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馋那口头肴汤
魏至霞
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人,时代传承着一方的美食文化。滋润过许多人的味蕾,根深蒂固,一往情深,纵使吃遍人间美味珍馐。
家乡的头肴汤,晶莹剔透,色彩明艳,食材丰富,漂浮错综,震慑眼球。那地道的浓香,瞬间泌入五脏六肺,勾魂醉心,美美品尝,便胜却人间无数。
头肴汤,又叫臊子汤。家乡人婚嫁喜事,乔迁迎客,热气腾腾的头肴里盛上筋道的和尚头,长长久久,美美满满。头肴汤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名片,它与兰州牛肉面齐名,常有"宁喝一碗头肴汤,不吃一碗牛肉面"的说法。
关于头肴有段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的冬天,县令来什川视察乡情,了解民生。冬季没有时令菜,只有窖里贮藏的土豆,萝卜和大白菜。乡绅为招待县令一筹不展。有乡绅提议:在座的每人从自家出一道拿手菜,虽不新鲜,但足见诚意。县令一路跋山涉水,到什川已筋疲力尽,要喝口汤润喉解渴。厨乡赶做一碗臊子汤,在汤里放入土豆,红萝卜,粉条。岂止,土豆熟烂如泥,萝卜生硬。他急得满头大汗,不断添水,一碗汤变成一锅汤。又精心调制,总算做好了。县令喝完第一碗,大赞其味美。又喝了第二碗。县令问香汤名字,乡绅心想臊子汤谐音“扫” 晦气,县令喝了第一碗,便叫“头舀汤”。县令说美味佳肴堪称第一。就是头肴汤的来历。后来,经过家乡厨师的不断更新,精心配料,改进程序,统一了制作的烹调方法。
舌尖上的中国曾说:高手就在民间。小时候,最爱喝陆立强师傅调配的头肴汤,记忆中陆师是我们下车队的名人,瘦高个,精明能干。他的厨艺堪称一绝,用地地道道的农家食材,配以大众口味的调料,融入对生活的浓情,精心制作着每一场宴席。附近村庄凡是婚丧嫁娶都邀请他当大厨,蒸炒炸烹样样精通,我钟情于陆师调配的头肴汤。小时的我,盼望天天有办喜事的,天天就有头肴可喝。母亲在厨里帮忙,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早上喝头肴吃几根长面,大快朵颐。
头肴汤是宴席上的开胃早餐。其香浓郁,其色养眼,其味饱口福。宴席的前天晚上,后厨要备好调汤所需的一切配料:首先,泡好黄花木耳,优质粉条,煎好鸡蛋饼。其次,把好切刀关。汤中各种菜,切至匀称精致,刀功非常讲究,因此陆师挑选刀功精湛的婶婶把关,土豆,豆腐切成一厘米左右的丁,在滚油中炸过,软硬适度,保留本色。黄花、粉条切成半寸的段,木耳撕碎有拇指大,鸡蛋饼、红萝卜切成棋花块,簿厚如纸页,通透明亮。葱、蒜苗切成斜尖,绿菠菜,西红柿切成条,姜蒜剁成碎沬,配料备齐。 宴席那天黎明,陆师在临时搭建的厨里忙碌,一团热气腾腾,一阵香味飘逸,一片取东换西声,勾汤的顺序井然,大锅里放一盆炒好的臊子,倒入肉汤,根据东家预订客数,胸有成竹地加水,依次逐样放入昨晚备好的配料,加入调料水和水粉,在一缕缕飘拂的热气中,一大锅头肴汤出炉了:明艳亮丽的红、黄、绿、白、黑五色荡漾在汤里,浓稠相宜的头肴汤,晶莹剔透,色泽明亮,肥瘦相间的臊子慢慢挪动,棋花块的鸡蛋饼伴着红萝卜,褐色木耳携着白色豆腐翻滚的汤汁里,还有若隐若现的粉条 汤面漂着点睛之笔的翡翠绿,香菜、葱、蒜苗……若一幅迷人彩色画,把蔬菜的斑澜色彩,把大自然赋予的灿烂都点缀了进去,把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变戏法似的喂进了味觉里。头肴汤的味儿飘逸,染香了小院,染香了一街。小时候吞咽着口水总爱蹭这浓香。
从四面赶来恭喜的亲朋好友,提着花馍馍,代着祝福,嬉戏涌来,帮忙的邻居热情招待入席,热气腾腾的头肴汤端上来了,盛着筋道的和尚头面,勾魂的香气,在碗里不停旋转。那洁白细滑的面,缠绕着碗里诱人的色彩,咂起嘴,轻轻吹,美美喝,微微的烫,微微的香,微微的爽。软而滑,绵而实。一种妙不可言的味蕾上的快感,霎时涌遍全身……
点缀几道自家园子里纯天然的凉菜,若是冬季还有美味的咸韭菜,添点醋,放点辣椒,喝口色彩亮艳的汤,那味顿时传遍全身,齿颊留有余香,再捞起一小撮预示常来常往的面,足以抗衡山珍海味。吃完面,连汤带水一气喝光,心里热乎乎的,一股浓浓的乡情也就传遍了全身。山珍海味,也比不了一碗头肴汤。
头肴汤的香味,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越是远走他乡,越是想念那一口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