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问|“为什么设置这么多的提问?”
这个问题不是别人问出来的,而是我听出来的。
是在她的言语间听出来的。
我不说具体的名字,而用“她”来代替,因为我想有很多人和她一样,都有这样的焦虑,也都在生命当中寻找能歇息的间隙。
但我想就这个问题,说一说我自己的感受。
我们在读古诗。
她的孩子从去年四月二十七日,我们做的读书日活动后就一直和我读古诗,直到去年的十月,我们打了三轮卡,又坚持读了两个月。从去年四月她就录孩子读古诗的视频,然后发给我,我们讨论孩子的表现,她可以怎样做。后来实在没有精力录制古诗了,就不了了之了。
前段时间她和我说,想把之前的古诗再拿出来读。
我说不用,我再录。
于是就有了每天的分享。
这次的视频在录制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增加了识字的内容、发音的内容以及互动的内容。对于她的孩子来说,识字和发音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互动的问题比较大。终于在昨天她爆发了。
视频中的她耐心逐渐没有了。
“之前孩子能安静地读,这次加了那么多问题,孩子就不行了。”
其实,如果只为了满足她的需求,我可以像之前那样录制,让孩子跟着我读就行。但这是她需要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上网课,坐在电脑前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情了,即使九月开学后,网课的时间减少了,但他们依然通过网络在学习,对于她的孩子来说,安静坐好已经是达成的目标。她能安静地跟着视频画画,她能安静地跟着视频吹长笛,她也能安静地跟着视频读古诗,这是她已经掌握的能力,不需要再练习,她只是在用已有的能力应对发生的事情。但现在读古诗的时候增加了互动的内容,面对那些问题的时候,孩子提取不出已有的经验,已有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她的需求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如何逃避。
试想,我们读古诗的形式总是不变,她能够安静地跟着做,但是她的发展呢?
对于她的孩子来说,目前的语言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缓慢发展的进步。在语言表达上,她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她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多是单词的形式呈现。二是她能够通过听来重复他人的话。昨天的视频中我发现,她基本能够跟视频里我说的话同步,说明她已经记住了这些内容,我如何开始,开始之后我说什么,这些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袋里。但是在语言理解上,她对我的问题充耳不闻。她的语言理解有可能阻碍她的语言表达。语言理解的训练是她目前在语言方面训练的重点之一。
所以,无论从孩子的需求还是孩子的发展上,我都继续坚持要在古诗诵读中加入互动的内容。我理解她的恐慌,她不知道如何去做。
“既然我指出了孩子的问题,我就会想办法,不会只抛出问题让你们自己解决。”
是给她的安慰,也是给自己的目标。
从她的问题上,其实我们能够感知到更多的内容。
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聊到了另一个小孩儿。他认识很多字,能读课文,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只要老师提出要求。很多人眼中的“好”孩子。但他没有自主性。需要别人提醒他吃饭,需要别人提醒他去厕所,需要别人提醒他从厕所出来要洗手,需要别人提醒他拿被子睡觉。他一直在完成别人的指令,而那些课文,那些诗句,那些字,在生活面前的重量有几分?!我想他认识面包房三个字,但是如果他饿了,他有可能挨饿,也不知道去面包房里买面包。但我们希望的难道不是他即使不认识面包房三个字他也能够在饿的时候走进去,我相信未来的社会会发展到只要他走进去他就不会饿死,一定会有人给他一片面包。他要先能生活,才能享受生活,但我们因为他的“好”而忽略了他的生活技能。
他的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我想说的是老师和家长在教的内容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内容吗?他能力的短板我们真的找到了吗?找到之后我们找到方法了吗?找到方法之后我们有没有实施呢?实施了之后的效果呢?有无效果之后我们的反思呢?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交流,他说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在如何控制孩子的情绪和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行为上。我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情绪和问题行为是需要解决的基础,或者说是前提,但真的能促进孩子们发展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自闭症儿童情绪稳定了,没有了问题行为,他就能学到知识吗?不一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学到了知识他就能运用了吗?更不一定。但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停在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上,甚至认为只要他们的情绪和问题行为控制了,我们的教育就完成了使命,我们的目标就达成了。就像她认为的那样,孩子能安静地坐着是目标,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习到与否,能力提升与否。
我们真的做好了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吗?我看到一个孩子坐在沙发上玩纸杯,阿姨说他喜欢这样玩,他玩的时候就安静了。看着他不停地敲纸杯,我听着阿姨对此的解释心中升起一丝不满。是他需要纸杯还是我们需要他安静?他那样漫无目的地玩,对于他来说除了手指的舒适以外,他获得了什么?但是我们作为照顾者获得了安静。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被这样的结果强化了,每次都会主动拿出纸杯让他玩。从这个小的事情放大到我们的教育,我们难道没在某一刻用这种方式换得自己的安逸吗?而对于她和她们来说,我知道那种对孩子的爱不会因为孩子是自闭症而减少,不会因为看不到孩子的未来而放弃,她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方法告诉她们如何去做。就像她那样,我说的任何方法,她都会去尝试,我想别人说的方法对于她来说亦如是。一个方法她坚持了一年,终于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我被她的执着感动了,她也激发我愿意为这个孩子想更多的方法,因为我知道我们力永远在往一处使。
我们真的了解自闭症儿童吗?我没资格谈这个问题,因为我也不了解自闭症儿童。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不一样的,即使他们都有社会交往障碍,都有重复性的刻板行为。但将这些普遍的特点放到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身上,这种共性表现得千差万别。我们根本不了解自闭症儿童!所以,我们应该带着敬畏的心面对每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带着“我愿意了解你”的心靠近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