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诀新编』四、针灸治疗歌 1、内科病证
(一)中风
(1)中经络
半身不遂取肩髑,外关三里谷曲池;
环跳昆仑足三里,陵泉风市与解溪。
主症: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脉弦滑。
治法: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处方:上肢:肩髑、外关、手三里、合谷、曲池;下肢:环跳、昆仑、足三里、阳陵泉、风市、解溪。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气血阻滞于经络,故取多气多血的手足阳经俞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随症选穴:上肢病可以选加阳池、后溪、大椎、肩外俞。下肢可以选加阴市、悬钟、腰阳关、白环俞。拘挛者:肘部加曲泽;腕部加大陵;膝部加曲阜;踝部加太溪;手指加八邪;足趾加八风;言语不利加廉泉、通里。
(2)中脏腑
①闭证:
中风闭证证多凶,卒倒神昏窍不通;
丰隆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与劳宫。
主症:突然昏仆,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喉中痰鸣。
治法:启闭开窍。
处方: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劳宫、丰隆。
方义:肝阳化风,与瘀血痰浊壅闭神明而致病,故速刺人中以启闭开窍、苏厥醒脑;十二井穴决壅塞之经气;刺太冲以泻肝火;泻劳宫以降心火、安神;泻丰隆以祛痰浊;百会平肝熄风,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随症选穴: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失语加哑门、通里;呕逆加天突。
②脱证:
脱证阴阳相互离,口开手撒汗淋漓;
关元神阙当施灸,气海命门阴郄需;
阴交水道疗遗尿,三里涌泉纳阳虚。
主症:昏迷不醒,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灸)、神阙(灸)。
方义:元阳外脱,需补阴以救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为三焦元气所聚,是阴中有阳的要穴,能温阳益气;神阙为真气所系,能培元固本,回阳救逆,重灸二穴能回阳以固脱。阴郄能固表而止汗;命门补肾温阳,气海补气而运阳,涌泉可交济心肾;足三里可扶正培元,水道温经散寒、通利三焦,三阴交调补肝肾而理水道,尿失禁可止。
随症选穴:虚汗不绝加阴郄;虚阳浮越重灸命门、气海、涌泉;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二)眩晕
(1)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伴怒生,肝阳上亢治当清;
侠溪行间平肝火,肝肾两俞风池灵。
主症: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水清火。
处方:侠溪、行间、肝俞、肾俞、风池。
方义:肝肾阴虚则阳亢于上,方中风池、侠溪、行间清泄肝胆上亢之火,以抑其标;肝俞、肾俞平肝潜阳,滋水涵木,以治其本。
随症选穴:耳鸣配用翳风;头痛、头胀配用太阳。
(2)痰湿中阻
胸闷恶心食少烦,眩晕湿浊阻中艰;
丰隆中脘头维共,和胃祛痰合内关。
主症:眩晕阵作,头痛如裹,胸闷恶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运脾化湿,和胃降浊。
处方:丰隆、中脘、头维、内关、阴陵泉。
方义:方中头维为治疗目眩之要穴;内关、中脘和中止呕;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健脾利湿降浊。
灸法:对以上穴位或加足三里行温和灸或隔姜灸。
(3)肾精亏损
晕眩脉细肾精亏,阳痿腰酸及梦遗;
