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两粮票,曾经是全国的笑话。主要因为...

上海半两粮票,曾经是全国的笑话。主要因为,别的地方没有,也搞不懂半两能买什么。
80年代,上海早餐,买油条,拿跟筷子,插上一根油条,回家裹泡饭吃,那叫绝配,一根油条就半两粮票。还有油墩子,月饼,等,都是可以按个卖,都是半两。窦文涛节目,马未都说,一个人来上海,准备吃小馄饨,就随口说,来一斤,没想到整个大桌面,上来20碗小馄饨,笑死个人。买小葱,生姜,大蒜头,香菜,也是可以买一毛钱的。公用电话,打一次,四分钱,接电话,还要搞笑,有专门大妈,拿着一个喇叭,到你家楼下喊,几零几谁谁谁,接电话。声音响的,全世界都能听见。
刚来上海,家里吃鱼,比如青鱼,鲢鱼等,都是红烧或清蒸,一碗就放中间那一小段,一段鱼全家吃,我是没想到,不敢下筷子。
鸡鸭鹅,各个部位也分的很清,鸡肫,鸡心,鸡肝,鸡翅,鸡腿等,按部位吃鸡鸭鹅,也觉得很新鲜。因为东北吃鱼就光吃鱼,一家至少炖三条。吃鸡鸭鹅,就一大锅,都炖在一起,分不清部位。
因为,上海食物种类繁多,我上次说吃的时候说了,一顿饭四菜一汤,是最普遍的,一段鱼只是其中一个菜,时间长,肚子有油水,肯定是富富有余的。
上海的细,让全国对上海有很多误解,真不是为了省,才搞半两粮票,也不是为了扣,才吃鱼的一段。
再说说东北,买东西基本起步量是一斤,黄瓜一袋子,豆角一堆儿。因为上海家里为了新鲜,必须天天买小菜。而东北,一买很多,吃好几天,所以量大。
东北,吃油条,油炸糕等,每人拿着一个像上海洗脸盘一样大的盆子,一买一大盆。买菜绝不可能按个买。
有次,回娘家,忘了是东北了。去菜场,买黄瓜和胡萝卜,每样拿了两个,被卖菜的骂了一句,滚犊子,不卖。[大笑]
还有一次,买小葱,习惯了,也像上海一样,买一小撮,被买菜的随手抓了一大把,扔过来,差点甩到我的脸上,还买一送一,给个白眼儿,吓得我丢下小葱,逃掉了。[偷笑][大笑][呲牙]
上海人精细,东北人豪爽。没有好坏之分,更没有高低之别。在食物的量上,就是一大体现。
至于说上海人小气,抠门,那绝对是误解,有机会,这个话题单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