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教会我们活出高价值感的一致性

发布时间:2021-04-20 

随着对心理学知识的接触、学习,越来越感觉深深地喜欢着并且热爱着那些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人们获得能量的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学知识。

每一位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贡献的大师、同道,他们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允许、接纳和帮助,都让我心存感谢和敬畏。

01

萨提亚理论的奠基石

平等与真诚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过一些对自己生活的失落,发出过这些拷问:

  • 活着有什么意义的,我值得什么?

  • 是否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过远远的逃离的抱怨和想法,而产生了深深地自责?

  • 是否有过对自己的未来,有过深深地担心和焦虑,而怀疑自我?

面对这些问题,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并且,欣赏你而无须批判你

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那么,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

离开你亦无须言歉疚

而且能彼此润泽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这一首来自萨提亚大师的小诗,照见了我自己内心的需求,也指引着我,如何像大师那样,真诚和平等的去对待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来访者。

真诚是以人为中心咨询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指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

 

真诚意味着咨询师要自然真实,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表现得坦诚、一致、可信赖,不会摆出虚假的外表,内在体验与外在表现会相互一致,在咨询关系中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反应和态度。

咨询师可以恰当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表达生气、受挫、喜欢、吸引、关心、厌倦、烦恼等等各种感受。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受和他做出的反应不一致的话,咨询就会受阻。

02

如何理解萨提亚的

未被满足的'冰山理论’

1、家,应该是一个充满允许和爱的港湾。

未被满足的允许和爱,对我们一生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这就是萨提亚大师的'冰山理论’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允许和被爱、渴望接纳和尊重、渴望沟通与和解。

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都能被一一满足,有时候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不快乐的根源。

这些未被满足的期待多半与原生家庭的父母的认知有关,原因可能是自己或者父母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自我肯定,亦无能力辨视理解一些问题事件的道理,有时这些期待可能与家庭规则与相处模式有关。

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期待未被满足而引起的。

冰山原理是一把透视人类心灵的钥匙,也是帮助我们进入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的一幅地图。


通过觉察冰山下的不同层面,你就可以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同样的渴望与期待,在那最深的层面上,人与人竟然如此的相同,人与人竟然如此的紧密相连。

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最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任何与人打交道的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

大师也给出了积极的疗愈方法:

1. ◎找出满足期待的其它替代方法;

2. ◎决定依然保有一个尚未满足的期待,考虑减少付出的代价;

3. ◎回到渴望的层次工作,找一个新的方法去拥有高的自我价值;

4. ◎为满足此未满足的期待去工作。

当我们有能力去处理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时,我们愈能够从期待的束缚中走出来,愈能感受到自由,感受到内心的轻松自在。

03

如何理解萨提亚的

'家庭治疗模式’

1、萨提亚大师提出了五种家庭沟通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等模式。

A、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B、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C、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D、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E、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一类型,主要是依据他在亲密关系中什么样的姿态占了优势。毫无疑问,只有A模式下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2、萨提亚大师还根据一个家庭中的相处模式和沟通方式,把家庭分为开放系统家庭和封闭系统家庭。

封闭系统的家庭特点: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低。交流间接、不清楚、不具体、不一致、阻碍发展。沟通方式通常为指责、讨论、超理智和打岔。规则隐蔽、过时、非人性化;人们需要适应已经确立的规则。结果:意外、混乱、破坏性与不合时宜。

封闭系统的家庭规则:自我价值次于权力和成就。行动受最高权力者的支配。变化受到抵制。

开放系统的家庭特点: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高。交流直接、清楚、具体、一致、促进发展。沟通方式平等规则开放、顺应时代、人性化;有需要时规则就可以改变,有完全的自由可以评论任何事情。结果:与现实联系;符合时宜,有建设性。

开放系统的家庭规则:自我价值是首要的,权力和成就是次要的。行动代表了一个人的信念。交流、系统和规则都彼此联系。

衡量系统是否开放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交流与规则是否允许每个成员的蓬勃发展。毋庸置疑,开放系统的家庭规则更有利于人们感受到幸福,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雕塑的力量〗,是大师重要的疗愈家庭关系的方法与工具。

为重建家庭互动模式,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脑中所浮现的家庭画面呈现出来,在团体中找寻成员扮演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并且摆出在压力下相对应的姿态。