百会升阳钟益髓,肾俞补肾合太溪。
主症:头晕目眩,遗精,阳痿,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处方:百会、悬钟、肾俞、太溪。
方义:百会益气升阳;悬钟乃髓之会,有通经益髓之能;肾俞补肾之本,太溪滋阴壮阳。全方能补肾益气,补髓通阳而止眩晕。
灸法:①对以上的针刺处方行温和灸。②百会穴温和灸。
(4)血气虚弱
头眩欲吐眼昏花,心悸神疲面少华;
气海脾俞偕百会,足三里与肾俞嘉。
主症: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胃,益气血。
处方:百会、足三里、脾俞、肾俞、气海、神阙。
方义:足三里、脾俞调理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肾俞生精益脑,百会、气海补气运血,充养髓海而止眩晕。
灸法:①对以上的处方行温和灸。②足三里温和灸、神阙隔姜灸。
(三)头痛
(1)外感头痛
风邪为病痛无常,百会风池谷太阳;
巅痛通天偏率谷,星前柱后配方良。
主症:痛势阵作,或胀急抽搐,痛无定处,反复发作。
治法:祛风止痛。
处方:百会、风池、合谷、太阳。
方义:百会升清阳,风池和解少阳,合谷清泄阳明,合用通调经气,头痛可止。
随症选穴:头顶痛加通天,偏头痛加率谷,前头痛加上星,后头痛加天柱,风寒加风门拔火罐,风湿加头维、阴陵泉。
附:三叉神经痛
三叉头痛有三支,阳白鱼腰攒竹一;
四白巨颧髎第二,颊关承浆第三宜。
配穴远端应辨证,三间合谷内庭施。
主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疼痛,可伴有肌肉抽搐。
治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第一支痛:阳白、鱼腰、攒竹;第二支痛:四白、巨髂、颧髂;第三支痛:颊车、下关、承浆。
方义:此为按疼痛部位的取穴法,诸穴都有疏通局部气血、和络止痛的作用,远取合谷以通经气,且有“面口合谷收”之意;曲池、风池祛风止痛;内庭可清泄阳明经热;三间可泻肝经之火。
随症选穴:因风邪引起的可加风池、曲池;阳明经热加内庭;肝火盛加三间;都可配用合谷。
灸法:①下关、合谷、颊车、翳风、阳白、颧髎行温和灸法。②太阳、攒竹、耳门、阳白、翳风行灯火灸。
(2)内伤头痛
①气血不足:
头痛绵绵气血亏,心俞气海脾俞归;
足三里合谷百会,健脾养肝效便魁。
主症:头痛势较缓,头昏重,神疲乏力,劳累则头痛加重,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养血,和络止痛。
处方:心俞、脾俞、气海、足三里、合谷、百会。
方义:心俞、脾俞健脾气养心血;合谷通经活络;气海补气升阳;足三里健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百会入络于脑,和络而止痛。
灸法:足三里、脾俞、百会行艾卷温和灸或隔姜灸。
②痰浊头痛:
浊痰蒙窍痛昏蒙,降浊升清络可通;
百会印堂升清气,化痰中脘及丰隆。
主症:痰浊上蒙清窍,症见头痛昏蒙,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浊,通络止痛。处方:百会、印堂、中脘、丰隆。
方义:百会、印堂宣发清阳、通经气而治头痛之标;中脘、丰隆健运脾胃、化痰降浊而治其致病之本。
随症选穴:呕吐加内关;泄泻加天枢。
(3)肝阳头痛
症见头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方法参考眩晕病之肝阳上亢证,加配太冲、太溪。
(4)瘀血头痛
症见头痛迁延日久,或头有外伤史,痛有定处,如椎刺,舌质暗,脉细涩。治疗方法参考风邪袭络证,配三阴交、阿是穴。
(四)胁痛
胁痛应该治胆肝,疏经理气法当然;
太冲日月阳陵共,支沟三里与期门;
血海阴交虚证用,肝肾两俞及行间。
(1)实证
主症:疼痛以胀为主,游走不定,多属气滞;刺痛多血瘀;胸闷呕恶多湿滞,舌质暗,脉沉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期门、支沟、足三里、太冲、阳陵泉、日月。
方义:期门、日月是肝胆之气募集之处,能疏泄肝胆之郁气而止痛;支沟、阳陵泉是治疗胁痛的效方;太冲疏肝利胆,通经活络;足三里理气消胀,合用以奏止痛之功。
