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也算美好,我宁愿错过
图书馆全部换了新书,就如赌徒看见赌馆难免心痒,女子看见衣服,难免遐想一样。
我站在一溜全新的书柜前面,满心的喜悦,竟是无以言表。
摸摸这一本,崭新的封面;闻闻这一册,散发着墨香。
就如乡巴佬进城大开眼界;犹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是新鲜。
喜滋滋地对管理说:“看着一溜新书,真是满心欢喜啊!”
她温婉地笑笑说:“那是因为你喜欢看书呢!”
想着,她们经常会问我,哪一本书好看?我也总是挑自己喜欢的全力推荐,呵呵。好像,我才是那管理员呢。不过,话说回来,她们都不知道我有多羡慕她们的工作来着。
书太多,便有些挑西瓜丢芝麻的感觉,这本不错,那也感觉挺好,最好狠狠心,下次再来呗!
看到吴淡如的《我不要我的人生,再错过这美好》久闻人家大名,买过一本《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当初是喜欢这书名来着,为何咱就想不出这么美好的名字呢?可买是买了,却束之高阁,一个字也没看。这一次冲着人家的大名,冲着这诱人的书名,冲着不用钱的占便宜,好歹咱也要一睹为快啊!
回家,第一本看的也是这书。然后闪过一个念头:幸好这书不是用钱买的。呵呵
首先,字体很大,一个页面填不了几个字;其次,图片很多,就如小时候看小人书一样占据了大半边;然后,我可以说文采真不咋样么?普通平凡的文字,没有特色的描绘,通篇看下来花不了一点时间,自然也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等于把图片翻翻,然后便放下也忘记。
然后心里有些疑惑,这样的水平为何可以如此响亮的名气呢?
虽然以前吧看很多文字写得极美的长相都是一般甚至有些跟文字的美丽不符,看图片中作者的模样确实对得起观众,但若说到可以当主持人,可以倾国倾城可就还是差了一大截吧?因貌成名好象也不大可能?
看文字里的记录,听说还要录制节目,想来应该也算是公众人物曝光率不低大有知名度。
只因我对电视节目看得极少,可能也算是我孤陋寡闻吧。
其实,一个作者的文字不怎么吸引,顶多是爱好不同,或者说人家的水准比咱高得太多反而不懂欣赏之故,犯不着拿出来书书写写,但因为看到书里对日本京都的大力美化,让人反感。觉得应该说说,憋在心里不合算,呵呵。
不记得在哪一个博友看到一句话“因为看到樱花,难免联想到日本,所以连带对这种花也不待见了。”大概意思是这样,这话引起我极大的共鸣。
虽然樱花以前并非日本的专利,中国的诗词里也有写过樱花的
李煜的“樱花落尽阶前月”
我还喜欢这一句“樱花已熟酴醾放”
日本在侵略中国以前,樱花并不惹厌。可偏偏它成了日本的国花,偏偏日本对中国犯过不可饶恕的禽兽行为,所以凡是与日本沾边的东西都自然而然附上一层厌恶的感觉。
如果谁说可以宽恕,那是对历史的蔑视也是一种背叛。
可我偏偏在书里看到作者对日本的“爱”
对于现在国人去日本,我还是无法不反感;对于现在国人对樱花的赞美,我还是无法接受。你可以拍,可以写,但希望可以记着樱花与日本脱不了关系,虽然那不是樱花的错,错就错在它与日本沾边。
我在书里看到的那份“赞美”让我迟疑是不是作者本来就是日本人?
印象里她是台湾人。可,或许孤陋寡闻的我根本就记忆错了。
喜欢台湾同胞的作家,源于以前的张晓风,席慕蓉,琼瑶,三毛,林清玄……
这些作家文笔自然无须多说,更主要的是人生修养与为人素质。
所以想当然的以为台湾的作家都是非常有内涵并让人赏心悦目的。更何况知名度不低的呢?看来还是被这名声给误导了。
书里介绍了巴厘岛的高消费;日本的奢侈五万日元的牛排很京都;当然还有威尼斯,法国巴黎,还有列为探险的南极。
因为一直觉得中国美丽的地方已经很多,穷此一生都无法一一到达,所以从来没想过出国,自然国外的景致也就没能对我形成影响力,所以一点也不觉得有多美好。
当然,因为咱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过世面,人家是世界到处走,不肯错过美好。是有资本来介绍与出书的。尽管文字也没什么独特之处,顶多是一两句还算过得去的句子罢了。
走了这么多地,又颇有名气,以这才气肯定不止把这些地方写得如此乏善可陈。除了让人知道作者去的地方我等平头老百姓是不可能去的,可咱又没一点羡慕,所以也就不知道到底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了?
唉!真真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哦。
新浪十大草根文学名博。
公众号“烟儿的深居与行摄”
时光深处喝茶读书
红尘陌上行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