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有情——梨园伉俪燕守平、马小曼
梨 园 伉 俪
燕 守 平
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七十年代以《杜鹃山》一剧的伴奏成功享誉全国。十一岁考入北京戏曲学校,学习京胡及各种乐器演奏。师从沈玉斌、沈玉秋、杨宝忠、方立单、关占奎等先生。十八岁毕业留校任教,又拜徐兰沅先生学习。
燕守平先生通晓京剧武乐、文乐的各种演奏技巧,对京剧、昆曲传统曲牌和现代音乐知识有着广博的积累和深厚的素养。对京胡伴奏的种种繁难弓法、指法、垫衬烘托技巧有着一流的功底和独具才情的美学见解,演奏起各种流派、各个行当的音乐唱腔来,无不得心应手。在五十几年的从艺生涯中,燕守平形成了“琴音纯正、弓法娴熟、指音清脆、音色华美”的演奏风格,技艺超群,并富于感染力,为国内外同行所赞誉,被尊为“京胡圣手”。
燕守平先生除了演出之外,还置身于音乐创作。在中央电视台录制80多集“教京胡栏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影响深远。自《燕守平从艺五十周年音乐会》后,开始离开第一线,为新一代“让台”,而专注于国粹研究与人才培养。
燕守平专题片—琴系一生
马 小 曼
著名京剧旦角演员,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因酷爱梅派艺术,被梅兰芳收为小徒弟,进入梅兰芳京剧团。在梅葆玖的耐心指点下,马小曼受益匪浅,艺术之路进入正轨并与被誉为'京胡圣手'的著名京胡演奏家燕守平结为伉俪。
说到燕守平与京剧艺术家马连良之女、梅派旦角演员马小曼的缘分,是在1994年。
当时马小曼要去香港参加一个梅派专场演出,出演《抗金兵》中的梁红玉。其中有一段击鼓抗金兵的鼓套子,马小曼弄不太明白,便去请教燕守平。那是她头一回来到燕守平家,燕守平正在忙着照顾他卧病在床的母亲,当马小曼客气地跟老人打了声招呼并说明了来意后,热心的燕守平非常详尽地教了她一番。为了表示感谢,演出回来后马小曼特意炖了一大锅牛肉送了过来,还有意炖烂一点儿,好让老太太也能吃。“这是我和未来婆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没过多久老人家便走了。”马小曼如是说。当时,她并没有预料到自己和燕守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马小曼对燕守平的为人非常欣赏。他朴实、善良,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他爱憎分明,对人从不虚情假意。他还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常年生病,燕守平天天背着妈妈去医院打针,楼上楼下地背着从不抱怨。下班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到他妈妈床前摸摸褥子有没有尿湿。这些都一点点打动着马小曼的心,两人时常聊聊天,倾诉生活中的遭遇,探讨艺术上的心得,共同语言越来越多。
从确定恋爱关系到结婚,只短短一年多时间,寻觅多年的马小曼嫁给了时年已55岁的燕守平。与传统的中国夫妻关系不同,马小曼与燕守平之间可以称得上是“妇”唱“夫”随,妻子演唱,丈夫操琴,两人在艺术上互相切磋,相得益彰。
马小曼喜欢宁静、恬淡的生活。她说:“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只要能与守平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地生活,心里就特别踏实、开心。”
马小曼演唱的《太真外传》选段:听宫娥(燕守平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