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之人,无论初学还是资深,都总会被一个问题缠绕。就是给石头做结论,确定能否成立为奇石,决定弃或留,以及要珍藏或与人交流交换,等等。而要做结论,标准不可或缺。那么,最重要或者说其中的第一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世上最早出现的奇石,是什么模样和如何产生等,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即最早的和后来的直至当今新发现的奇石,都不会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凡充当人们生活用品者,一定另有其名,如石锤、石斧、石臼或石碾等等,而不会也没必要以奇石相称。
没有生活用途,奇石却依旧出现了,原因在于奇石可供人赏玩,能让人通过赏玩获得精神享受,比如愉悦、快乐、惊喜、满足甚至感悟等。吴雨洁《石头,本来就是用来玩的》(载《中华奇石》2018年第1期)一文,所讲也是这个道理。而奇石之所以能供人赏玩,全在于它们有奇异、珍稀等特征,可据此拟人状物、表情达意、怡心养性……这些特征,被古人细化为“瘦、皱、漏、透”,今人又增加了“形、纹、质、色、皮、意”等做补充。
这些细化和补充不能说没道理,但并不充分,主要是缺少一个最核心特征,这就是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并同时解释:“羊,详也。”即在古代“羊”同“详”,表示“吉祥”。这里的“甘也”和“详也”或者说“吉祥”,都属于人的感受,且是可以让人愉快的感受。而“羊”又同“祥”,且“祥”之“吉祥”肯定只能用心而非感官享用,则就同时表明美所指的愉快感,应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属精神享受范畴。
美学大家朱光潜在《谈美》之“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篇指出: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最没有用处,人的实用活动均“有所为而为”,美感活动却全是“无所为而为”。奇石就无生活用途,人们赏玩奇石,与朱先生所说无“用”活动明显一致,也堪称美感活动。无生活用途的美,朱先生认为也是人的需要,以解人“精神上的饥渴”。赏玩奇石这种无“用”活动,可让人获得精神享受,无疑就是在解人“精神上的饥渴”,也因此决定了其所凭借的只能是美,无美这些精神享受将无从谈起。事实上,缺少美的奇石也确实难以想象。若真的不美,也就基本不配被赋予奇石名号,奇石有时会被随口称为“美石”,缘由也大抵如此。而既然能称美石,美也就当仁不让应成为奇石所有可供人赏玩特征的总前提,并有资格以奇石的最根本特征自居。
奇石无生活用途,但由于有美做支撑,从而使之可通过供人赏玩让人获得精神享受实现其价值。奇石也因此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众多活动纷纷露面。第一步是脱去自然石外衣,从原本寂寥的山川、河谷、荒原、戈壁诸处走出来,被人请入院所、抱进厅堂,恰似鲤鱼跃龙门,一朝成正果。而与之相伴随,就会有清洗、养护、解读、研议、配座、置景、命名、题记、把玩、赏析、展示、宣扬、转让、交换包括珍藏和传世等一系列活动,接踵而至。
先说第一步,实践中常被称为发现,即通过搜寻,把自然石中具有奇异、珍稀等可供人赏玩特征者挑选出来。这一过程,需要人完成查看、比较、捡拾、审视等许多动作,并同时产生选择、判断、思考、联想等大量心理活动。而所有这些行为,都饱含取舍。可给予人精神享受者取用,难引起人思想共鸣者舍弃。前者一定富集美,后者往往相反。这些美,聚集于石体,却靠人发现,若无人发现,有也等于无。而这些石体,作为自然物本身并无所谓美与不美,其美实际由人赋予。关于什么是美,美学家争论颇多,但离不开人创造、属于自然被人化结果的观点,已接近成为共识。就是说,发现在本质上都是由人赋予石头美,类似于美化,称奇石为被人美化成果并不过。
再看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活动,则更是与美紧密相连:清洗、养护要除去表面泥污灰垢保持理想容貌,可谓美颜;解读、研议应凭借认知直觉获取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可谓美心;配座、置景需量身裁度以期达到“人靠衣服马靠鞍”效果,可谓美装;命名、题记常充盈诗韵画境吻合良善发展愿望,可谓美意;把玩、赏析可让精神放松获得闲适愉悦或惊喜酣畅,可谓美享;展示、宣扬会颁布成就与人同乐并博纳赞誉,可谓美秀;转让、交换能互通有无各取所爱达成接力,可谓美递;珍藏、传世必妥善保管精心呵护防止毁损,可谓美德……完全可以说,若美缺席,这些活动都将无法继续。
