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危机下!怎能忽视寺庙的初心与资源

这里要谈到的寺庙,既包括佛教的庙庵、也包括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的清真寺。涵盖中国所有宗教的活动场所。

寺庙,与老龄化难题,似乎是相关性不大的话题。但我们不妨来思考,二者中潜在的链接与机会。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正一步步逼近我们。这个难题,稍具忧患意识的人,甚至都不敢深想,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而又一时无解。

我们多数家庭将要面对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对应4个父母辈、多个祖辈老人的可怕人口现实结构;这样的人口结构,意味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回避不了的挑战。中老年人担心,年老无助拖累家人;年轻人担忧:自己有没有照顾家中长辈的能力?!

当然,有人会习惯性地指望国家,相信国家万能、肯定会有好办法;但是,国家也不过是由亿万个家庭组成,众多家庭的困境,也就是整个国家社会的窘境。换你去当领导,也无法变成千手观音解决亿万家庭的难题,一样要面临这个挑战。

目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看不到多少有价值的答案;即便突破传统的思路,也大多停留在如何发展商业化养老的考虑上。

商业化养老,肯定是选择之一;但是,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千差万别的社会,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很难指望它是万全的。

这就需要我们放宽眼界,从充分整合全社会的资源,设计多样化模式的角度,来思考严峻的养老新难题。

那么,数量庞大的寺院及其背后的巨大宗教资源,可以在这个大难题上,帮上什么忙、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别忘了:寺院可掌握着巨量社会资源!

寺院有钱,我们多少都有所耳闻。

外出旅游时,稍有名气、热门的寺庙,我们往往惊叹于它的人头汹涌、香火旺盛;高价门票、大笔捐赠不说;媒体更是不时透露,一柱高香,几万几十万的天价之类令人咂舌的新闻;甚至不时曝出寺庙募股上市这样的消息....这林林总总的背后,说明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于宗教团体的经济现实。

少林、灵隐之类名刹,不难想象足以傲视一方的f富庶程度;即便一个中等规模的寺庙,其香火钱收入,据有心人推算,也往往超过一个中小企业。这些收入,并没有纳入国家财政、税收、统计之中,沉淀于宗教环节、少数人手中。

其实,即便香火不旺的寺庙,也拥有高大的殿堂,占用大面积土地,折射下来,也是不小的财富;如果只能供少数宗教人士使用、大众参与少,自然就存在社会资源的冗余浪费问题。

同时,寺院,也是一个服务资源的集中地。众多信众,乐于到宗教场所义务效力,充当志愿者和义工,行善助人。这里,人力与服务资源丰富。

精神资源,更是宗教场所最根本、最起码的资源。它能带给信众心灵的安静、精神的抚慰,为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独特价值。对于走向生命下半程的老年群体,面对疾病与生命终结的心理挑战,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安抚力量,来发挥作用。

宗教寺院的这些资源优势,如果能和老年化社会的养老难题结合起来,我们就不难豁然开朗:如果推动寺庙建立附属养老机构,不就会让我们社会窘迫的养老难题,得到一个两得其宜的新路径新机会?

相比我们惯常理解的商业化养老模式,无疑,寺庙养老有更加突出的先天优势与特别的吸引力;同时,它又成就了宗教:赋予宗教在新时代更加增益突出的社会价值。

创造寺院社会新价值

任何能称之为宗教而不是邪教的信仰,它的初衷,一定是济世救人、行善渡苦。

寺院把老年化社会的民众所苦所痛,视为己责;主动把自己和社会养老问题捆绑起来,为养老难题贡献自己的资源和力量,这是符合宗教济世初衷,和它的基本出发点与社会价值,是一致的。

而且,通过这样的捆绑和贡献,对各派宗教其实也是助益发展的,有助于它们洗刷时下在商业化、极端化方面的污名。

多年来,宗教场所的商业化、极端化问题,往往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寺庙承包、烧高香、诱导消费,信仰商业化;假僧人假出家,不守戒律、出入娱乐场所;传播极端、煽动暴恐分裂等……这些负面新闻,一波波不断冲击大众认知,一时弄得本应庄严的场所,乌烟瘴气,藏污纳垢,考验我们社会的认知承受底线。

中国社会的主流,是不信鬼不信神的世俗化。屡屡冒出的这些言行不一、行不由衷的宗教乱象,不仅破坏来寺庙的形象、矮弱了宗教地位,也不免引发社会的疑问:寺庙耗费的巨量社会资源,值得吗?合理吗?

历史上,各类宗教,都曾经遭到过多次大规模的毁灭打击,虽然原因有异,其实质却都差不多:民众对巨额财富资源投向流入寺庙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大众已经不认可它对社会有价值!

