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以莲之种子入药,因其花单生节上,果实...
莲子以莲之种子入药,因其花单生节上,果实生于花托内,李时珍曰:“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也。”故名。 《神农本草经》将该药列为上品,谓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其后孟诜补充“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本草拾遗》增入“令发黑、不老”。以上诸本草朴实地记录了本药作为亦药亦食的补益特点。唐代《食医心镜》又提出本品能“止渴,去热”。《日华子本草》曰其“治腰痛,泄精”。《日用本草》还谓可“治泻痢,止白浊”。《滇南本草》则认为有“清心解热”之功。随后《本草纲目》又总结性地指出本品能“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在治痢方面《本草备要》曰其能“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随息居饮食谱》还曰其能“镇咳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至此,历代本草对莲子功用的认识基本趋于完善,认为本品有补脾胃、止泻痢、养心肾、涩精等诸功效。
【性能】 甘、涩,平。主归脾、肾、心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应用】
一、肾虚遗精、白浊
莲子味甘善补、性平而涩,入于肾经,能补肾聚精、收敛固涩。《日华子本草》曰其可“治腰痛,泄精”,《本草纲目》曰其能“固精气”。可用于肾气不足、精关不固而遗精、滑精者。本品常与龙骨、山茱萸、覆盆子等同用,共奏益肾固精之功,如《证治准绳》之莲实丸。若心肾不足而致小便白浊、梦遗滑精者,莲子能补心肾、固精气,常与益智仁、龙骨等温肾固涩之品同用,如《奇效良方》之莲肉散。
二、脾虚食少、久泻久痢
《本草纲目》曰:“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香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本品入中焦能补脾气、厚肠胃、除寒湿、镇虚逆、进饮食、涩大肠,可用于脾气虚弱而致面色萎黄、纳少腹胀、呕逆、久泻、久痢者,可单用,如《世医得效方》治久痢不止方,即以本品为末,陈米汤调下;亦可配伍应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参苓白术散,即以本品配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药同用。若脾肾两虚久泻不止或五更泄泻者,可与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之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对于湿热或热毒蕴结日久、胃阴受损、和降失常之噤口痢,本品能补胃气、镇虚逆、开胃进食,《本经逢原》曰其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可单用,如《百一选方》治噤口痢方,以石莲去壳,连心研末,米饮冲服;亦可与香连丸同用,如《丹溪心法》以之益脾胃之气,并协同黄连清热解毒、苦降开胃以止痢。而《本草经疏》治下痢饮食不入方,则以本品配合人参、黄连,治久痢脾胃气弱者则更为适宜。
三、带 下
莲子甘涩性平,入于脾肾,除能补脾益肾之外,尚能涩带止遗,其补中有涩、补涩兼施,为脾虚、肾虚带下之常用药物。《本草纲目》曰莲子治“赤白浊,女子带下崩中诸血病”。若脾虚失运、水湿下注伤及任脉而带下量多色白、神疲纳少者,本品常与健脾利湿之白术、茯苓等药同用;若脾肾虚弱、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腰酸膝冷、食少便溏、带下清稀者,常与健脾益气、固肾止带之党参、山药、芡实等同用。
四、虚烦、心悸、失眠
《本草备要》曰莲子能“清心除烦”。《神农本草经》曰其能“养神,益气力”。莲子甘涩,入心肾,能补心血、敛心神、益肾气、交心肾,可用于心肾不交而见虚烦、心悸、失眠者,可与宁心安神之酸枣仁、茯苓、远志等同用。
五、虚 损
本品味甘,能滋养补虚。孟诜曰其“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图经本草》曰其可“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可用于脾肾不足而虚羸少气、食少便溏者,可单用为丸服,如《医学发明》水芝丸;亦可与粳米、茯苓为末,砂糖调和,如《士材三书》莲肉糕。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淋证,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即以本品配合黄芩、麦冬、车前子等药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而小便淋涩赤痛者;又如《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即以本品配合甘草、灯心草等,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