而且,为了展现美,很多活动还经常采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措施。比如配座,奇石须横躺着的给增加卧板,重心不稳的在开底槽时进行找补,裂隙、破损都尽量置于背后或侧面……都是要力求让人看着舒服。再比如命名,一般多从高大阳刚、清秀典雅或吉祯祥瑞、福泰安康等喜闻乐见处入手,而忌讳鄙贱粗俗、猥琐龌龊……也是要力争给人正能量。舒服和正能量等,都属于美的重要构成元素。甚至有更突出的,就是还参照收藏界惯常做法,对奇石的缺陷、毛病、不足等,也多用委婉含蓄方式表述。像把人工做过的叫“动手”、称老的破损为“天残”和品相差要处理或扔掉的用“放生”等,就属此类。可见,美对各种奇石活动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始终都占据支配地位,且不容置疑。一切奇石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围绕美展开,美是永远核心。奇石被随口称为“美石”,还真恰如其分。美是奇石最根本特征,并影响到奇石活动也要围绕美展开。由此可知,给石头做结论所要依据的最重要或者说第一标准,一定非美莫属。这也相当于说,一块石头能否成立为奇石,包括对成立为奇石者的品相认定等,都应由美做总检验,进行最后把关。美则留,不美则去,越美越有非凡意义,反之亦然。但把关并不容易,走弯路更不鲜见。
主要弯路之一,是片面追求怪异罕见。奇石可以怪异罕见,但并非所有怪异罕见都符合要求。比如表现污秽、肮脏、邪恶、残暴的形象,就令人生厌,极不适宜,再怪异罕见也应躲避。不过,在这方面更多的还是幼稚、呆板、不灵动,包括具象却找不出寓意,以及有寓意却极平常或显现沉闷、破败、险困景象等,就应三思而后行,其中有一些或许可以保留,只是不可太看重,以免误入歧途。
主要弯路之二,是过分相信自己判断。奇石源于自然石,而自然石只有经人发现然后才能转化为奇石。若离开人,自然石永远与奇石无缘。由此使得人始终在自然石转化为奇石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又大多需要仰仗感觉领悟,直白说就是“自以为是”。人用“自以为是”发现包括借助流通交换等获取奇石,本无可厚非,但要防过头。不会听别人意见,一味回避负面消息,孤芳自赏,故步自封,结局不言自明。
主要弯路之三,是偏执于某些方面或局部。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奇石也是有机整体,古人讲“瘦、皱、漏、透”和今人重“形、纹、质、色、皮、意”的缘故也在于此,均要综合考虑。只在某些方面或局部有特点,而其余部分不完善,致使整体感和协调性较差,包括造型或图纹有严重缺陷、错杂无序或比例失衡,以及有形而质地或色泽欠佳、存纹理而近乎碎裂等,也应引起警觉,并学会及时撒手。
出现这些弯路,主要在于对美的理解与把握有偏差。美作为学问,有自身规律。季水河著《美学理论纲要》之“美的特征与规律”篇就认为:美具有肯定性、感染性、创造性、社会性等,分别要求美须对人类有益无害、令人向往、充满生机、得到社会承认……朱光潜在《近代实验美学》之“形体美”篇更指出:“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或匀称”。要取得平衡或匀称,有整体感和协调性显然不可少。毫无疑问,弯路中各种现象,这里全能对上号。
奇石需要美检验把关,美又有学问,是否太难?这就要看对谁,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在不学习无积累,会在能钻研肯求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神全在于功夫足。给奇石检验把关的诀窍,也只能靠勤奋,就是多看、多问、多思、多学,包括补美学课。尤其是美学,不仅指导怎么做,还告知为什么,学懂弄通也许真能事半功倍。总之,对真爱“美石”者,若有捷径,也应该就在美学书中。(原文刊载于《中华奇石》 2019年4期)
曹文庆,网名尚文石。河南卢氏人,供职于中国石化所属第二大企业中原油田。接触石头10余年,在各地专业报刊发表奇石理论文章20余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