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同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困扰?
#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活一世,总会有烦恼和不如意的时候,这些烦恼长期积压在我们心中,就容易演化成心理问题。所以说除了刚出生的婴儿,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
这些困扰从本质上看是心理问题,但又分轻重缓急。有的人困扰比较轻缓,可以通过自我疏导来抵消,如向朋友倾诉、玩游戏、听音乐、旅游、吃零食...而有的人却很难走出来,困扰也逐渐加重。
这个社会,精神病人越来越多,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不能容忍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不论你认不认同荣格的观点,我都想说:当今社会受心理困扰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心理问题有多普遍?你这个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哪些因素,值得关注?如何调节心理困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文章了解。
1
心理问题到底有多普遍?
2019年2月22日,中科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
报告指出,中国学龄儿童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其中男性低于女性。
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强迫、厌学、网络成瘾、自杀自伤等。
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许多问题会延续到成年。
其中,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情绪更不稳定,人际更为敏感,容易有恐惧反应,对外人不信任,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
2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心理疾病的短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变化,使人们变得异常敏感,从而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心理疾病的短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变化,使人们变得异常敏感,从而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一)儿童期(0-12岁)
3岁以下——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最大威胁)。

3岁以上——与外界信息沟通范围变广,安全感很重要。

出生-5岁——心理发展重要时期,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即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照顾。
5岁以前的幼儿期,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障碍为主,包括缄默、多动、攻击、刻板动作和退缩行为等,多与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关系状态有关。
5岁以后的儿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旁人(尤其是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育至关重要。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孤僻、胆怯、焦虑、强迫和恐惧症等问题,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影响。
(二)青春期(12-18岁)
青春期面临升学、就业、恋爱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需要迅速扩充知识并适应社会,尝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导致我们的青少年情感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过大,且易受外界影响。
早年养成的个性和锻炼出来的能力,若不能适应社会、调节压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便容易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社恐、焦虑症、强迫症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等。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尽早求助专业心理帮助。
01情绪低落,烦闷,不开心,悲观厌世;
02老是贬低自己,做事缺乏动力,凡事提不起兴趣;
03人变“懒”,没啥精神,失眠,食欲不振,记性差;
04总是胡思乱想,脑子变迟钝,不想说话,总是头疼;
05觉得活着没意思,产生过自残自杀的念头。
(三)成年期(18-45岁)
成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一直处于紧张或者兴奋状态,如遭遇严重不良突发事件,可能会出现抑郁症、失眠、偏执、躯体焦虑等。
人到中年之后,还易患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
(四)更年期(45-55岁)
一般45岁之后开始进入更年期,内分泌功能衰退,失眠、吃饭没胃口、记忆力下降,容易紧张焦虑、心烦意乱,浑身说不出的难受。当遇到精神刺激时,容易出现偏执或者抑郁的症状。
另外在此阶段也容易出现器质性的精神疾病,比如脑萎缩或者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以及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五)老年期(55岁以上)


老年人面临退休、子女搬离、独自留守等考验,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不适感;再加上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精力不足,导致他们非常容易伤感、焦虑不安以及敏感多疑。
长期陷入这种境地容易使他们“性情大变”,性格变得幼稚、自私、多疑、急躁、易怒,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下降。在受到不良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老年孤独症、抑郁症、疑病症、躁郁症、老年性痴呆症、脑动脉硬化精神病等。
另外老年人也容易出现心因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和其他脑退行性病。
3
人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
生态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况不仅受性格和大脑的影响,还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家庭

贫穷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和抑郁;单亲家庭和留守环境容易导致孩子孤独、敏感、不会表达情绪、缺乏安全感;父母关系不好和天天吵架的家庭氛围会导致孩子恐惧亲密关系,习得不良相处方式,并延续到下一代。

2、学校

师生容易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同伴交往过程中的互动和感情交流,促进孩子发展多元化的社会认知、情绪和行为。

3、工作

工作中的收获与伙伴支持,让人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但强度大、要求高的工作会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抑郁等负面情绪。

4、网络环境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容易造成抑郁、焦虑、睡眠问题、饮食问题、自杀风险等问题;但同时也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结识“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网友,使人获得情绪上的支持,降低对自身问题的羞耻感,更有勇气求助。
4
心理问题,如何自测?
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或是否有潜在的心理疾病趋势,可以通过“知情行”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这四个方面来判断。
1、认知
脑力是否迟钝,记忆力是否明显下降。
2、情绪
看情绪是否正常,是否有过于严重以及持续时间过长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担心等。
3、行为
看行为是否正常,睡眠、饮食、工作、娱乐等方面是否出现问题。
4、社会功能
如果已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说明心理状态已经非常不健康。
5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如果发现自己长期有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可以这样进行自我调节。
焦虑——管理时间

有焦虑倾向的人要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习惯,尽量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抑郁——释放情感
抑郁痛苦时,可以试着哭出来。哭虽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有助于释放情绪,泪水会带走体内压力激素。
拖延——找到目标
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能力后确立目标,努力进步,这样能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再颓废,走出迷茫。
愤怒——常深呼吸
让激动的情绪“刹住车”,第一步是转身离开现场,第二步就是采用深长的腹部呼吸。
本文来源:安肯心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