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化中生长

顺着近日的“公众号”写下去,文字显得有些飘,感觉没有力度。但是,我还想就这些话题说下去,因为这些话题里都有“我”的影子。今天,我想谈的话题是变与不变。

自古以来,人们是不崇尚变化的。因为变化给人的感觉是不安全,不可靠。中国人最信奉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向内看,就是一个“仁”字,注重个人的修为;从外看,就是一个“礼”字,注重秩序的建立。作为大一统的中国,历来都崇尚儒家思想,就是礼制,建立一个尊卑的观念,人与人之间有距离,有规则,有章法。因为礼制,人与人交往起来温文尔雅,进退有节,也形成了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秩序,自古以来,人们都崇尚皇帝,把皇帝称之为“万岁”皇帝有至上的尊严,掌握有很大的权利,君让臣死,臣就不得不死;何况平民百姓?其实,皇帝也有想法,他真的想享年万岁,长生不老,夜夜笙歌,哪该多好啊!于是,自秦始皇起,就有贵为天子而求长生不老药的民间说法。看,都在寻找稳定不变的靠山。

古代那些读书人追求的也是万古常青,中国古人有三立“立功、立德、立言”。这“三立”,不就是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人们的心上,万古长存吗?其实,从大处看,这也是求稳的一种表现。

作为老百姓,也不例外,他们信奉“学而优则仕”,把权、钱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甚至顶礼膜拜,认为有了权,有了钱就能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即使生活在现代化如此发展的社会里,很多年轻人还是把升官发财、不劳而获作为人生追求,学习不是为了明白人生的真谛,不是为了发明、创造、觉悟,而是为了控制、享受、为所欲为。现在,很多博士生,不想搞学术,而是挤着考公务员,为什么?就是不想坐冷板凳,不想去发现和发明,想走捷径,直接博取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物质享受。

从这个角度看下去,似乎如千年乌龟,稳坐泰山,该是人生的至善追求,平民百姓之所以省吃俭用,囤积财富,也是以防不测。他们信奉“凡事预则立,水预则废”的道理。这些似乎也没有错!

但有一些人,不信这个邪!

他们追求激流逐石,变中求胜,感受到“变”的快乐!例如,古时范蠡,治国有策,治军有为,但功成身遂之后,敢于舍弃,能够转身,投身商海,造富百姓,真为一代奇人;还有诸葛亮,出山之后,明知时机不成,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但勤勉敬业,克己奉公,不断在险境中创造出了奇迹。还有当代的马云,运用网络,给老百姓搭建致富的平台,抵制内耗,提高效率,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最危险的地方,常常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形势变化时,是面临着许多危机,但又何尝不也暗藏着许多机会?

儒家讲礼,求稳。古代也有一个道家,讲变。传统中国文化里也有一本奇书《易经》,就是在讲一个“变”字,世间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日出日落,表面看起来没有变化,其实,就这个轨迹,也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有人说,《易经》的精髓就在于四个字“吉凶吝悔”,人生正如春夏秋冬一样,在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没有永远的吉,也没有长久的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悄然转化。从吉到凶,从凶到吝,从吝到悔,从悔到吉,周而复始,变化无穷。

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和消极也是相对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敢于接受,安于当下,即使面临失败,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如此,就会把消极的、挫折的东西转化成积极的、正能量的东西滋润自己。

相对于求稳,不变,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更应该求变。变化,应该是高手显著的特征。

人生不在于给他下一个什么样定义,而在于证明的过程。如果一生下来,就注定一承不变,那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人生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如所有的植物一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贵在静,水贵在动。静中有大气,动中有魂灵。真正的高手,最外显的特征就是求变。在变化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180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