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走上舞台中央?

谁将走上舞台中央?

李广生

早在新世纪还未到来之前,世界各国就开始谋划教育改革,试图抢占发展的先机、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来看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曾经活跃着这样几个主角,它们长期占据着舞台的中央。

一是知识。它们的主角地位似乎是不可撼动的,背后的隐喻则是知识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传承自成体系的知识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使命。“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讨论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现代课程理论又给它们披上一身铠甲,使他们变得所向无敌。

二是教师。教师的主角地位似乎来自于“知识是教会的”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教师可以理所应当地站在舞台中央,展现自己的权威。虽然有人不时对他们发起挑战,但并未产生实际的动摇。即便拆掉了讲台,但观念中的神坛并未打破。

三是学生。他们是最近几十年才走上舞台中央的,得益于发起于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但地位并不稳固。很多国家积极效仿,而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他们只是名义的主角。

四是分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分数是独一无二的主角,能够提供分数的考试则被所有的人仰视甚至膜拜,差不多任何一场考试都能达到牵动人心的效果。它们独霸舞台的中央。

改革促使各个国家进行思考和探索:主角是不是该换一换了?已经到来的新世纪,谁将走向舞台的中央?目前有以下几个答案:

一是核心素养。一个人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在新世纪更好的服务社会、成就自己?这就是核心素养所回答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全球各个国家均开启了相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指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2016年,北师大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虽然是学术成果,但已经深刻影响到教育改革,比如新版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核心素养正在走向舞台的中央。

二是深度学习。学习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学习是个谜。前一百年人类对学习的探索大致走过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脑科学的突破以及神经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人们看到解开学习之谜的希望。对学习的理解日益深入,让学习有资格走上舞台的中央,深度学习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三是立德树人。从最古老的命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出发,我国给出的答案是确立“立德树人”在舞台中央的位置,所有的改革都必须也只能围绕它而展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纵观世界各国做出的选择,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核心素养明显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所以美国人概括的4C技能:①评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②创造性与自主学习能力(Creativity & Active Learning);③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Communication & Cooperation);④跨文化理解与全球意识(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 Global Awareness),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深度学习是基于科学主义的立场,融合多个学科并致力于影响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学习科学的兴起便是最好的证明。第三,立德树人则体现了国家意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使命。

但我们还能发现,这三种选择分别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核心素养也许是个伪命题。关于未来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确定,核心素养可能不核心、关建能力可能不关键。二、深度学习也许是个误区。科学是有边界的,而这个边界极有可能止步于学习,关于学习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人类无法掌控学习。三、国家意志与个人追求如何有机融合。

在教育改革的宏大背景之下,在教育的微观层面,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在每节课上,同样存在着一个舞台。谁将走上舞台的中央,同样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给出的选择是——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