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 家长不干涉孩子的阅读,难道不怕孩子读“闲书”吗?家长:不会怕……

在小学阶段,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最让家长头疼的。阅读这件事,也不能全交给老师,毕竟学校的阅读课是有限的,老师教给的是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验证这些方法和技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阅读方式。语文老师不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待每一次语文考试,没有阅读基础和阅读量的同学,就会在考试吃亏。家长也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开始大量给孩子阅读投资,买书、报班、参加阅读分享活动等等,就是为了让孩子爱上看书。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家长越是期待的事,就越难实现,孩子在大量阅读行为的引导下,根本就不爱看书,甚至是讨厌看书。家长很困惑,去求助老师,老师却说要从阅读兴趣培养起。可是对于自己家的孩子,一拿到书就痛苦,翻看几页,把书丢在一边。这该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呢?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家长应该不要干涉孩子的阅读行为,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阅读内容,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能强制。

可是不少家长仍是非常担心,我们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阅读内容,那就是不可控的一个后果。孩子根本不会去选老师推荐的书目,而是去找他们自己喜欢看的书目,这些书不是漫画,就是小说,有可能还是不适合小学生看的小说。在家长眼中,这一类的书都是“闲书”,是不被允许的,会影响考试的书。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控孩子的阅读质量?只要不干涉孩子的阅读选择,家长应该有“不怕”的觉悟。

1、         家长要学会把控大方向,让孩子自由阅读

虽然儿童文学良莠不齐,但是大的方向是没有错的。除了老师推荐的书目,家长也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去找找新书,让孩子自由地阅读。我们家长给孩子找的书,往往是自认为的有价值的书,是家长对孩子的精挑细选,但是这些书是否适合孩子,最终还是要阅读的主要人来决定。在小学阶段,经典文学、世界名著都是必看的文学书单,对于不少语文学习兴趣差的学生,确实是不喜欢看,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找到他们的阅读兴趣。

家长把控大的方向,都有哪些方向?是不是儿童文学范畴、内容是否积极健康、图书的装帧质量。这3个方向是正确的,就没问题。小学阶段最好看儿童文学范畴,过于优秀的孩子也可以看看名家散文,这是根据语文教学进度来设定的。内容一定是要健康,装帧质量是从肉眼分辨,是否是正版书籍。家长把控了正确的阅读方向,孩子们就有了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自由地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自主阅读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

2、         满足孩子的喜好,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内容上,我们家长常认为漫画、绘本等一类的书籍是闲书,似乎对语文学习的帮助不大。事实上,这些内容对语文学习也有不少帮助。允许孩子读闲书,这是给孩子读书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阅读的兴趣。相比:你应该读什么,对于学生来说,你是否喜欢阅读这本书?更重要,自由的选择,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让看闲书在阅读过程中,成为了一个跳板,跳向语文学习,做好了准备。

3、         规定和自选,都可以成为家长的教育方式

家长不干涉孩子的阅读,与孩子之间建立了基本的信任,也就不怕孩子因为读“闲书”而影响了语文成绩了。那么家长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去引导孩子有目标的“自由选择”呢?需要家长掌握规定书目和自选书目的执行标准。也就是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选一选图书,拉一个书单,告诉孩子,这些书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然后定期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自选,让孩子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并尝试自行购买。参与到选书的过程中,次数一多,孩子就会建立自己的“阅读审美”,能够自行分辨哪些书的内容是好的,更符合自己的阅读品味。

阅读这件事,其实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掌控得太多,往往受限制的也多,担心的事更多。学会相信孩子,也是对自己创造的教育环境的认可。孩子是成长的,他们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阅读也是发展的,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不干涉孩子的阅读,是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自信。关于小学生的阅读,你还有什么困惑?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