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学】走 马 太 白
作者\张战学
走 马 太 白
——相约冰川之上漫步云端花海
李白有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太白山在我心中萦绕多年。日子里总觉得夏日漫长,酷暑天虽然也上着班,却亦是心猿意马,忽然有了机会可以去太白山一游,于是相约友人便欣然前往。
车行经西安走西宝高速,五月的骄阳就在车窗外舒展,浩浩的长风驱走了那份酷热。从眉县下了高速进入乡间的田野,更是一幕收获前的丰腴与静美,抽了穗的麦子把壮硕的果实夹藏在茎叶间,葱郁的道路或宽或窄,道旁也会出现一些白杨树和洋槐,山的影子可是在南面那层浅淡的云霭背后,风中忽然多了一些潮润的幽微气息,久违了的山水意趣也许就在这河的源头。
在那雄浑深邃的群峰峡谷之间已看得见那些沿山而立的别样建筑,两山夹道,目的地就在那山林石崖的深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1991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建立的,园区以苍山奇峰为骨架,森林景观为主体,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山门极有森林特色,深池、流水、太白松凿刻的雕塑,令人遐想。据介绍,太白绝顶古时候终年积雪,盛夏季节从北面的关中平原望去,仍可见白皑皑的雪峰,形成长安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六月天”。山势挺拔,奇峰对峙,沟深谷狭,九湾十八拐,景色变化无常,人文景观古老神秘,古来就是帝王官宦必游之地和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北坡登山,车览四十公里山路,随山婉转迂回,只见苍山奇峰,绵延奔腾,清风拂过,如流动的海,不一刻便完全置身于大山的怀抱之中了。远处的山峦绵延流动,一山的苍翠之上,湛蓝的天空明净而高远;近处是一些高大青灰的石崖,因为它们的四周常常会蔓生出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或者悬一带喧嚣的水锦。莲花溪、桃花园、滑草场、古栈道、药王洞零星的洒落在沿途,山间的植被以阔叶林木为主,公路两旁的浓荫匝地,阳光透过那些宽大茂密的枝叶,在林间石栏小径上洒下一些细碎朦胧的光晕;幽秘的峡谷里,星叶草和独叶草沿着山坡蔓延,不经意间会有淡紫、云蓝、明黄的野花如星如豆般地开在路旁的石缝之间,带来一些明快的意趣。公路在山间萦回,有时眼前会闪出一列灿若丹霞的红枫,那是孕育已久的情怀,不一刻却换了几枝江南芊蔓的修竹掠过车顶。水是山的灵魂,太白之水的源头来自那群峰的白云之上,在幽深葱茏的山涧之下,或在一尺来宽的石沟之中,能看见一泓清澈见底的山泉,那些溪水的丰盈之处,依山修筑的人工木桥、石坝便给这幽僻的山野带来了别样的情趣。
汽车沿山路向上转了一个小弯儿,莲花峰的大瀑布就忽然出现在对面了。从车内探头,只见对面的一屏苍山诸峰微合,相依相靠如宁静的石莲,一柱清亮明澈的飞瀑从那石莲的缝隙间沿光滑突兀的岩嵴奔泻而下,如烟如雾般地随风飘摇着落入崖下的石潭。石潭是半人工修筑的,向下游的出口砌成一段整齐的平坝,水在山壁上的色泽莹亮如雪,落入潭中后却如凝了一汪碧玉,绿盈盈地清可见底,宽缓地流向下游的深涧中去了。这里游人聚集,人声与水声相交汇,在幽深的山谷间回荡。龙女和刘兆两个小朋友下车在水上飘着的宽大竹筏上嬉戏,大人则踩着疾流间突起的山石向上走几步,到达瀑布下的潭边,俯下身去用双手触到了那汪丰盈的碧水,一瞬间的清洌和明静之中,轻浅的涟漪便随着心境的舒朗荡漾开去。太白的山谷是浑然天成的清凉世界,自然的造化孕育了清澈温良的流水。“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山水的朴素与纯静酿出了醇香的美酒,千百年之后依然飘逸着深谷青崖间的隽秀。
手头儿的导游路线图上,红桦坪这个名字使人产生一些浪漫的联想,东北的白桦林在松花江边,摇荡着理想的激情和青春的忧郁。一坪的红桦树会是漫山遍野如火的灿烂吗?在一个刹车冷却点,稍作休息,洗车人与红桦为伴的日子无论怎样都会使人产生浓郁的向往。这山林的寂静会使时光驻足,也许就是一片浸染了薄霜的落叶,或是一掬夜寒昼暖的清泉,都是自然之笔随心勾勒出的妙趣。过了红桦坪,山势变陡,公路沿一面山坡向上作“之”字形的迂回,山间依然风光如画;七女峰边可以看见小木屋,在山间留宿的人们能以清寒的溪水濯足洗面,仰望一空寥远的寒星或一轮皎洁的明月,山的风骨就在小窗外绵延。