这样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前车之鉴,足以供各方宗教思鉴:自己之所以存在,不是社会财富太多需要你来浪费,而是社会投资于你、需要你贡献价值。

这样的质疑之下,寺院如果以自身的资源优势,参与到养老难题的解决,就在宗教提供的传统精神价值之外,为大众证明了其实实在在参与解决社会难题的新价值。

无疑,这会提升寺庙的自身形象,强化寺庙的社会存在价值。也有利于自身增加信众、取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我们知道,寺院自身,并不能创造物资财富,它的资源与财富,无论来源于信众布施、政府划拨、社会捐赠还是商业运作,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社会。而寺院作为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组织,理应让手中的资源,回报于社会、运用于社会。

通过协助社会养老,以来之社会的财富,反馈社会养老服务,不正是寺庙利乐有情、普度众生精神的具体体现?

其实,稍稍留心,我们不难发现,身边众多寺庙的高堂大殿,往往人烟稀少,利用率不高,是一种让人心疼的浪费。

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宗教寺庙不断涌现,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但许多寺院规模宏大,吃、住、学设施齐备,却广泛存在着住寺僧人少,设施空置率高, 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这是很多寺院让人痛惜的浪费性现状。

而这些浪费闲置的寺院空间资源, 如果按照资源共享,物尽其用,依庙设院的思路,完全可以利用来创办附属的寺庙养老院,这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利国利民利寺庙的好事。

寺院办养老院,能让民众享受到啥好处?

相对来说,大多数宗教寺庙,位处名山大川,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水源优良,生态环保,环境上,可是安居颐养好地方,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

在寺庙养老,无欲无求,消费适度,远离世俗烦恼。同时,既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又能过集体生活,子女亦可探望,能够解决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孤独问题,从精神上,有利于老年人精神健康;

谁都怕死!年老后,每个人无可回避的挑战,是病痛和死亡的恐惧。而这方面,宗教能提供无法代替的安抚慰藉。是任何其他任何形式的养老机构无法企及的精神功能。

宗教用神圣的方式解释生与死、现世与来世间的矛盾,化解生存和死亡的对立,克服对生与死的焦虑和困惑,在心理上,对信众进行疏导;在精神上,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寄托。无论是信与不信,总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多多少少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

特别是对于有相关宗教信仰、或者有信仰意愿的老年人,有一处满足其饮食起居要求、既能养老,又能学习宗教,修行和安度晚年结合的养老院,更是其他途径难以代替的理想方式。

我们不妨想象,当退休无趣之时,如果能自由选择各地寺庙道观,作为自己的养老场所,厌烦了一个地方后,可以在各地寺庙道观之间转住,通过更换环境,增加新鲜感,结交更多朋友,比寂寞困守家中,岂不更丰富多趣;病痛死亡的恐惧下,多少得到抚慰,生存的品质,岂不更高?

如此,寺庙养老,对于老年群体,也提供了家庭化、商业化之外、一个新选择。运作得当,寺庙养老,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其实,真正的宗教大德们,已经开始了寺院养老实践!

寺庙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不是新鲜事。

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缺乏教育资源和机会,寺院往往就成了教育人的场所,很大程度上,担负着现在学校的功能;至于参与赈灾扶难事务,那就更不稀奇;即使养老这一事项,也不是现在灵光一现的产物:早在宋代,寺庙中就出现了收养贫病老人的居养院和安济坊!

从国外的实践看,在日本,佛教界从1901年起,就在名古屋、大阪、东京等地,成立养老院,开展养老事业。

而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创办学校、医院、孤儿院、育婴堂等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更是功德累累。

因此,面对老龄化的新社会难题,宗教机构,把这些传统功能,转化为养老,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无需官方和社会的主动要求,养老问题,就早已经被宗教界有社会责任感的仁心智者,所关注并实践。

早在1999年,福建沙县显密吉祥寺,就开办了国内首家寺院养老院,完全免费,为被社会淘汰的老人、无家可归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辛勤实践20年,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而实践的障碍,却往往来自主管部门的种种顾虑,争取来自官方的许可支持,宗教界早早发出了呼吁。早在10年前的200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普法法师,就提交了《大力引导宗教界融入社会参与兴办养老事业》的提案,探索寺庙如何:“积极参与兴办养老公益事业,建设以老人赡养为主的专业养老机构,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病有所医、死有所安。”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也提交过开办佛教养老院的政协提案。

真正济世情怀的高僧大德,已纷纷开展实践,福建一省,至少有30多个佛教寺院,都开启了养老院;基督教在福建全省,也已经办起了8所养老院。

有意思的是,在宗教善士的探索中,寺庙养老,已经形成了几种模式

对应于沙县吉祥寺的纯粹公益模式,是苏州的寒山寺的高档模式,设施高端化,房间家具都配置紫檀木头,环境布置像一个公园,走高端路线,满足部分特殊群体。

镇江的大圣寺,更有特色:专门针对失独老人,是我们国家失独老人收留最多的机构,达到140多个,让这些有相同人生痛苦际遇的老人,一起养老,显然,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的。

当然,更多的案例,是在寺庙周边建设养老公寓,普通收费,适应大众的消费水平。

急需社会认知与行政力量的推动

2012年2月,国家相关政策松动,终于同意、宗教界可以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开始允许宗教寺院开办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

但是,大规模的实践,并没有自然到来。有行动的寺院,并不多。

允许,只是给探索者打开了绿灯,要成为解决社会难题的有效方式,这只是微小的第一步;

