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西南摧枯拉朽,60万围歼90万,我军内应胜过十万雄兵
1949年 11月1 日, 解放大西南的进军号声响起。刘伯承 、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和第五兵团的近40 万大军分别跨过川湘 、 湘黔边界进入四川、贵州 。为防止宋希镰、胡宗南两大军事集团通过川南 、黔西退入云南 ,给以后带来祸患,刘邓一再电令催促第五兵团迅速西进,对敌人实行大迂回、大包围,防止敌人大兵团逃跑。
正如刘邓所料,宋希镰与胡宗南八月间在汉中,确实商量过退往中缅边界的方案,刘邓命五兵团快速进军是完全必要的。解放军各部队进军速度又快又猛,以至于对于国军散兵游勇都无暇顾及。
16军138团为了加快进攻贵阳的速度,利用缴获的一百多辆卡车快速西进,一路上不断超过溃逃的敌人 , 在公路上即使与敌人零散溃兵相遇,也不屑一顾,直把那些敌人弄得目瞪口呆 。138团进军速度惊人,12日中午12时解放了贵定,13日上午8时又进抵龙里,14日下午2时就攻进了贵阳。
贵州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本来还想组织其绥靖区的专员 、县长们,利用陡险山势打游击负隅顽抗,可谁料到这些人比兔子跑得还快,哪还能见到踪影,谷正伦见大势已去遂逃往晴隆。
刘伯龙
解放军进入贵阳市后,国民党89军军长刘伯龙通过维持会,向第二野战军五兵团17军接洽投诚,并要求照陈明仁方式予以改编。五兵团迅即将刘伯龙接洽投诚一事电报三野刘、邓首长。刘、邓随即复电同意刘伯龙所提条件,然刘伯龙行事不密为谷正伦所察觉,谷正伦请示蒋介石,以将黔省事务相托于刘伯龙为由,伏杀了刘伯龙。
刘伯龙死后,89军由第328师师长张涛接任军长,他联络第十九兵团副司令王伯勋 、四十九军军长王景渊 、第 二十七师师长刘鹤呜 、 兴义专员兼黔西南绥靖司令谭本良等人 , 于12月12日宣布起义,至此贵州境内的敌军主力被全歼。
五兵团进军贵州的同时,第三兵团两个军以及第四野战军的8个师,多路并进四川。“迎接”他们的是川东敌军宋希濂部,6个军及当地保安团队和各种杂牌军队拼凑的6个师,总数约20万人。
宋希濂
宋希濂利用那西、川东的崇山峻岭,从恩施到黔江、彭水层层布防依险扼守,妄图与解放军主力正面对抗。但刘伯承却不愿意跟宋希濂拳头碰拳头,他说:“宋希濂这10万兵力,好比对我们伸出来的一个拳头。我们不跟他拳头碰拳头,先狠狠照准它的腋窝打一拳,他伸出的拳头自然就会缩回去。”
刘伯承如此胸有成竹,是因为我军在敌人内部有一个很厉害的潜伏者,他就是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以中将副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务的刘宗宽。 连国民党的西南地区防御作战方案,都是刘宗宽在1949年春夏之间拟定的,所以敌人的一切部署都在刘伯承司令员的掌控中。
解放后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的会议上,向各位高级将领介绍刘宗宽时说:“刘宗宽同志对解放战争是有重大贡献的,特别是解放西南所起的作用胜过十万雄兵,堪称第一功!”
