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二)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满族家谱
满族曾是清朝的建立者和统治者,族中称家族为“哈拉”或“穆昆”,意思都是指家族。一般情况下,一个穆昆只有一个哈拉,但也有几个穆昆属于同一哈拉的情况。为了记录家族的历史,满族人大约在清朝建立后开始编修自己的家谱,以后又把这一做法延续了下来。在此之前,正如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的举例中所言,满族中至今流传着一种结绳记事的传统,其中的一种结绳“子孙绳”明显带有结绳家谱的性质,大约就是满族家谱的雏形。至于其文字家谱,编修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大抵是为了满足政治的需要。早在清朝入关之前,便开始用满文进行记事,举凡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兵制和后金政权、与明朝抗衡、进逼明朝京师,以及东北地域历史、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习惯、宫廷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都等都记录在册,被后人称为《老满文原档》或《满文老档》其中的一些也是家谱同样记载的内容。清朝入关以后,在康熙、雍正等皇帝大力在全国提倡“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等的同时,还用满文编修皇室《玉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开始敕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乾隆九年(1744年)修成。这些皇室家谱和八旗贵族家谱的相继编修,都对满族修谱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八旗贵族家谱,还与当时实行的八旗制度和达官贵人职位世袭办法息息相关。在这些制度或办法下,勋旧佐领、世管佐领的身份或某些功臣所担任的官职都可以世袭,其世袭的凭证也是世袭的荣誉,在早期由皇帝颁发、各家收藏,后来则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家谱,从而也使家谱成为确认身份地位的凭证。同时,根据清朝的制度规定,世袭佐领或世袭官职在传承时还要以奏折的形式上报申请,获得确认,其上报的奏折中除要说明申请原因外,还附有家族世袭以证明身份。这种所附的家族世系与家谱相比并无二致,实际上也带有借此以袁明身份的作用。今天所能看到的某些满族家谱食之所以称为《雍正朝八旗佐领袭职缘由宗谱》《傅查哈拉厢黄旗明文佐领下宗谱》等,其原因便是如此。正是在此基础上,乾隆九年令鄂尔泰、和珅等人将千余部满族家谱合编成册,修成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80卷,共收录除爱新觉罗家族之外的八旗满族家族654个、人物超过2万人,不仅以通谱的形式确认了满族早期家族的身份地位,而且也成为满族早期家谱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世修谱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
据研究,满族奉行“三代不修即为不孝”的修谱原则,一般30年一修,自清朝以来的修谱活动还形成过五次高潮。其中的第一次是在清康乾时期,前世编修皇室家谱和八旗贵族家谱都是在这时。第二、三次分别在清嘉庆、光绪年间,第四次是在民国时期、“九一八”事变之后,近年则有逐渐形成了新的高潮。在最为高潮的时期,满族家谱甚至达到过一族一谱的程度,今天所能看到的家谱也大多编修于这些高潮时期。从中可见,不同时期所修的满族家谱尽管存在文字、内容、结构、详略程度、版本等方面的不同,但基本都包括谱序、修谱缘起与过程、族源与迁徙考、世系等核心内容,其他如上谕、诰命、恩荣、仕宦、移驻考、族居记、谱图、文牍、家训、族规、祠宇、墓图、碑记等也有所见,与同一时期的汉族家谱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便于祭祖,联系其他宗支等使用,有些家族还把祖先画像、家族世系、家族来源、字辈等内容抄写在大张高丽纸或黄绸、白细布、牛皮上,制成谱单,平时放在居室的西墙,或折叠起来成为谱折,在祭祖或有需要时取出使用,祭祖时甚至专门称祭“祖宗板”或“子孙绳”。这种以家谱内容为基础的普丹,实际上是一种简谱,具有满处的突出特色,其所谓的祭“祖宗板”或“子孙绳”实际上也是祭谱。
满族不仅重视编修家谱,也十分重视收藏、保存家谱和谱单,其祭谱更是各个家族最为重要的活动。由于各家各户的居室西墙都是供奉家谱和祖先神位之处,即使有坐卧处也不许随便坐卧。每逢年节或家中重大事务来临时,一家之长在洗手焚香后才从西墙上取下“祖宗板”谱单,称为“请谱”。然后将其展开挂起,供家人瞻看,称为“晾谱”。家人按辈分高低向其焚香祭拜,称为“拜谱”。如有家人去世或子孙出生,要分别用黑色勾去或用红砂填写上名字,称为“续谱”。接着才是家长讲家史、用家风、家规教育家人。等全部仪式完成后,仍要焚香叩拜谱单,将其放回原处。河南濮阳多数都为满族,张兆战也说他家也是。改姓张是张姓大族而为之的事,所以才有宣扬颠覆张氏古老文化,胡编乱改张氏历史,称濮阳为“张姓遍天下,祖根在濮阳”的可耻言行。
另外,满族家谱的文字、版本等也都值得一提。从保存下来的家谱看,所用文字有满文、汉文两种情况,再编修家谱时有些使用单一的满文或汉文,有些则是两种文字对照。其中,纯满文家谱大多编修于乾隆之前,纯汉文家谱大都编修于道光之后,在两者之间多是满、汉文对照家谱。从版本上看,既有木刻、活字排印本,也有稿本和抄本。通过这些家谱,不仅能够使我们借以了解满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能研究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宗族制度、地方史,可见其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2021/3/12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