寺庙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资源,但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推卸社会难题的借口与渠道政府主动性的服务、规范、推广工作,还应该再跟上来。

寺庙有一定资源,但不可能拥有解决难题的所有资源;它还需要国家性的资源投入、需要技术性的规范、技巧性的帮助,及特殊的管理服务方式。

寺庙方面。对于真正的慈悲为怀的宗教人士,增加了他们的服务管理功能,也是一种入世修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消极的、有抵触的,反倒证明,是出发点值得怀疑的假宗教!不管你平时说得多漂亮,标榜得多崇高,在实实在在的善业面前,真假立现,反倒可以借此纯洁宗教队伍。

就我们普通社会大众而言,除了观念上的进步,还在于推动全社会共识的形成,形成舆论环境,让更多人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环节参与支持,以推进包括寺庙养老在内的各种新模式,确保老龄化的中国,能够多一条解决难题的选择、多一方民众幸福的乐土。

别以为事不关己啊,这是事关我们每个家庭的大事,早晚而已,总会面临!

关注不同凡响的她

(0)

相关推荐

  • 即评最难题之4:养老

    记得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提起过,判断一个学生对于艺考试证话题准备的是否充分,用一张图就可以搞定,就是下面这张: 这也是我常会在大课上向同学们发问的一张时事漫画,当然,我的问题就是:这张图说了一个什么社会 ...

  • 嵌入式养老:农村地区农民集中养老新模式探索

    [摘要]嵌入式养老是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关键,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嵌入农村自然村落的专业社会组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打造相对健全的原生态农村养老社区.幸福老人村作为长者照护之家的升级版,立足农村养老实际 ...

  • 做智慧养老的同时如何控制好成本?

    一.引言 随着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养老产业正逐步兴起.但是,由于养老产业在我国起步晚,对养老服务需求发展迅速,我国养老产业出现供需不匹配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应在创新基础上, ...

  • 世纪之交的“庙产兴学”风波

    世纪之交的"庙产兴学"风波 2018年01月23日 15:21 来源:凤凰网江苏综合 清末以来,佛教衰微,自康有为.张之洞提出以庙产兴办教育之后,庙产兴学风波不断发生.所谓&quo ...

  • 疫情危机下困境精英大学生的“废”心理审视

    整理:参一江湖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年5月在豆瓣网上成立了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短短半年时间就聚集了11万国内一流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他们分享学业.生活. ...

  • 股市早闻丨老龄化时代下的投资机会!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早盘策略 大盘:连续修正.连续缩量.止跌信号渐行渐近,逆向投资.敢于下注. 板块:三大核心赛道.均衡配置.积极布局. 科技之新能源.半导体.5G商用:医药之创新药与医 ...

  • 疫情危机下,欧洲风投青睐的初创趋势

    公告:因企鹅审核规定,本公众号从<德国IT那些事>更名为<欧盟IT那些事>. 疫情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不仅仅思考工作生活,也重新思考休闲活动.欧洲的风险投资者也随着趋势相应地 ...

  • 流动性危机下的定期集合标,投资者需要如何抉择?

    7月以来,雷潮从假标自融平台向真标二线平台蔓延,多家中型平台出现短期集合理财标被拆成长期散标的情况. 7月3日,笔者在群里和朋友们讨论的时候提到流动性风险,不幸在未来的半个月得到验证.6月一些活期标平 ...

  • 二次构造柱泵-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内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危机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人口问题,也是体现在各行各业内的.比如说是现在的建筑行业内进行施工的人员,大多都是属于在四五十岁,甚至是六十以上的年纪,还是在建筑行业内干活.年轻体壮的都已经是很少数的 ...

  • 新冠危机下,印度家庭出售贵重物品、土地以支付医院的高额账单

    班加罗尔:拉梅什·高达(Ramesh Gowda)在一周内埋葬了他的两名家庭成员,他的父亲和兄弟都死于新冠肺炎.他们在迈索尔一家著名的私立医院的账单高达惊人的160万卢比. 高达今年25岁,帮助父亲管 ...

  • 失业+通胀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对于全球有何影响?

      四维跟庄 老严 (详情可点击语音↑↑↑) 后市观点 后市分析 昨天老严在文章预判指数今日有望延续上涨的节奏,尽管今天行情未出现大阳线但赚钱效应比昨日好的多,那么连续两个交易收阳线后下周大盘会如何演 ...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金融遗产继承“自证循环”破解 与遗产管理信托初探

    摘  要:随着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推深,金融市场日趋健康,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理财观念与日俱变,但金融遗产继承仍处"自证"恶性循环.七普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已成我国基本国情,遗产 ...

  • 赫美流动性危机下,董事长为公司担保被动减持11%,升华金融踩雷三千万

    蓝鲸财经旗下,专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独家报道,大大集团.中晋.快鹿.链家金融.海通布局互金等独家线索均已10万+并引起大量媒体跟进.蓝鲸是重要财经资讯门户+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拥有150家媒体传播资源,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