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故乡——向桥唐山村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沁园春·唐家山

作者/王惠开

山路逶迤,叠幛层峦,鸟语花香。看蓝天古角,青峰金竹,飞流击雪,龙涸奔江。鹞恋山巅,星来畈内,腰石医人在路旁。长乐卡,伴坚城护卫,百姓安康。

唐村秀色名扬,有建国功勋史更长。忆军民抗战,古庙疗创,险滩碎链,烈士留芳。借助“仙人”,神州解放,圆梦明天事正忙。非凡地,育风流儿女,再造辉煌。

诗词注释

曲径通幽,公路崎岖,层峦叠幛,鸟语花香之处,是两省三县交界之地、湖北省蕲春县向桥乡的一个小山村――唐家山村。

张眼望去,两座高山――蕲春第二高峰的古角寨(又名鼓角寨)与金竹尖如同两座天然屏障。两座高山之间,夹着方圆一两平方里的平畈,畈中间兀自矗立一心形巨石,传说是盘古开天劈地之初从天上落下来的,此石名曰落星石,所以唐家山村又有落星畈之说。

沿山区通村公路盘旋而上,离山村第一组赵坪近一里处,就有数景:

一是涸龙奔江。

话说自从盘古开天地,在古角寨、金竹尖两座高山之间,有一条巨龙盘踞在两山之间。他是奉玉帝旨意镇守在此保一方平安的。时日一久,这条龙不甘寂寞,总想回到大江中去。有一天暴雨倾盆,长江涨水几乎到了山脚。这条龙想乘机到长江去,到大风大浪中去。他的一举一动,怎能瞒得过玉帝,他刚一起身,玉帝指派的雷公从天而降,一雷下来,将这斯的下巴就打掉了,这厮顿时化作一座小山,现在人们称之为“龙埂”,远望过来,真是一条巨龙盘踞在那里。龙的下巴当时就变成一块巨石,源自古角寨、金竹尖两座山的流水从龙的左右而过,川流不息。有了这条龙的护佑,唐山这地方百姓一直过着平安的日子。

二是撑腰神石

就在同一处的路边有一巨石,叫撑腰石,又叫天狗舔石。

话说就在“涸龙奔江”的时候,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飞沙走石。从古角寨山上滚下来很多巨石,有的在半山腰就停了下来,其中有一个巨石随着巨龙前行。当巨龙被雷公阻止前行的一刹那,它也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与巨龙相距只有几十米。巨石远看好像没有停稳的样子,有一部份还是悬空的,其实,巨石已经稳稳地站在那里。有人说,这个石头是玉帝门前的一个石头滚下来的,石头上面多处被天狗舔过,留下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深洞,小的碗口那么大,大的石臼那么深。有人说,这是一块神石,可以治疗人们的腰痛病,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谁家有人有腰痛,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送上几根木棍,撑在石头下面,一说,是防止石头滚了下来砸伤行人,二说,只要是在那里撑了木棍的,要不了三天,腰痛得再厉害,也会好的。不管你信不信,你到了这里,你也想撑上一根木棍,保佑你家人平安。

三是峭壁瀑布

还是离撑腰石不过几十米、两边山势陡峭、涸龙头一边的河里,有一瀑布,顺着奔腾不息的河水,从一箕形石上飞流而下,虽落差不足几十米,但蔚为壮观:其形如巨勺泼水,呈圆形撒开,水溅如雪,似雷声轰鸣。夏日若身躺瀑布前大平石块上,如沐春风,格外凉爽。

走过赵坪上行到唐家山水口,面前豁然开朗,一片平畈,大有高峡出平湖之美。

村部后山岗上,有一形如巨鹞之石,又叫鹞鹰石。

唐人刘悚的《隋唐嘉话》介绍,唐太宗喜欢玩鸟,有一天,他得到一只形态俊异、毛色漂亮的鹞鸟,十分宠爱,便放在手中赏玩不已。这时魏征从远处走来,太宗因为考虑到魏征有事上奏,比较严肃,急忙把鹞鸟藏在怀里,装作若无其事地与其讨论。不巧,机敏的魏征发觉有异,就特意近前来向太宗禀告事情,在谈完所议之事后,他没有急于离开,继续向太宗讲述古代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而最终丧国灭身的事,劝谏“明君”当以此为戒。魏征滔滔不绝的讲述看来是有意为之,他讲着不想停下来,时间长了,那鹞鸟在太宗怀里憋死了。虽然太宗感到可惜,但是他没有阻止魏征。

唐山村孔山的鹞鹰石就是传说的太宗怀鹞,后鹞葬于此,化为石鹞。

出唐家山四组往黄梅边界一线天处,有一道雄关石墙倚陡峭山势而立,山势险峻,悬崖边有一卡口名曰长乐卡,此卡有多种版本的传说,有的说是太平天国时期所修,此卡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威。

从唐家山村部出发,沿崎岖山路上山一个多小时,位于鼓角寨顶峰之下深山古漥林密之处有一古庙,在抗日战争年代,那里曾是新四军第五师后方医院所在地,为治伤养病,留下许多鲜活的故事。

经村部西进五公里,越金竹河、塔林再翻一岗可达锁链滩。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手枪营营长、蕲北工委书记蕲(春)黄(梅)广(济)指挥部副指挥长、第五军分区副参谋长孙超在此作战英勇牺牲。

进村往金竹尖南麓两公里的山下有两石洞,一洞名曰圆椅洞,一洞名曰仙人洞,传说当年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区,经常在此集会,讨论作战方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中原逐鹿,饮马长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谱写出壮丽的篇章。

如此青山秀水之地,谁不希望人杰地灵,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王惠开,湖北省蕲春县向桥乡唐山村人,1956年生,微信昵称笑傲江湖,诗作笔名萧瑟秋风。向桥中学七0年提前半年毕业推荐入青石高中首届。七二年底青石高中毕业。返乡作过会计,当过村团支书,水利连长。七五年入黄冈师专生化专业,七七年毕业。八O年考入华中师大化学系,八三年毕业。前后在原檀林高中,原大同高中、县四中、县实验中学教高中化学四十年。八七年晋中学一级,九九年晋中学高级。二OO三年评为黄冈骨干教师,在华中师大、哈师大、华东师大、陕西师大等多家出版社出过教辅书近百万字。爱好古诗词。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