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盼”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户人家的生活都不宽裕。男人们辛苦劳作,女人们勤俭持家。不会精打细算,一年是扛不过来的,弄不好一年下来会入不敷出,过年都得靠借钱,这是要被人笑话的。
平日里,农户人家的一日三餐吃得很简单。米汤、窝头、咸菜就是一顿饭,一年吃上两斤棉花籽油就是奢侈的,如若一个月能吃上一顿饺子就被别人家羡慕得不得了。似乎攒了一年的钱,就是为了过个好一点的“年”!
为了过这个“年”,有些人家不惜借钱欠账。图个一年伊始有个好的开头,讨个吉利。家境再怎么困难,都会想方设法让家里人都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尤其是吃饺子,这对于平时缺油少肉的肠胃是极具吸引力的。盼过年,更是那时孩子们最热衷的,小孩子希望一直过年,把那些缺吃少穿的穷日子一概抛到脑后边。
一进腊月,年就有盼头了。村子里、土路上,三五成群的孩子们扯着嗓子吆喝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边一拨儿还没念完,那边的几个跟接力赛似的又上场了,朗朗的童音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且声响越喊越大,那是因为几支队伍会合到一起,人多了,声音自然也大了起来,好像这样齐心协力就能把“年”早日喊出来。
就这样每天叫着,喊着,便迎来了腊八节。不少人家会腌制腊八蒜;不腌腊八蒜的,也必定熬上一锅腊八粥。腊八粥对于小孩子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平时不常吃的红枣、绿豆、红豆、黄豆、花生米、红薯干,掺杂着大米、小米、玉米等,香喷喷的好吃极了,比起平日的稀粥可是强多了。炒菜中也会加上点豆腐或肉丝,让饥荒了一年的馋虫子解解馋瘾。
过了腊八节,年就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家庭主妇们张罗着给一家人添置新衣。那时候的鞋都是自己纳鞋底,粘鞋帮,女人们带上顶针,拿着穿上粗绳的大针,用小钳子拔过来拔过去地将鞋底和鞋帮缝合在一起。鞋的样子虽然不如现在的好看,但耐穿,也舒服。衣服是在集市上买的布料,裁剪后自己缝纫的。样式不如现在新潮,但“人是衣服马是鞍”,换上新衣,总是让人精神焕发。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吃了糖瓜,送走灶王,“年”就进入了正式阶段。男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扫房子、磨豆腐、割肉、宰鸡杀鸭,蒸面食。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和门外自家的路段,贴对联、窗花,一家人除了几岁的小孩,没有一个不为过年忙碌的。不到除夕是消停不下来的。
到傍晚,一家人会围在一起包饺子。等鞭炮声从这家或那家的院子一阵阵响起,而自家的饺子也出锅了,全家人团聚在桌子周围吃上热腾腾的饺子时,这“年”才算步入高潮!
这是旧时的年关,可以说年味十足。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但年味也慢慢变淡了。常听许多老人说,现在每天都像过“年”,甚至比过“年”时吃得还好,这“年”真的没盼头了!这句话是对过去与现在区别的最好概括。过去是盼“年”,而现在才是过“年”!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