(2)虚证
主症:精血亏损,血不养肝,隐痛绵绵,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和络止痛。
处方:期门、足三里、肝俞、肾俞、行间、三阴交、血海。
方义:肝俞、肾俞充精益血以柔肝;行间、期门疏肝气和络止痛;血海、三阴交补阴养血;足三里益脾胃以资气血化生之源、濡养肝体以止痛。
(五)痹证
行痹隔俞血海功,关元痛痹肾俞同;
大椎热痹曲池合,三里陵泉着痹宗;
肩髑肩髎除肩痛,合谷外关肘痛通;
水沟身柱夹腰脊,环跳承扶骶股功。
主症: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关节不可屈伸。着痹:肢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酸痛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寒冷每可促其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风通络,除湿散寒,温经止痛。
处方:行痹取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足三里、阴陵泉。
方义:行痹为风胜,“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取膈俞、血海养血活血;着痹为湿盛,故取足三里、阴陵泉健脾利湿;痛痹为寒盛,故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
分部取穴:肩部取肩髑、肩髎;肘部取合谷、外关;腰脊部取水沟、身柱;骶、股部取环跳、承扶。
灸法:以上处方行艾卷温和灸或隔姜灸。
(六)瘘证
痿证阳明失润筋,上肢合谷曲池跟;
肩髑尺泽阳溪共,肺热肺俞大椎欣;
下肢三里梁丘解,祛湿阴陵脾俞云;
阴亏肝肾二俞用,绝骨阳陵治病因。
主症:肢体痿软无力,肌肉日渐瘦削,并有麻木、发凉等症状。肺热伤津可兼见心烦口渴;湿热浸淫兼见胸闷身重;肝肾亏损则兼见腰脊酸软;脾胃虚弱则兼见纳少神疲。
治法:阳明湿热证:清热祛湿;肝肾亏损证:滋阴补肾。
处方:上肢:合谷、曲池、肩髑、尺泽、阳溪;下肢:足三里、梁丘、解溪。
方义:治痿多取阳明经穴,配肺俞、大椎清宣肺热;阴陵泉、脾俞健脾化湿;肝俞、肾俞补益肝肾,肝主筋,故取筋会阳陵泉以壮筋活络,肾主骨髓,故取髓会绝骨以强筋益髓。
随症选穴:肺热加肺俞、大椎;湿热加阴陵泉、脾俞;肝肾阴亏加肝俞、肾俞、绝骨、阳陵泉。
灸法:足三里、绝骨、阳陵泉行艾卷温和灸。
(七)腰痛(附:坐骨神经痛)
腰痛肾虚督亦关,肾俞夹脊委中安;
命门次髎温肾气,风府阳关祛湿寒。
主症:腰部重痛、酸麻,或拘急不利,或腰脊痛连臀腿。
治法:通络止痛,除湿散寒,补益肾气。
处方:肾俞、委中、夹脊、阿是穴。
方义:腰为肾府,肾俞调益肾气而强腰脊,循经远取委中以通足太阳经气,近取夹脊、阿是穴疏通局部脉络气血。兼寒湿者加风府、腰阳关祛风散寒;久痛见瘀者加次髂消络中瘀滞;温灸命门以补肾强腰。
随症选穴:寒湿加风府、腰阳关;肾虚加命门、次髎。
附: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不轻,太少二阳取足经;
秩边环跳夹腰脊,肾俞气海次醪承。
主症:多为一侧腰腿部疼痛,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发生放射性、针刺样疼痛为主。治法:祛风活络,行血止痛。
处方:肾俞、气海、次髂、承山、秩边、环跳、夹脊。
方义:肾俞补益肾气,次髂疏利膀胱经气,气海能推动气血,承山、秩边、环跳舒筋活络而止痛。
随症选穴:殷门、委中、阳陵泉、阳交、绝骨。
灸法:可对以上穴位和阿是穴行温针灸或艾卷温和灸加拔火罐。
(八)不寐
(1)心脾两虚证
不寐脾心二脏虚,宁神养血病能祛;
三阴交与神门合,魄户穴和心脾俞。
主症: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出汗,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
处方:三阴交、神门、魄户、心俞、脾俞。
