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陶弘景注卷2反应诗解2返听得情正己正人

题文诗:

象比变,必有反辞,听之.欲闻其声,

,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

实理同归.或因,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此听真伪,知同异情,得其情诈.动作言默,

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

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事论物,别雄雌.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也,

量其能而,射其意也.符应不失,若羿引矢,

腾蛇所指.天人情通.故知始己,自知后人.

其相知也,若比目鱼.其伺言也,若声与响;

见其形也,若光与影;其察言也,不失,

磁石取针,舌取燔骨.与人也微,见情也疾.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

未见,圆以,既见,方以事之.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不先定,牧人不正,

事用不巧,乃之,忘情失道;己审先定,

以牧,无形,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至神真情,真情至正,正己正人,通无化有.

【原文】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腾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见其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已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入,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译文】

模仿和类比有变化,就会有反面的言辞,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以便观察对方的反映。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与。

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响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或者由于这个原因,或者由于那个原因;或者用来侍奉君主,或者用来管理下属。这就要分辨真伪,了解异同,以分辨对手的真实情报或诡诈之术。活动、停止,应该说、沉默都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也都要借助这些模式,都要事先确定法则。反复探求,观察对方的实情之所托。所以就用这种反听的方法。自己要想平静,以便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雄雌虽然这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据轻微的征兆,探索出同类的大事。就像刺探敌情而深居敌境一般,要首先估计敌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敌人的意图,像验合符契一样可靠,像螣蛇一样迅速,像后羿张弓射箭一样准确。

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象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音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手的行动十分迅速。就像阴变阳,又像阳转阴、像贺变方,又像方转贺一样自如。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就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对待。如果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统帅别人也无法步调一致。做事没有技巧,叫做“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要以称为“天神”。

《鬼谷子》陶弘景注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
〔谓言者於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难之,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此言反听之道,有以诱致之,故欲闻彼声,我反静默;欲彼开张,我反睑欲;欲彼高大,我反卑下;欲彼收取,我反施与。如此则物情可致,无能自隐也。〕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欲开彼情,先设象比而动之。彼情既动,将欲生辞;徐徐牧养,令其自言,譬犹鹤鸣于阴,声同必应,故能以实理相归也。〕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谓所言之事,或因此发端,或因彼发端;其事有可以事上,可以牧下者也。〕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谓真伪、同异、情诈,因此上事而知也。〕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谓动作言默,莫不由情与之出入,至於或喜或怒,亦由此情以见其式也。〕

  皆以先定为之法则,
〔谓上六者,皆以先定於情,然後法则可为。〕

  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反於彼者,所以求覆於此,因以观彼情之所托,此谓信也。知人在於见情,故言用此也。〕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谓听言之道,先自平静,既得其辞,然後察其事,或论序万物,或分别雄雌也。〕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谓所言之事,虽非时要,然观此可以知微,故曰:见微知类。〕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闻其言,则可知其情,故若探人而居其内,则情原必尽,故量能射意,乃无一失,若合符契,螣蛇所指,祸福不差,羿之引矢,命处辄中,听言察情,不异於此,故以相况也。〕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从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必须自知。〕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
〔我能知己,彼须我知,必两得之,然後圣贤道合,故若比目之鱼。圣贤合则理自彰,犹光生而影见。〕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鍼,舌之取燔骨。
〔以圣察贤,复何所失?故若磁石之取鍼,舌之取燔骨。〕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圣贤相与,其道甚微,不移寸阴,见情甚疾。〕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
〔上下之道,取类股肱,比之一体,其来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阴与阳;其相形也,犹圆与方。〕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
〔谓向晦入息,未见之时,当以圆道导之。亦既出潜离隐,见形之後,即以方职任之。〕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此言用人之道,或升进,或黜退,或贬左,或崇右,一惟上圆方之理,故曰:以是道司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
〔方圆进退若不先定,则於牧人之理,不道其正也。〕

  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用事不巧,则操末续颠,圆凿方枘,情道两失,故曰:忘情失道也。〕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己能审定,以之牧人。至德潜畅,玄风远扇,非形非容,无门无户。见形而不及道,日用而不知,故谓之天神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