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读(三)——梁惠王章句上(3)

一、梁惠王章句上

3.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注释】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尽心焉耳矣:真是费尽心力了。“尽心”,费尽心思。“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增强语气。

(3)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4)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5)于河东: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于”,到。

(6)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7)亦然:也是这样。

(8)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

(9)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0)喻:打比方,作说明。

(11)填然鼓之:模拟鼓声,敲起鼓来。“填”,拟声词。“鼓”,动词,击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下文“树之”的“之”用法相同。

(12)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刃”,刀、刀剑等。“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3)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

(14)走:跑,这里指逃跑。

(15)或:有的人。

(16)则:连词,那么,就。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可谓尽心竭力了!黄河以南发生灾荒,我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黄河以东,而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调拨一部分运到黄河以南。当黄河以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王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尽管这样,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就请允许我用战争来作比喻吧。两军对垒,擂鼓出击,兵刃相接,交战激烈,战败的士兵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上百步才停止,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就停止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胆小怯懦,您觉得行不行呢?”

【原文】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ù)数(gǔ)罟不入(wū)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shēng)胜食,材木不可(shēng)胜用,是使民养生(sāng)丧死无憾也。养生(sāng)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注释】

(1)直:通“只”,只是,不过。

(2)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3)胜:完全,尽。

(4)数罟:密网。

(5)洿:深。

(6)斤:(bēn)锛子。

(7)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8)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9)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10)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译文】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也同样是逃跑了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奢望您国家的百姓比邻国增多了。如果在农民耕种收获的季节,不(去征兵征工,)妨碍生产,那粮食便会吃不完了;如果太过细密的渔网不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那鱼鳖水产也就吃不完了;如果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间,那木材也会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得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生活有保障,对生养死葬没有遗憾了。生养死葬都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啊!”

【原文】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zhì)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xiáng)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bó)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wàng)王者,未之有也。

狗(zhì)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piǎo)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1)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2)树:给……种植。

(3)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穿。

(4)豚:小猪。

(5)彘:猪。

(6)畜:畜养。

(7)失:与下文的“夺”均为“错过”意。

(8)庠序:都指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9)申:反复陈述。

(10)孝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11)义:道理。

(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意思是年轻人知道孝敬老人,都来代劳了。“颁”,通“斑”,“颁白”,头发花白。“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13)黎民:百姓。

(14)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15)食人食:前“食”,动词,吃。后“食”,名词,食物。

(16)检:通“敛”。收积、储藏的意思。

(17)涂:通“途”,路上。

(18)饿莩:饿死的人。

(19)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20)岁:年成。

(21)至:到,这里指归顺。

【译文】

“拥有五亩地的宅院,于墙下种上桑树以供蚕养,年过五十身体开始衰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的衣服了;鸡、鸭、猪、狗等禽畜的畜养,不要耽误繁殖孕子的时机,年过七十的老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耕种收割的农时,一家几口就不至于饿肚皮了。注重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强调孝亲敬长的道理,须发斑白的老人就用不着在大路上肩挑头顶、奔波劳累了。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棉、吃上鱼肉,平民百姓不缺衣少食,这样还不能成就王道、使天下归服,是从未有过的事。”

“(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设法制止;路上有饿死的饥民,却不曾想到应该开仓赈济;乃至人死了,却说'不能怪我啊,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不能怪我啊,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而切切实实地从改革政治着手,)这样,普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投奔您了。”

【解说】

梁惠王认为自己是为民分忧的,可是孟子却不这样认为,他举了个战争中逃跑的例子,五十步笑百步,同样是逃跑,有什么资格讥笑别人呢?也就是说,所有的统治者都不愿意自己的民众死得光光的,当有天灾人祸发生时,统治者们总要顾及一下民众,以期得到民众的拥护。但是这种顾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安居乐业问题。所以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所以孟子提出了“不违农时……养生丧死无憾”的等王道政策。

这些为民着想的政策,其实从周初以来就有的,如《国语·鲁语上》:“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jū)罝罗,(zé)矠鱼鳖以为夏(kào)犒,助生(fù)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禁(jū)罝(zhǔ)罜(lù)蔍,设(jǐng)阱(è)鄂,以实庙(páo)庖,畜功用也。”《国语·周语》说:“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sǒu)薮有圃草,(yòu)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s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以及《论语》中孔子有许多爱民思想。

这些很好的为民政策为什么没有得到发扬和传承呢?这就要从周初的大封建说起,本来分封而建立诸侯邦国是件好事,是周初统治者将自己信得过的人派出去镇守各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世袭制的弊病和陋规,后来各诸侯邦国的继承者们都将所辖之地认为是自己的私有,而既得利益不容侵犯,个人利益更不容侵犯,于是私有制就愈演愈烈,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更失去了应该凝聚的特性,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阵,顽固地坚持着所谓的民族习惯、民族风俗(所谓的优秀种族),个人利益,并且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采取了纯粹的地方保护主义,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考虑、不在乎大自然运行的独特规律,只想自己来统治这个大地上的人类,统治大自然,作威作福,只手遮天。因此就有了混乱不堪的春秋战国时代。孟子在此时重提王道和爱民思想,重提行为方式问题,是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