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有一位科学家亲身做实验

在科学发展早期,人们基本上什么啥理论可以遵循,做实验也没有多精密的仪器。跟现代这些程序化的科学实验相比,早期的实验可自由多了。没什么道德准则的限制,更没有发表论文的压力,那时候的科学家们大多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至于这背后什么道理,有什么理由,实验完不完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留给孙子辈儿的人解决就得了。

所以呢,以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科学实验不仅简陋,还有那么一点疯狂。

一、科学怪人与实验动物

在1894年,法国巴黎的自然科学院提出了一个问题:为啥猫在下落的时候总能四肢向下着地,人就不行呢?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设:是不是空气阻力在起作用啊?是不是跟推猫的力度有关啊?等等。很遗憾,在很多次花式推猫之后,这些假设被相继否决。

最终,一名叫艾蒂安·朱尔·马雷的医生找到了正确答案。马雷不是一门心思坐门诊的大夫,在工作之余,他还喜欢兼职搞搞小发明,其中就包括一台高速成像的胶片照相机,每秒能拍60次照片,正是这玩意儿,让人们明白了猫咪着陆的秘密。

马雷分析了一系列的照片,他发现,猫在下落的时候,会先缩起前爪,伸出后爪,把身体前部转向地面;然后再伸出前爪,缩起后爪,完成身体后部的转动。马雷的实验结果很快引发了热潮,既然猫能腾空旋转,那其他动物呢?不久之后,狗、兔子、猴子,甚至连豚鼠,都成了“高空坠落”的实验对象。想想这画面也够吓人的,天空中抛下一个个小动物。

在法国人盯上了“喵星人”的同一年,欧洲另一边的俄罗斯人把“魔爪”伸向了“汪星人”。俄罗斯女科学家玛丽·德·曼纳欣希望了解睡眠对动物的意义,她想到了不让狗睡觉,最终有十几条狗为实验献出了生命。这些狗在超过90小时不能睡觉的情况下陆续死亡,最顽强的那只也只坚持了143个小时。曼纳欣的实验说明了睡眠对动物很重要。

到了1924年,俄罗斯人又一次对狗狗图谋不轨。外科医生谢尔盖·布鲁克霍奈库和柴秋林把狗头割下来,连上软管、泵和瓶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用光照狗的眼睛,瞳孔会收缩;往狗嘴上抹醋,很快会被舔掉;给狗喂糖果,吞掉之后又会从空空如也的食道开口滚出来。

做这么变态的实验到底是为啥?为了证明狗头还活着。这两位医生发明了原始的“心肺机”,希望用人工循环系统替代心脏,为离体的狗头供血。

二、 被砍下的人头还能活多久?

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政府试图寻求一种更人道的处决方法,经过各种讨论,他们认为其实还是直接砍头痛苦更轻。

然而,断头台真的无痛吗?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说法。有些科学家认为,人被砍头之后,意识还能存在15分钟,死刑犯会受到额外的折磨。

这种担忧非常深入人心,就连当时的大文豪雨果都在他的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中,以死刑犯的口吻问道:“行刑结束之后,就不再痛苦了。可他们确认么?有人听到砍下的头对人群大喊'不痛’么?”

那么,人头脱离身体之后到底还有没有感受呢?

这时候,一名叫做让·巴蒂斯特·文森特·拉博德的医生决定,做个实验看看砍下的人头到底能活多久。当然了,他首先得拿到人头。不过办法总是有的,跟政府搞好关系,打好交道,拉博德很快被批准用死刑犯的尸体搞实验。

然而刚开始,实验没什么进展,因为拉博德只能待在墓地边上,等着死刑犯的尸体运到再动手。可是尸体从行刑场运到墓园,颠簸这么一路,没死透的也死透了,实验根本没法做。

到了1885年,机会终于来了,拉博德获准在一位死刑犯被处决之后马上进行实验。在这个死刑犯被处死后的7分钟内,拉博德就把尸体头颅的左侧颈动脉跟狗的颈动脉相连,然后往右侧颈动脉里压入加热后的公牛血。

结果呢?尸体的瞳孔见光能收缩了!要知道,这可是通常在活体身上才能出现的反应。然而捣鼓了这么半天,人被砍头之后,到底还有没有意识,拉博德并没有得到答案,至于被砍头之后会不会感知到痛?大概只有天知道。

拉瓦锡

直到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亲身做了这个实验——安托万·洛朗·拉瓦锡,他是著名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更是出了名的“实验狂人”。他临死前做的著名实验是:头被砍下来之后是否还会短暂保有意识?

上断头台前,拉瓦锡的助手找到了刽子手,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完成拉瓦锡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实验。刽子手似乎也被拉瓦锡这种为科学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答应了这一请求。

据说,当刽子手砍下拉瓦锡的头颅之后,拉瓦锡不停地眨眼。刽子手仔细地记住了拉瓦锡眼睛眨动的次数——11次,这也证明了一点:人被斩首之后还会有意识残留。

三、 用天平捕捉灵魂的重量

相信很多人都有减肥的经历对吧?减肥的时候,你最爱干的事是什么?我就是没完没了的上体重秤,早上也称,晚上也称。但不论大家怎么称,肯定都比不上下面的这位科学家。

在1600年的一天,意大利医生圣多里奥走上了一个“秤盘”,而且一待就是30年。这事要是发生在现在,肯定就奔着吉尼斯世界记录去了。当然了,人家可不是真的一直站在秤上,而是把自己的屋子和天平装置相连,做成了一个巨大的体重秤。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了研究人体代谢。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圣多里奥记录了自己体重的点滴变化,包括吃了多少食物,排泄了多少废物。最后他发现,人们每天摄入食物的重量只有很小一部分通过大小便排出,大部分都蒸发掉了。

就这样,圣多里奥第一次用具体数据记录医学实验,成了量化实验医学的鼻祖。

圣多里奥称了自己的吃喝拉撒,到了300年后,另一位医生同样用天平做研究,不过他称的是另一样东西——灵魂。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在有神论者看来,没灵魂那还能是人吗?那科学家怎么看呢?一直到现在,科学家都没有发现灵魂存在的证据,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否认灵魂的存在,实际上,有一位科学家还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邓肯·麦克杜格尔

这个人叫邓肯·麦克杜格尔,是一名美国医生。在他看来,如果灵魂真的存在,就肯定会在身体上占据一定质量,那么只要看看死前和死后体重有没有变化,就知道灵魂的状态。于是,麦克杜格尔造了一架精密的天平,一头连着床。1901年的一天,他把一位不久于人世的结核病人放上了巨大的天平,在他断气的一瞬间,麦克杜格尔测出了体重的变化——刚好减少了21克。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实验怎么看?当时的学术界对麦克杜格尔的研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简直太愚蠢了,还有人说他完成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实验,甚至有人提出了改进方法。但不论如何,都不妨碍麦克杜格尔出名,就连《纽约时报》也在当年报道了这个故事。

100多年来,灵魂重21克的说法在大众文化中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比如2003年的美国电影《21克》,讲的就是生与死的故事。

这些实验五花八门,有喜有悲,有的实验非常大胆,有的让人作呕,有的堪称恐怖,有的充满奇幻色彩,还有的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过,疯狂本身不是目的,这只是体现了人类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的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