车到下阪寺停车场,路变成人工石阶,这里海拔近2800米,真正的徒步登山便由此开始,因缺氧几人已感不适,我也有心悸腿软之感。台阶的两侧是太白冷杉高大苍劲的身影,笔直的主干高约数丈,呈青灰色夹道而立,天都门就在这面长梯尽头的山嵴之上。从半坡上回望山下,谷底的一切自然景观俱已消失隐匿,群峰沉落于氤氲的雾气之中,山峦的萦回重叠之处蕴着一层烟霭,神秘而苍茫。腿软心跳地上了天都门,天都门内是一面人工修筑的大平台,一侧可以望见缓慢行进在索道上的缆车,此时的太白山,就在午后浅淡温和的日光中绵亘起伏。索道上站已遥遥在望,清冽冰寒之气迎面而来。上索道的山路是松风云海的世界,一径石阶可供两人并行,倚着一面长满松树的山坡向高处伸展。沿石阶攀登一阵,要经过一段木板铺就的栈道,踩上去有些起伏,两边的扶栏由粗大的松树枝杆围成,已磨得十分光滑,间或留有出口通向一壁的松林。地上是松软潮湿的松针,阔叶植物在此多已匿迹,在松树围就的苍翠世界里,那些枝干和树根如盘龙雏凤,有景称为“凤凰松”。四周是空寂的大山和峡谷间奔流的云海,使人处于群峰之上,大自然渐渐摆脱了山间的那种丰茂和妩媚,显出一番冷峻。大家走走停停,逐步适应了高山缺氧。阪寺新村建在山路一侧的一面平坡地上,是新盖的简易房屋,屋前的平台很宽阔,站在这里正好置身于茫茫云海。看到太白滑索高悬,心中忽萌生滑索的愿望,因天晚不成,这时小琴的高山反应特别明显,呕吐、无力,虑及下山的不易,于是临时决定就地宿营。回望山顶,依然是云雾缭绕,高处有供游人击鼓拜山的地方,鼓声从那里訇传来,在云海间回荡。
晚宿阪寺新村,好冷的感觉,就餐、睡觉。第二天看太白日出有另类感受。忽听鸟鸣声,会不会有鸟?四处寻找,就在那苍青、墨绿、银黄、赭红色的树丛中,看见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体型比野鸽子稍大,披一身银灰的羽毛,头顶着一抹青黑,尾翎却是雪白的,她们在不远处的山崖间起落盘桓,然后轻捷地越过对面的山涧,偶然间发出清寂婉转的鸣叫,将你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山林深处。
离开阪寺新村沿台阶上,山间的植被渐稀少,只看见一些高不过两米的矮松,山路边突出在陡峭的山嵴上,人走在上面有种凌空的感觉。两侧的山石如巨龟鹰隼般傲立于万丈深渊之上,拜仙台、神仙宫,于是就在一行人的笑声中拍下照片。我知道山顶上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及高山草原、大爷海等自然景观,听着听着就觉得山顶基本可以跑马了。转过一屏被称为啸天犬的巨石,迎面吹来的山风忽然变得强劲浩荡起来,视野在倏忽间变得开阔, “天圆地方”展现在眼前,云海已经在我的脚下,碧蓝的天空清澈透明正是“天园地方”的写照。山顶已没有任何树木,石缝间和山坡上被厚实而苍黄的地衣蕨类植物所附着,对面的山坡似乎发生过滑坡,这是一个肃杀荒凉的世界,一川苍白的巨石如静静张开的双目,无声地仰望高远的天空,石海的一侧从山顶沿斜度向下挤压排列,另一侧就是幽深的山谷,石头的表面有明显的被侵蚀痕迹,显得斑驳而粗糙,典型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地貌,古老的地质景观向我们再现了那些曾经的沧桑和真实。
"太白三池"指的是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三池上下鼎列。太白山顶海拔3767.2米,十余里外的拔仙台是秦岭最高峰,大爷海在峰顶西北下侧,玉皇池是太白山上最大的高山湖泊。往大爷海去的路上十分寂静,道路变得平坦好走了许多。我是踊跃欲试,花容也有意,可惜的是同行的其他的三人不愿走了,9人中四人留在板寺,虑及时间、山下人等因素,只好放弃相见高山上的冰蚀湖泊-海子。在寂寥苍茫的原始森林里,也许还会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美丽奇瑰的自然景观。回到阪寺新村,时间已过11时,我坚持坐一回滑索,因正检修,我们相约在下阪寺的停车坪上等候。近半小时后,终于花了30元在3000米的高空与一位不知名的女子结伴滑行。又几经寻路,才沿着坎坷崎岖的山道往下,山道愈加险艰,途中碰见军宏夫妻,走走停停心情好了,放口唱唱忘了题目的歌,一起下到停车坪,老刘夫妇、王坤等已等候多时。此时必须下山了,车子却出了故障,修车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下午四点,终请人把车滑下山。下山的路十分顺畅,返到山下车已修好,沿街是各种风味小吃的铺子,只是缺了兴致,简单用餐后开始回转。
太白之行残留些心意彷徨,云端的冰川遗迹、高山花海依然不能忘却。不知今夜可会有梦,梦中的太白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境。
200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