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中医人士集体诵读《黄帝内经》(三)

2021年5月8日下午,中医人士经典诵读如期进行。在这次诵读会上,出现了更多新面孔,队伍呈壮大之势。

诵读经典前,全体起立,集体齐诵《大医精诚》已成为惯例。他们希望以此来时刻警醒自己,澄心静欲,不断精进,提高自己的医术,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是古代中医崇高的行业道德规范,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的文章。《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接下来共同诵读研习了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第七、八、九篇。经典,就像是岁月深处镶嵌的珍珠,穿越岁月,散发出迷人的光芒。重拾经典,品味其穿越岁月之美。《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读 后 感
01
《阴阳别论篇第七》

本篇论述脉有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脉象所反映的是气血在体内的运行状态,这个动态的气血运行要受到阴阳加载的气化影响,从脉之至、去、动、静、迟、数来加于别之人体阴阳的状态,故名《阴阳别论》。

02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本篇论述了脏腑的分工,十二脏腑统治形体,故以十二官职统治众庶来比拟。五脏应在地五行之形,六腑应在天六气之传化。五脏六腑有经脉为其政使。整体上协调维持了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奠定了基础。而且强调了心在十二官中的主导作用,告诫人们精神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性。正如原文所讲: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03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为节,天有十干十日,配阴阳各三变则六十日,一年中三阴三阳各王六十日,计三百六十日。九九制会,则是人法地、地法天,以从后天八卦洛书九野之法则。六节之天度,乃是规定日月之行次的;九会之气数,是纲纪化生之运用的。具体落地脏象时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何故十一脏取决于胆呢?中医的“胆”非西医的“胆”,气化无形的胆不等于有形的胆。古人把天干“甲”配与“胆”。《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白虎通》说:“少阳见于寅,盛于卯,衰于辰,其日甲乙属木。”《尸子》说“东方动也,震气故动”,综上,甲乙、寅卯辰为东方,五行属木,四时主春,五化主生。那么,为何甲落于胆,乙落于肝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厥阴之表,名曰少阳”,《素问·热论》中说“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甲为阳木,乙为阴木,胆为阳府,肝为阴脏,故甲落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其实就是说整个十一脏的动力都来源于“甲”,五脏六腑都取决于甲木,有生气则生,无生气则死。因胆应立春,五运之太过不及皆归始春而判之。故胆气有余则以气淫而立,胆气不足则以气迫而立。此篇名为六节脏象论,即言人之脏象兆于三阴三阳之气象也。正所谓: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郭拥军老师读后交流

诵读结束后,在众位学员的邀请下,郭拥军老师又为大家复习了上次探讨的三阴三阳开阖枢问题。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黄帝内经》中蕴藏着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其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继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