扮演者戴上角色的牌子,有时用绳子代表关系线,用距离表示内在关系的亲疏远近,加上扮演者运用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显现在姿态上及言语上,一幅强有而力的画面于是出现。

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用雕塑就可以直接显现一个家庭的核心问题,而当事人透过这样的画面,对于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的领悟,加上身历其境,当事人在其间的体会常是强烈且深刻的。

对于长久以来忍受的问题,较愿意做出改变的承诺,或是做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对话,达到宣泄或重新练习的目的,「改变」往往就很奇妙的发生了。

萨提亚女士注重一个人的内在资源,来自原生家庭学习的特质及资源,无论是正向或负向的,都能够以新的学习来取代,新的学习不是向外找,而是整合个人内在的资源,这样的改变才可能且深刻长远。

04

萨提亚理论的治疗理念

 

萨提亚女士大师的治疗信念:

 

一、关于“人”的信念

1.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宇宙生命力的独特显现,我们通过这股生命力来相互联结。

2.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内在资源,以便圆满地应对生命中的种种挑战,并从中获得成长。

3.人们因“相似”而联结,因“差异”而成长。

4.人性本善,在人们的核心之中,也就是在生命能量的根本层次中,人都是本然正向的。想与我们的自我价值观联结并予以实现,就必须去发掘自身的内在宝藏。

5.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的价值之上。

二、关于“父母”的信念

1.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竭尽所能做到最好的。

2.父母往往重复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熟悉的模式,即使知道这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3.迈向统一的目标之一,是接纳父母也是人,并且在人的层次上,而非只是在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交会。

 

三、关于“改变”的信念

1.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受到限制,内在的改变依然是可能的。

2.“希望”是改变的一大重要成分。

3.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该事件对我们既有的冲击与影响。

4.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改变与管理现在的能力。

5.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其熟悉的,而非舒适自在的,特别是在承受压力之际。

6.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7.“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拥有感受,也可以学着去驾驭它们,为它们负起责任,对它们作出选择。

8.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作出“适当响应”,而不是对情况作出“即时反应”。

9.人性的历程是普世共通的,所有的人类都是通过行动、思考、感受、期待与灵性的联结来体验自性(self)。

四、关于“治疗”的信念

1.治疗需把焦点放在健康及可能性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分。

2.治疗需往正向导向的目标迈进。

3.症状是潜意识对问题的解决之道。核对现有问题如何成为案主的难题,认真看待问题,但治疗工作却未必要局限在此范围内发生。

4.“运用自性”是治疗师最有力的治疗工具。

以上萨提亚心理学的治疗理念,可以看出,她更倾向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的是人的本身;也教会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如何用涵容的心态去理解父母。还教会我们着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鼓励我们看到力量和更多的选择。

05

萨提亚理论的

一致性与高价值感

 

  • 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

  • 自由地说出你所感和所想,来代替应该如何说;

  • 自由地感觉你所感的,来代替应该感到的;

  • 自由地要求你想要的,来代替总是等待对方允许;

  • 自由地根据自己想法去冒险,来代替总是选择安全妥当这一条路,不敢兴风作浪摇晃一下自己的船。

萨提亚把这样一种行为、生活的方式,称之为“一致性”。

 

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观评判,而且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萨提亚的目的是用来强调自我的本质重要性。

对自己拥有较高的与事实相符的自我价值评价,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人格成熟的标志。对个人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有非常利的:

1、在情绪方面,较容易拥有平和而愉悦的体验能力,对事件自主而灵活地选择应对,同时也能适当地释放压力;

2、在沟通上,我们在珍视自己的同时,也能同样地珍视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同时也能洞察他人的需求,能够倾听对方并做出积极反应;

3、对于家庭,我们会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独特性,从而建立平等信任的家庭关系;

4、对于事业,坚固的自信心和清晰的人生目标,以及积极开发的心态,带来更多的成果机会。

萨提亚模式认为咨询师和谐一致的人格是影响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

这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看法是很相似的。他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萨提亚认为四大成长目标包括:提升自我价值(自尊水平);做更好的选择;更负责任,为自己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负责任;更和谐一致,兼顾自我、他人、情景,并能驾驭自己。

只有当心理咨询师或者老师自己成长起来了,他/她才具有更积极的影响力。当然,父母也是如此,这就是“育人即育己”要表达的,一个可以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状态。

文:舒雅清正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