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开方便法门 (兼谈 “智能多元理论”教学观)【林培琼 | 文学看台2302】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健忘,是一种恶【林培琼】

个恁食糜,还着个恁读书【林培琼】

月食【林培琼】

咏苿莉小蕊【林培琼】

行埔田竹林中【林培琼】

................................................................................

................................................................................

教育杂议之二

开方便法门

(兼谈 “智能多元理论”教学观)

·林培琼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这个理论启示了我们的学生观和教学观:1、树立全新的学生层次差异观念。2、树立全新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观念。3、树立全新的学生潜能开发观念。4、树立全新的学生成长标准观念。5、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考核观念。这样看来,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理论,是一种新的、有创造性、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法。

................................................................................

那么它真的是新的吗?回答是否定的,这只是我们的崇洋媚外的专家们的孤陋寡闻罢了。请看中国1000多年前的禅宗教育法和在此之前的佛家教育法,可以让这些专家们流汗。

下面为摘自南怀谨《唯识与中观》的片段,便足以让这些所谓的专家们闭口:

先要无我……所以观世音菩萨循声救苦,以三十二变化身,救度这个世界。岂止三十二?他在密教里头,有二十一尊度母,也是他的化身。所谓正法明如来、准提佛母,就是他的正化身,都是他的变化。这些身有时候变成二十一尊度母,所谓绿度母、红度母、白度母等等,有时候又变成“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入各种类身,下地狱、上天堂、变畜生、变蚂蚁、变狗变猪随便你去变化就是。“三类分身”千百万,度一切众生——菩萨的境界。……那么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等于一个小孩在哭、哭了,没有办法哄他,只好拿着一个树叶子、黄树叶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黄金,你不哭我就给你。”把小孩子哄得了不哭,就好了嘛!管它是真的金子假的金子啊。所以佛在《法华经》上说:一切法都是“空拳诳小儿”。说你不要哭,我给你糖吃,你哭不给你,你停了哭我给你。实际上,这个里头没有东西。一切法皆是如此,空拳诳小儿。

................................................................................................................................................................

这段话对于没有佛理基础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障碍,所以我略为解释。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面对不同的求法者,法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使其领悟佛理。“所以观世音菩萨循声救苦,以三十二变化身,救度这个世界。”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

事实上,佛教历史上的那么多的宗派,都是教育方法的探索、增进和成熟的结果。相对来说,印度本土一千多年的发展成果,也就小乘、大乘、密教和禅。但到中土之后,便繁荣昌盛起来:到唐代便已有八大宗派,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其中禅宗发展的最好,今天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东北亚、东南亚都很有市场。这很可能就是因为它能继承佛教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能与时俱进的改进传经布道的方式方法。因为禅宗门派除南宗北宗外,南宗六祖门下另有五家七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七宗”。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这些个宗派当然并非全都是教学方法的分别,有一些还有研究内容的不同,但它们的功用是一样的,便是为了适合各种各样的花样人生。

所以,佛教的教育法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最强大的存在,没有之一。

2、“先要无我”。这要求师傅应(其实每一个祖师、宗师都已无我)确立“求教者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具备了解、分析、判断求教者的智力、学力、领悟力、阅历的能力,并能恰如其分的做出和实施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这里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师者的“无我”自觉。这真有点像中医师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所以佛教能在中国流行至今,自有其丰厚的文化根基和悠久的历史渊源。

有一个禅宗故事,叫做“打出临济宗”,说的是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义玄的师傅黄檗禅师接引他悟道的经过:

一天,睦州陈尊宿问临济禅师:“上座在此多少时?”临济禅师答道:“三年。”睦州又问:“曾参问否?”临济禅师答道:“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睦州说道:“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在睦州鼓动下,临济禅师就去请教黄檗禅师:“如何是佛法的大意?”结果话还没有问完,黄檗禅师早已一拄杖打过来,临济禅师就莫名其妙地败下阵来。睦州见临济禅师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问话作么生?”临济禅师答道:“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睦州又鼓动道:“但更去问。”于是临济禅师再次去问,黄檗禅师举杖又打。结果,临济禅师三度发问,三度遭打,实在绝望到顶,于是告诉睦州:“早承激劝问法,累蒙和尚赐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

睦州觉得他辞去挺可惜,就说:“汝若去,须辞和尚了去。”于是临济禅师礼拜睦州而退,准备第二天去辞别黄檗禅师。睦州事先来到黄檗禅师那里,说道:“问话上座虽是后生,却甚奇特。若来辞,方便接伊。已后为一株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

第二天临济禅师来辞别黄檗禅师,黄檗禅师指点他说:“不须他去,只往高安(今江西境内)滩头参大愚(归宗智常禅师法嗣),必为汝说。”于是临济禅师来到大愚禅师座下。大愚禅师问道:“甚处来?”临济禅师答道:“黄檗来。”大愚禅师又问:“黄檗有何言句?”临济禅师答道:“某甲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大愚禅师道:“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诚恳慈悲至极),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临济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又惊又喜,说道:“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临济禅师悟道了,并且回来得到了黄檗禅师的肯定。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对学者的引导方法,而且被义玄继承和发扬,创造出接引学者的独家秘方“四料筒”:“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两俱夺,人境俱不夺。”强调做师傅必须掌握此秘方,能根据学者的禀赋、性格、学力、阅历等等,施以不同的对策。而师傅的地位、名气、年纪等等因素都不在考虑的范围,此之曰“师者无我”。所以这个故事还没完,更精彩的在后面:

黄檗禅师问道:“大愚有何言句?”临济禅师就把自己参大愚禅师的经过告诉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说道:“大愚老汉饶舌,待来,痛与一顿。”临济禅师则说:“说甚待来,即今便打。”说完就用巴掌去打黄檗禅师。黄檗禅师道:“这风颠汉,来这里捋虎须!”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黄檗禅师就唤侍者,说道:“引这风颠汉参堂去。”

连师傅都打?嗯,没错!

可能你会读:
...........................................................................
待渡山诗文征集启事【网   络 | 文学看台2300】
诗人与诗【王天舒 | 文学看台2299】
满江红·贺百年华诞【杨怀平 | 文学看台2298】
再画个灿烂的姑娘【时   子 | 文学看台2297】
青春痘惹的苦恼【朱智变 | 文学看台2296】
健忘,是一种恶【林培琼 | 文学看台2295】
文学的县城【何平陈再见 | 文学看台2294】
迎华诞颂党恩【温   榜 | 文学看台2293】
红海湾行采风散记【王万然 | 文学看台2292】
芒种不忙【丘树宏 | 文学看台2291】
丘树宏二十部史诗发布会举行【湖边草 | 文学看台2290】

................................................................................

................欢迎点击进入关注公众号................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