方义:心脾两虚则神失充养,脾俞、三阴交健脾养血,心俞养血宁心,神门、魄户养心安神定悸,心脾得以充养则神安而寐。
灸法:健忘可加灸百会、志室,或用温和灸灸三阴交、足三里。
(2)阴虚火旺证
火旺阴虚入寐难,滋阴泻火治能安;
大陵太溪交心肾,神门太冲宁心肝。
主症:不易入睡或小睡即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处方:大陵、太溪、神门、太冲。
方义:虚火上扰神明则睡不安宁,大陵、太溪降心火而滋肾阴,太冲平肝潜阳,神门镇心宁神。
随症选穴:眩晕头痛加风池;耳鸣加听宫;遗精加灸志室。
(3)胃腑不和证
胃不调和寐不安,化痰消积治相关;
丰隆厉兑和中脘,隐白胃俞梦得酣。
主症:脾胃不和则寐不安宁,兼见脘闷噫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和胃化痰,宁心安神。
处方:丰隆、中脘、厉兑、隐白、胃俞。
方义:丰隆、中脘和胃化痰;厉兑、隐白为胃脾之根,能治多梦失眠,合用则胃和而寐安。
随症选穴:呕恶加内关;头晕加印堂、合谷。
灸法:足三里、中脘、上脘行温和灸。
(4)肝阳上扰证
肝火上侵怒且烦,头晕头痛寐艰难;
行间清火窍阴合,止痛风池与神门。
主症: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闷,舌红,脉弦。
治法:平肝熄风,宁心安神。
处方: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
方义:行间、足窍阴平肝清胆除烦,风池治头痛头晕,神门安神宁心。
随症选穴:耳鸣、耳聋加翳风;目赤加太阳。
(九)脏躁
脏躁如狂亦似癫。人中开窍内关连;
丰隆泻火神门共,滋水宁心灸涌泉。
主症:情志异常,无故嬉笑,悲泣,或痴呆、沉默,甚则突然失语,失明,胸闷气逆,吞咽困难,或突然晕厥。
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处方:人中、内关、丰隆、神门、涌泉。
方义:人中苏厥开窍安神;内关、神门清心火而安神;太冲清泄肝火以清头目,醒神定躁;丰隆降火化痰;涌泉滋肾水而制火。
随症选穴:咽如梗物配天突;失音配廉泉。
(十)惊悸、怔忡
心虚胆怯悸怔忡,镇静安神用最工;
神郄两门心脾俞,宁心巨阙共为功。
主症:心慌、心跳,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多梦易醒。
治法:养心安神。
处方:神门、郄门、心俞、脾俞、巨阙。
方义:郄门、神门宁心定惊;心俞、脾俞益脾宁心;巨阙为心之募穴,与心俞合用为募俞相配,能补益心气而有镇惊宁神之效。
随症选穴:胆气虚加胆俞;心肾不交加肾俞、太溪;心阳不振加膻中、气海;心脉痹阻加内关;痰火内动加丰隆、尺泽。
灸法:内关、神门、心俞、巨阙行艾卷温和灸(宜用于虚者)。
(十一)感冒
风寒感冒用风池,合谷风门列缺宜;
风热大椎鱼际合,外关合谷曲池施。
1.风寒感冒
主症:头痛,肢体酸楚,鼻塞声重,咳嗽流涕,鼻痒喷嚏,痰液稀薄,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解表宣肺。
处方:风池、合谷、风门、列缺。
方义:风池、风门祛风散寒解表,合谷祛邪解表,列缺宣肺止咳,合用有散寒解表、宣肺祛邪的作用。
随症选穴:头痛可加印堂、太阳;背强痛可加肺俞拔火罐。
灸法:大椎、风池、肺俞、合谷行艾卷温和灸或隔姜灸。
2.风热感冒
主症: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头痛昏胀,咳嗽痰稠,鼻塞涕浊,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处方:大椎、鱼际、外关、合谷、曲池。
方义:大椎、外关疏散外邪以解热;曲池解表清热;合谷宣肺透邪;鱼际清肺热而利咽喉。
随症选穴:咽喉痛可加点刺少商,高热可加用十宣。
(十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证
外感风寒咳嗽成,外关合谷解肌灵;
肺俞列缺能清肃,宣肺祛邪咳便宁。
主症:症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咳痰稀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处方:外关、合谷、肺俞、列缺。
