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恶化,从不尊重孩子开始
多年前,在美国热播的《超级保姆》的育儿节目中,我第一次听到“家庭会议”的概念。
所谓家庭会议,就是不管孩子大小,父母和孩子们,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到会议中,一起商量出家庭的规则,讨论要进行的计划事项。孩子可以拒绝,可以反对,也可以赞同,孩子的每一种想法都可以能够被倾听。
《超级保姆》非常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家庭需要如何尊重孩子,以及孩子获得父母的尊重后,家庭关系改变的可能性。
然而,很多父母在尊重孩子的行为上表现得特别糟糕,以至于孩子无法和父母靠近,无法沟通。
孤独的父母和回避的孩子之间,隐藏着一段不曾被尊重的关系。
1.
你是否尊重过孩子的需求?
问问身边的同龄人,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然而,太多人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和工作,常常陷入迷茫中。
回顾儿时,有多少人的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需求呢。
孩子喜欢画画,父母会说,画画没前途,不想让孩子长大以后当一位穷困潦倒的画家。
孩子喜欢看课外书,父母会说,多花心思在学习上,别耽误了时间。
孩子喜欢弹古筝,父母却觉得弹钢琴更好。
极端的父母,甚至在高考的时候,还会瞒着孩子把高考自愿改成他们喜欢的专业。
一位适婚女孩在多次相亲失败,没法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时,控诉她的妈妈:以前自己喜欢的对象妈妈不喜欢,非要逼着她分手,不知在多少个日日夜夜思念曾经的爱人,又在多少个和妈妈相处的日子里被逼着结婚,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还有的妈妈,认为自己养了个特别能干的孩子,一有朋友来就会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展示各种才艺,获得朋友们不断的赞叹声。
这样倒是极大的满足了妈妈的虚荣心,但不知孩子是否愿意一遍一遍的以这种方式来取悦妈妈。
如果孩子是要去实现父母未成实现的目标,孩子是用来满足父母内心的自恋和需求,父母为孩子好的时候从来不听孩子内心的想法,那么这样的父母谈不上尊重孩子。
当父母把生命里的遗憾嫁接于孩子时,就忽略了作为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如果孩子的存在价值是一辈子来满足父母的期望,按照父母的意愿做选择,他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也无法尊重自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自尊。
我们不必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需求,但看见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这才能为亲子关系的良好互动创造空间。
尊重孩子的需求,意味着父母要把自己的意愿放在一边,打破自己的“假性自恋”,接受生命中的遗憾,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孩子无法长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他只会成长成他想要的模样。
2.
你是否尊重过孩子选择的权利?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他不懂得好坏,所以常常替孩子做决定。
选择同伴,选择专业,选择配偶。
当父母替孩子做完所有的选择时,孩子是否就能如父母希望的那般幸福一生?
事实不尽然。
要知道,即使是尚未成人的孩子,他们也有和年龄匹配的思维和感受体验。
当父母剥夺了他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其实也就剥夺了他走上自主独立的道路。
只有一个人拥有选择的权利,并能够逐渐承担起选择之后的责任,才可能在自我的世界里拥有更多自主和快乐的力量。
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去买冰淇淋。
孩子说要草莓味的。
妈妈不假思索的说还是橙子味的好吃。
孩子还想争取说,他特别想吃草莓味的,以前吃了太多橘子味的,想换换口味。
妈妈没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一个橙子味的冰淇淋直接塞在了孩子的手上。
“有吃的就可以,还挑什么挑!”
你可以想象,孩子拿着妈妈替他选择的冰淇淋,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是欣然的接受,还是淡然的委屈?
他在等待着妈妈的选择和安排,在被动安排中,他失去了一次次选择的权利。
也许有一天,当妈妈想让他自己选择的时候,他已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到底是草莓味还是橙子味,到底是妈妈的选择,还是自己的选择,早已分不清。
看起来只是微小的事件,孩子只是失去了一个草莓冰淇淋,事实上,孩子失去了一个自己选择后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好的,也可能不佳,但一次主动的选择意味着孩子多了一次选择的权利,意味着他获得的尊重会多一分。
只有获得足够的尊重,他才能有勇气和力量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的选择权。
一份对孩子选择的不尊重,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他的选择就是好的,不信任这份选择是适合他的,这份不信任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孩子的心里,成为难以超越的自卑。
而横亘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是两代人关系的恶化。父母以为这样是为了孩子好,而孩子的感受里却充满了愤怒和无助。父母想要的是孩子幸福,而孩子在追求自己幸福的路上,已失去了太多的能力。
3.
尊重孩子,
是你和孩子关系改善的开始
儿童心理学家说,尊重孩子,是说我们要把孩子看做和我们自己一样,拥有同等的决定权。但由于他是孩子,并不代表这样的权利就可以让他做任何大人能够的事。
之所以孩子被赋予家庭的决定权,是需要让孩子能够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成为家庭的一份子,扮演属于他的珍贵的角色,找到家的归属感。
我会告诉我的孩子:
我尊重你的需求、你的兴趣、你的选择、你的感受,我也尝试着去理解小小的你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我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满足你,但我会坦诚的和你沟通,告诉你目前的状态以及能够达成的目标。
《奇葩说》有一个辩题,说的是该不该把家庭的经济情况告诉孩子。
我很好奇儿子会怎样想?
结果听了问题之后,他不假思索的回答:
当然要告诉。不告诉的话,老是买玩具,也没那么多钱。
他笃定的回答,让我相信他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
这来源于我们相处互动中的真诚和尊重。
也来源于家庭会议中他不曾缺席过。
坦诚的告知孩子家中的情况,其实,是尊重他作为家庭成员需要有一定的知情权,他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也就不会逼着父母买一种他非常喜欢但父母觉得没那么必须的玩具。
他的心中没有那么多委屈,父母的心中也就少了愧疚。
家庭会议的奏效就是检验家庭对孩子的尊重程度,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程度。
只有在努力营造的平等关系中,才有尊重的空间和土壤。
而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才能朝着健康、真诚、温暖、充满爱的方向去发展。
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