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酸雨

  概念: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酸雨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

  (1)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O2SO2

  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 SO2+H2O==H2SO3

  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 2H2SO3+O2→2H2SO4

  (2)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N2+O22NO

  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

  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硝酸 3NO2+H2O=2HNO3+NO

  (3)酸雨与大理石反应:

  CaCO3+H2SO4==CaSO4+H2O+CO2↑ CaSO3+SO2+H2O==Ca(HSO3)2

  (4)此外还有其他酸性气体溶于水导致酸雨,例如氟化氢,氟气,氯气,硫化氢等其他酸性气体。

  酸雨防治: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知识拓展:

  1. 酸雨区

  某地收集到酸雨样品,还不能算是酸雨区,因为一年可有数十场雨,某场雨可能是酸雨,某场雨可能不是酸雨,所以要看年均值。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为轻酸雨区;pH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其实,北京、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市也收集到几场酸雨,但年均pH和酸雨率都在非酸雨区标准内,故为非酸雨区。

  2. 我国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

  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