方义:列缺、肺俞宣通肺气,疏风利咽;合谷、外关解肌祛邪。合用可以疏解风寒,宣肺止咳。
随症选穴:头痛可加风池、上星。
灸法:肺俞、大椎、膏肓、定喘行温和灸。
(2)风热证
风热咳时祛外风,大椎合以曲池功;
肺俞尺泽能清肺,气顺痰消咳也松。
主症:症见咳痰黏稠,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肺止咳。
处方:大椎、曲池、肺俞、尺泽。
方义:尺泽配肺俞泻肺化痰,大椎、曲池解表清热,肺气平顺而咳嗽可止。
随症选穴:咽喉痛可加少商点刺出血;汗不顺出加合谷。
2。内伤咳嗽
(1)痰湿阻肺
湿痰侵肺咳痰多,益肺健脾治可瘥;
肺脾二俞偕太白,丰隆合谷太渊和。
主症:咳嗽黏痰,胸脘作闷,神疲纳差,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湿,理肺消痰。
处方:肺俞、脾俞、太白、丰隆、合谷、太渊。
方义:肺之原穴太渊,能清热宣肺;脾之原穴太白,能理气化湿;肺俞、脾俞同用,健脾化湿而清肺器;丰隆、合谷同用,祛痰浊和胃气而杜生痰之源,标本同治,痰咳自愈。
随症选穴:胸脘痞闷可加足三里、内关;咳嗽兼喘加定喘。
灸法:足三里、丰隆、肺俞、脾俞行温和灸。
(2)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咳少痰,宜清肺脏亦清肝;
太冲尺泽消痰火,肝肺两俞经渠安。
主症:肝火烁肺,气逆咳嗽,痰少质黏,引胁作痛,口苦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治法:平肝降火,清肺化痰。
处方:太冲、尺泽、肝俞、肺俞、经渠。
方义:太冲配肝俞,平肝降火;经渠配肺俞,清肺化痰;合尺泽清肃肺气而治咳。
随症选穴:肝火盛加行间,咳血加孔最。
(十三)哮喘
1.实喘
实喘膻中并肺俞,风门列缺一同施;
丰隆尺泽随机用,寒实热痰喘症宜。
主症:咳嗽喘息,咳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宣肃肺气,止哮平喘。
处方:膻中、肺俞、风门、列缺、丰隆、尺泽。
方义:列缺、尺泽宣肃肺气;肺俞、风门宣发表邪;膻中是气之会穴,能宽胸理气;丰隆化痰而平喘。
随症选穴:表热可加大椎、合谷;喘甚可加定喘,或加肺俞、云门拔火罐。
灸法: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定喘、膏肓行温和灸或艾炷无瘢痕灸。
2.虚喘
虚喘神疲续气难,肺俞气海肾俞班;
太渊三里太溪合,温灸膏肓定喘还。
主症:喘促气短,喉中痰鸣,气怯声低,咳痰稀薄,肺虚及肾,则气息短促,动则喘甚,脉沉细。
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处方:肺俞、气海、肾俞、太渊、足三里、太溪、膏肓、定喘。
方义:太溪、太渊为肾、肺之原穴,能补肾益肺,合肾俞、肺俞又能纳气归肾;气海顺气、膏肓补肺气,气机畅顺则哮喘得平;定喘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
随症选穴:心阳虚加内关、神门;有虚脱症加灸关元、命门。
灸法: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定喘行隔姜灸或艾卷温和灸。
(十四)呕吐
呕吐由于胃气伤,内关三里胃俞良;
停痰中脘丰隆配,肝气陵泉太冲将;
虚用章门寒上脘,内关合谷热堪商。
主症:宿食不消者: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厌食,舌苔厚腻,脉滑实;痰饮停蓄者:胸满痞胀,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肝气横逆者: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脉弦;胃气虚弱者:饮食稍有不慎即作呕吐。脉弱无力。
治法:伤食呕吐治以行气导滞;痰饮呕吐治以化痰和胃;肝气上逆呕吐治以疏肝和胃。
处方:内关、足三里、胃俞。
随症选穴:食积加璇玑、下脘;痰饮加中脘、丰隆;肝气上逆加阳陵泉、太冲;中气虚加章门;寒吐加上脘;热吐加合谷。