刘宗宽
刘宗宽的作战方案,有意忽视了川湘黔三省交界处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这一成半岛状从四川伸向湖北、湖南的狭长地区,使之成了个三不管地带,有意留给解放军作为奇袭之用。
当时,宋希濂顾不上对这一防御体系详加推敲 ,其他将领也是各忙各的,只有四川省主席王陵基看出来这个漏洞,刘宗宽以那些兵团司令官都在收缩兵力不愿扩大防区为由搪塞,又说正在补救,并把一地盘交给王陵基的人来管辖,王陵基对此很满意。
王陵基满意有什么用,宋希濂集团很快就要被“坑杀”了。当宋希濂得知解放军已渡过酉水攻下秀山,顿时就懵了,他明白不赶紧跑,很快就要被解放军包圆了。
宋希濂和他的兵团司令官能想到的就是跑快点,跑远点,越远越好。仅仅10天时间,没有和解放军打过一次硬仗,6个军就溃散了大半,只剩下了2个军。
11月15日晚,宋希濂部抵达彭水,国军各个部队争着抢渡互不相让,宋希濂只好亲自指挥部队渡河。这边宋希濂指挥渡河,河街上的士兵点火取暖,把百姓的杂货店给点着了,引燃了店里的爆竹、煤油。河街上的房屋是一间挨一间被桐油没过的竹木结构,加之西北风一起,大火呼呼地就将整条河街的吊脚楼卷入了烈焰火海之中。
可气的是这些士兵只顾拿自己的东西逃跑,根本就不管着不着火,好像跟他们没关系一样。宋希濂忙命令军队救火,但看得多,出手的少,只有附近一个连长带人救火,根本阻止不了大火的蔓延。火势越烧越猛,这时候东北方向又传来激烈枪声,
在东岸担任警戒的第76师用电话向他报告,一支千余人的解放军部队已进抵距离彭水20多华里的保家楼,与守军交上火。宋希濂于是命第2军辎重团全力救火,令他们可在街中心拆毁一部分房子,免得再向南延烧,随后宋希濂匆忙逃过了乌江。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12个小时,河街上,八九百座竹木结构的吊脚楼和店铺,全都成了一堆堆灰烬,到处都是凄惨的哭声……看到如此惨景,宋希濂知道如果不是自己部队军纪败坏,老百姓怎会遭此大难。
他叹息自责:“彭水烧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将来会如何痛恨我们,咒骂我们……”二十兵团司令官陈克非居然毫无愧色地说:“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事情。”随后又补了一刀:“国民党气数已尽了。这也是改朝换代中的一劫。”这番话直接把宋希濂气出内伤,因兵败不便发火怕引起这些将领的不满,只能暗自神伤。
只有绥靖公署补给司令罗文山说得比较妥当:“像彭水这样的事情,只要部队管理得严一些,是可以避免的!”其实这个事故不仅可以避免,就算发生了,如果军队纪律严明、忠于人民,完全可以及时扑灭,红军军长程世才的做法就是正道。
1937年2月下旬,红军西路军第三十军在张掖临泽县倪家营子,遭到国民党军马步芳部的围攻,血战7昼夜,寡不敌众,只好撤向30公里以外的三道柳沟。这里人烟稀少,红军筹不到多少粮食,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红军在一户姓张的农户家当院支起一口行军锅,大家用米袋子里刮出来的米粒熬了一锅米汤,军政委李先念,代军长程世才和一些红军指战员,正端起碗急切地要填补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
程世才
此时,敌人的一发炮弹直冲院子而来,砸在张家后院的墙上,顿时浓烟升起,火舌肆虐,一下蹿到张家的房顶上。张家一个人如火人般地爬出屋门外,对众人喊道:“救救我们吧!快!快!里面还有吃奶的娃娃呢!”众人急忙找水,可取水救火的“涝池”已被马匪严密地控制了,一时无法弄来水,大家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用米汤救火”,程世才指着刚刚煮好的一锅米汤大声地喊道。说话间,从锅里舀起的第一盆米汤泼向着火的地方,众人纷纷从锅里舀起米汤,泼向火场。这点米汤在危难之时,是可以解救红军性命的珍贵东西,为了拯救一户百姓的性命,没有一个红军犹豫。火灭了,孩子救出来了,一锅米汤也泼完了。“好人呐……”张家一家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正是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处处以民为本,深得百姓爱戴。榆林窟住持道士郭元亨将120公斤黄米、15公斤胡麻油、30只羊、一头骡子、一匹马赠送给程世才这支部队,解决了他们粮尽的燃眉之急。
两只军队同样面临生死存亡,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却迥然不同,虽然宋希濂也做了努力,但一支纪律败坏的军队,能指望他们做好什么?
宋希濂集团溃兵完全失控了,属下的第十四兵团近10万之众很快也被完全歼灭。兵团司令官钟彬,逃进一片树林里,被139师416团3连的战士们追上。他拿出两根金条来收买抓他的战士,哀求把他放掉,这当然没有用,钟彬还是老老实实做俘虏吧。穷途末路之下,宋希濂打算带着剩下的万余人逃往蛮荒的中缅边界去求生。
宋希濂残部万余人,被解放军一路追击,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围,宋希濂自杀未遂。事后他得知这几天只不过是相当于两个加强营的解放军,撵着他们上万军队奔逃时,不禁长叹不已。
宋希濂集团全军覆没,留在四川的胡宗南部3个兵团也全部战场起义,胡宗南剩余6万部队在之后的战场上也陆续被围歼。解放川、康、滇、黔的大进军,仅仅用了不到2个月,解放军60万人毙伤俘国民党军近90万军队,自身伤亡5000人,圆满完成了刘邓全歼宋希镰、胡宗南两大军事集团的目标,避免他们逃出川黔带来的隐患,为解放全中国抒写了浓墨艳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