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篇: “从众心理”的利与弊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10个人中至少有3-4个人有“从众心理”。提到“从众”,你会想到什么呢?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多消极、贬义色彩的词汇吧?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发现周围有人打哈欠时,自己仿佛就有一股气体堵在喉头,迫使自己不得不打个哈欠缓解一下,甚至在读到这段话,看到“哈欠”两个字也会产生相同情况。
某商家为了促销做免费活动,很多人都会排几个小时的队来参加优惠活动;看见一家餐馆里面吃饭的人比周围其他家要多一些,那干脆也去这家好了;到了大三大四,周围的同学大多数都在复习准备考研,没有想好以后干嘛,那干脆也一起加入了考研大军;那年日本核泄漏,看到大家都跑出去买加碘盐,结果到现在那时候抢的盐还没吃完;三五好友相邀一起出去玩,到了某个地方,其他几人均表示要去上个厕所,留下一人可能并无便意,但也还是跟着去了……
请不要小瞧“从众”的影响力!
看过一篇潍坊市的报道:一个人从银行取出3万块钱,但是路上遇到大风,钱被吹得满天飞,洒落一地。刚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捡钱,失主一度担心别人捡到钱会一哄而散。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纷纷驻下脚步,参与到捡钱的队伍中,散落的3万元在众人合力下终于完璧归赵,经过清点,分文不少。
这就是从众心理带来的正面效应。当一个群体有着正确的目标,且大多数人都在为此努力时,这样的从众可以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又比如,我们都在倡导绿色生活,各种媒体文章,广告,包括政策都在倡导我们保护环境,所以现在也很少有人在大街上乱丢垃圾了,因为社会群体所创造的氛围与其做法无形中引导和压制着这种不文明行为。
有利于社会及个人的“从众”, “从”了又何妨?
记得一个腾讯新闻,在某个高速路上,一辆拉西瓜的车翻了,有些西瓜摔得稀巴烂,剩下完整的西瓜散落在地上,附近有几个村民路过,看到西瓜就往自己家搬,村里人知道后都跑来抢西瓜。司机苦苦哀求,无济于事,只能默默地流眼泪。后来记者问起村民为什么抢西瓜?村民说: 大家都在抢啊!
现在,有很多孩子伸手跟家长要钱买名牌衣服、手机、电脑,原因是,别人都有啊,我也得买!不买多没面子!希望,你买,是因为你需要,而不是因为别人有,你也必须有!
盲目从众会让你失去原则,失去思考的动力,甚至会让事情陷入无法挽回的严重局面。请不被消极的从众蒙住双眼,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从众心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