方义:内关能调中而止呕;足三里健胃和中而通降胃气;中脘、胃俞相配能益胃调中;灸上脘可温胃
散寒;丰隆化痰饮而行胃气;璇玑、下脘导气消积;阳陵泉、太冲可制肝气之横逆;章门补脾气而降逆。
灸法:可选以上穴位行艾卷温和灸、隔姜灸。
(十五)腹痛
(1)寒邪滞积
腹痛因寒脉紧沉,关元神阙补而温,
公孙中脘和三里,降浊升清效便臻。
主症:腹痛暴急,得温则减,腹胀肠鸣,大便溏薄,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中理气,散寒止痛。
处方:关元(灸)、神阙(灸)、公孙、中脘、足三里。
方义:灸关元、神阙温暖下元而消寒积;中脘、足三里温中理气;公孙健运脾胃。针灸并施,散寒而止痛。
随症选穴:恶寒者可加合谷。
(2)脾阳不振
脾阳不振痛绵绵,脾胃二俞及关元;
中脘章门足三里,温中缓急病能痊。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神疲乏力,饥饿劳累后加剧,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运脾阳,缓急止痛。
处方:脾俞、胃俞、关元、中脘、章门、足三里。
方义:脾俞与章门,胃俞与中脘,俞募相配以振奋脾胃阳气,合关元益阳祛寒,足三里健运脾气而止痛。
随症选穴:兼泄泻可加天枢。
灸法:①对以上穴位行艾卷温和灸、隔姜灸。②神阙穴隔姜灸。
(十六)泄泻
腹泻应当理气机,陵泉中脘与天枢;
巨虚合谷调肠胃,三里脾俞久泻需;
关元神阙命门共,温灸能将肾泻祛。
主症:急性泄泻:发病急骤,大便次数增多,肠鸣腹痛,身寒喜温。偏于湿热:则可见泄下稀黄色夹有黏液。慢性泄泻:脾虚气弱,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萎黄,神疲肢软,纳差,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脉濡缓。肾虚泻: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
治法: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阴陵泉、中脘、天枢、上巨虚。
方义:中脘、天枢为胃、大肠之募穴,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阴陵泉能调脾经之气,合用能调理肠胃功能,止泻止痛。
随症选穴:脾虚久泻配足三里、脾俞;肾虚泻加关元(灸)、神阙(灸)、命门(灸);偏热可加内庭、合谷。
(十七)痢疾
痢疾阳明湿热成,天枢合谷巨虚承;
兼寒气海和中脘,热则曲池与内庭。
主症: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
治法:和胃止泻。
处方:天枢、合谷、巨虚。
方义: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巨虚,阳明之原穴合谷,三穴合用能通调大肠腑气而治痢;曲池、内庭能清大肠湿热;中脘和胃气而化湿浊,气海调气机而行肠滞,湿滞清而痢自止。
随症选穴:噤口痢加内关;休息痢加脾俞、关元;寒湿痢加气海、中脘;湿热痢加曲池、内庭。
灸法:大椎、内关、神阙、章门、问使行艾卷温和灸。
(十八)黄疸
(1)阳黄
疏肝利胆治阳黄,腕骨陵泉用可当;
再益太冲和至阳,两清湿热体能康。
主症:身目皆黄,黄色鲜明,烦恶欲吐,小便黄赤而少,大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处方:腕骨、阳陵泉、太冲、至阳。
方义:腕骨疏泄太阳,至阳宣发督脉,用以清化湿热;阳陵泉为足少阴合穴,太冲为肝的原穴,用以疏肝利胆,清化里湿,湿热两清则黄疸自退。
随症选穴:胸闷呕恶加内关、公孙;湿重加阴陵泉;腹胀便秘加天枢。
灸法:内关、石头子穴(太渊上3寸)以毛茛发泡炙。
(2)阴黄
阴黄寒湿脾中虚,脾胆两俞中脘需;
三里至阳和气海,三阴交并灸天枢。
主症:目肤皆黄,其色暗晦,神疲、纳少、脘痞,舌质淡,舌苔腻。
治法:健脾利胆,温化寒湿。
处方:脾俞、胆俞、中脘、足三里、至阳、气海、三阴交、天枢(灸)、阳陵泉。
