

试想我们通常参加的培训或学习经历,往往是老师讲完之后当时听得还可以,可以说达到认知层面了,但是由于不再深入的理解和在实践中运用,一般半年之后就都交给老师了。所以我们应非常注重互动实践,从而产生从理解到技能的升华,强化我们的学习和培训效果。

至于说智慧层面,则分为洞察和预见两个层面。这是更为高级的知识阶段,是在我们运用技能在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继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产生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预见性。俗语所说的“熟能生巧,巧能生金”即是说明了技能和智慧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一下苏秦的信息到智慧的发展过程。首先,苏秦是有阅历的,所以,他实际上是先有行动,得到了关于七国的各国人情,天下情况等方面的信碎片化息,一开始这些信息还停留在10%的认知层面,后来他通过《黄帝阴符经》的研读,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步体系化,产生自己的理解,并形成了自己20%的知识结构。在后来的合纵六国的过程中,苏秦将这些知识通过行动进一步升华,完成了最后70%的飞跃。

所以苏秦的知识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经历了从认知到理解到行动,再回到认知的反复迭代,最终形成自己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洞察和智慧。而苏秦研读《黄帝阴符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学习,通常体系化的学习需要极高的专注,才能产生深入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苏秦会选择自残式的学习方式的原因,因为他需要保持极强的专注。

从苏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要掌握一门知识,不仅仅是读书学习,需要认知—理解—行动的反复迭代,而且往往是先行后知。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宋庆龄的老师)毕其一生,也就是悟出知识需要先行后知,而不是先知后行(陶行知的原名是陶知行)的道理。

请思考: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说,学知识要先行后知,你有没有遇到先知后行的例子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