方义:脾俞、足三里温运脾胃;胆俞、阳陵泉通利胆腑;至阳能温通督脉经气;天枢温运中土;三阴交、气海行气活血且导湿下行。
随症选穴:神疲畏寒加命门;大便溏泄加关元。
(十九)癃闭
(1)阳气虚弱
阳虚气弱小溲难,神怯腰酸滴沥艰;
阴谷委阳和气海,三焦脾肾俞通关。
主症:命门火衰:神气怯弱,腰膝酸冷,畏寒乏力,小便不通,排出无力,脉沉弱;脾虚中气不足:精神疲倦,舌质淡,小便无力,脉缓弱。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通便。
处方:阴谷、委阳、气海、三焦俞、脾俞、肾俞。
方义:阴谷为肾经合穴,配肾俞、脾俞以振奋脾肾阳气;三焦俞、委阳通调三焦气机,气海补气行气而达启闭通尿的功效。
随症选穴:肾阳不足配复溜;中气虚配足三里。
灸法:会阴、曲骨、关元行艾卷温和灸,灸后可按摩上穴。
(2)湿热下注
癃闭成于湿热嚣,膀胱经治力能消;
三阴交与陵泉穴,中极膀胱俞共疗。
主症:小便短赤灼热或闭塞不通,小腹胀痛,苔黄,口渴不欲饮,脉弦涩。
治法:清利湿热,通调三焦。
处方: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与膀胱俞为募俞相配,能疏利膀胱;三阴交疏通足三阴气血,阴陵泉清利脾经湿热,使州都气化而小便通利。
随症选穴:湿毒壅盛加尺泽,肝郁气盛加太冲,心烦加内关,神昏加人中。
(二十)水肿
(1)阳水
阳水应当治上焦,疏风利水泻能消;
陵泉偏历三焦俞,合谷肺俞效共昭。
主症: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偏于寒者,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脉浮数。
治法:疏风利水,清热散寒。
处方:阴陵泉、偏历、三焦俞、合谷、肺俞。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发散,肺俞配偏历宣肺散寒,偏历配合谷解表发汗,阴陵泉健脾利水,三焦俞通调水道,使水湿之邪表里分消而退肿。
随症选穴:面部肿甚可加水沟。
(2)阴水
阴水因于脾肾虚,温阳利水治之机;
水分气海足三里,脾肾两俞及太溪。
主症:发病缓慢,足跗先肿,渐及全身,按之凹陷,面色萎黄,神疲肢冷,脘闷腹胀,纳差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治法:健脾温肾,益阳利水。
处方:水分、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太溪。
方义:脾俞配足三里健脾化湿,肾俞配太溪温补肾阳,水分分清别浊而利水邪,灸气海则温阳化气,使气行则水行而肿可消除。
灸法:天枢、中脘、水分、神阙行温和灸。
(二十一)遗精
心肾不交病梦遗,清心降火补阴亏;
关元志室能收摄,心肾二俞效便齐;
神衰脉弱精关滑,气海阴交及太溪。
主症:梦中遗精,心中烦热,夜寐不宁,头晕目眩,体疲乏力,心悸怔忡,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若肾精亏损,精关不固,甚至滑精,精神萎靡。
治法:滋肾固精,交通心肾。
处方:关元、志室、心俞、肾俞。
方义:心俞清心宁志,肾俞补肾滋阴,关元为人身元气之根本,可培补肾气,志室固精收敛,合用可补肾而固精。
随症选穴:失眠可加神门;气血虚可加足三里以充气血生化之源;滑精加气海、三阴交、太溪。
灸法:中极、曲骨、膏肓、肾俞行艾炷灸;心俞、命门、关元、肾俞行艾卷温和灸。
(二十二)阳瘘
阳痿原于肾气衰,法当温补救阳回;
关元温灸培元气,肾命阴交共起颓。
主症:阴茎勃起困难,时有滑精,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面色自光白,腰酸乏力,畏寒肢冷,为虚证。
治法:补肾温阳,培元起痿。
处方: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
方义:肾俞、命门、三阴交培补肾气以兴阳,关元为元气所汇之处,补之可强阳起痿。
随症选穴:可选加八髂、然谷、阴谷、气海等补肾补气的腧穴。
灸法:关元、神阙、中极、肾俞、腰阳关、命门行艾炷隔姜灸;气海、关元、三阴交行艾卷温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