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发展不出坚不可摧的西式板甲? | 循迹晓讲
◎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獵戶座零戰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11000字 阅读需要3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提到欧洲骑士,我们便会想到身披大片钢板的骑士。大白铠反射着阳光,不留一丝缝隙,上面的纹饰既典雅华贵,又透露出一股不可冒犯的肃杀之气。
这种富有欧洲特色的防具,已经超出了武备的范畴,它影响了冶金科技,反映了社会变革,更带动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歌特甲 图/网络
当然,作为舶来品,西式板甲在简中网络自然是饱受批判的物件。其中,不少人认为欧式板甲就是铁罐头,笨重不堪且一砍就破。
一些进行板甲科普的行家,也在讨论板甲问题时,浮于表面,单纯将板甲与东亚札甲、布面甲进行对比,却不深究欧亚当时不同的社会发展程度。尽管他们肯定板甲防御能力,却无形中传达了“这玩意只适合西方”的观点。
甚至关于其为什么没落,许多人也就会复读“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这句话。通过“老祖宗的火药传到西方,把板甲击碎了”的想法,来间接肯定东方,否定西方。
◎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那么,板甲各项性能究竟怎样?欧洲是怎样普及这项装备的?明清两朝统治者是认为“不适合国情”,所以不想造,还是压根就造不出来欧式板甲?板甲没落究竟是为何?
以上问题的答案,让笔者来一步步为各位解答。
◎ 时代的进步
一、防御力
用大块有弧度的钢板制作护具,相比于用小片串联起来的结构(札甲)有何优势?我都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原来许多文章已经介绍过了。另外,我觉得,提这个问题的人是明知故问。
见缝插针这个成语听过没有?铁板一块这个比方明不明白?小片甲的连接处永远是薄弱环节,兵刃怎样钻空,绳子怎样脱落,缺乏刚性的盔甲表面下陷后会怎样造成钝伤。
◎ 宋代,装备札甲的重装步兵
个人觉得,描述得再生动具体也不过是浪费篇幅,那些认为札甲“吸收动能”防御力高的人,都不要跟他扯物理扯逻辑,他们需要的不是干货,而是去检查下智力。
首先,谁告诉他们东亚人喜欢用绳子串起来的札甲的?在国外,Plate armor这个词广义上包括但并不限于欧式的那种大钢板铠甲。像东方的带护心镜的装甲,一样可以算入“Plate armor”。
◎ 左:唐代武士像;右:印度千钉甲
事实上,用具备刚性的金属板做防具的思路各个文明都有,只是实践水平有高低罢了。
之所以一说Plate armor,人们就想到欧式板甲,是因为欧洲人把大块钢板做出了高度。
欧洲的钢板做得大,而且不仅仅是有简单的弧度,弧度更是大到可以称之为穹窿,倾角的水平。凸起的结构为防御钝器提供了安全余量,即使铠甲发生一定程度形变也不会直接冲击人体。
◎ 胸甲
很多板甲有类似于上图的v字型构造。这是因为板甲不单纯是用钢板的厚度来防御伤害,而是巧妙设计了弧度。顺着那道槽,袭来的武器就滑开了,连角度都算好了,绝不会溅射到头颈。
像15-16世纪的哥特式,马克西米利安式的板甲不仅有穹窿,而且还打出了一道道的沟壑,沟壑不仅可以偏转对手的打击,而且也加强了结构。
◎ 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
根据实验,攻击球状铠甲,相当于攻击一块倾斜三十度的钢板,如果要击败它的话,至少要以原有的动能乘1.2。
到了16世纪,为了抵御火器攻击,出现了一批特化的防弹板甲,带有倾角。如果是从倾斜处攻击这种鸡胸甲,相当于攻击一块倾斜四十五度的钢板,至少要以原来的动能乘1.4才能击败。
◎ “鸡胸”板甲
用软钢做实验的话,性能的提升在《骑士与风炉》一书里被制成了表。
◎ 图/《骑士与风炉》
这张图的数据来源于软钢实验,考虑到内衬(武装衣或者棉甲,罩袍都忽略算了)和人体组织,还要加上150J的动能才能保证致死。别小看棉甲,你可以试试用菜刀砍羽绒服军大衣等,看看是不是那么容易砍穿。
此外,金属材质也要纳入考虑,如果是中碳钢的话,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乘系数1.1,热处理硬化也要继续乘系数1.5。此外,人们还发现,一套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甚至不是钢材,而是合金。最重要的胸甲部分甚至掺了锰,除了面罩部位外,其他地方都含钴。这又要继续乘系数(乘多少我不知道,等着专家继续做实验)。
◎ 精美坚固的马克西米利安式全身板甲
即使不算精品板甲,就拿中等水平的低碳钢制作的板甲来说,乘以0.75的系数。三毫米的球型板的话,360×0.75+150=420(J)。
一个人挥舞剑斧的动能大半不会超过130焦耳,14世纪火门枪动能是250J,胡斯战争时期的火门枪动能是500-1000J。距离导致的动能衰减暂且不考虑。即使不是精工制造的铠甲防御力也不错了。
◎ 拿破仑时期的胸甲
有个说法是,如果您真能拿小刀一刀把中碳钢制作、且经过热处理工序的胸甲给砍穿了,那么您大概可以用锤子一锤把钉子砸飞到月球上了。
事实上,目前出土的文物没有发现一件胸甲被箭射穿过。
除了厚度较薄的四肢等部位一般做得不厚,有可能被打穿外,其他部位应对冷兵器和小型火枪,压力不大。
真要击败板甲,首先要进攻者具备一定水平,不仅能够保证砍在球型钢板上武器不打滑,而且在战斗中面对倾斜钢板找好角度,但最好别选择胸甲,打面罩透气孔、四肢效果好些。其次最好能反复击打。最后拿双手大斧或者星锤锄头之类的武器更好。即使打不穿盔甲也可以把人震出内伤。
如果这三条都不满足的话,就别用蛮力了。要么借助战马的外力拿骑枪戳,要么用火器,要么把人摔倒,然后找条缝把刀刃送进去。
是的,以上都很难。所以,板甲防御力一流没有争议。
2.防御面积与重量
从覆盖面积讲,欧洲的full plate harness是真正做到了覆盖全身。
不少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思路不清晰。讨论大块钢板和小片甲的利弊时,往往附带讨论另一个问题:全身甲好还是半身甲好?他们经常举例说,腿部的负重很影响体力,所以全身板甲不适合步兵。且不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这个道理——先把全身甲准备着,到时候大不了脱下胫甲。单说四肢防御,其他文明未必不重视。
用绳串起来的札甲在护腿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小铁片是很难穿成贴合人体的形状的,主要是做甲裙、下摆一类的衍伸。扎甲一般以宽大的甲裙覆盖大腿和膝盖,长的甚至覆盖到脚踝。
◎ 古典突厥扎甲、蒙古帝国扎甲和哈萨克板链甲复原
可以想象腰腹部挂那么一长串小铁片所承受的压力,甲裙和腿没有连接固定,完全是罩在上面。当下摆活动起来的时候,舒适度大打折扣。
在板甲问世前,除了小环串成的锁子甲能覆盖全身外,其余用金属板制作的铠甲,无法兼顾防御面积和重量问题。《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毕再遇是这么说的:“更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兜鍪亦杀重为轻,马甲易以皮”。
真正意义上的全身甲的问世,算不算进步?笔者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讨论。反正想黑一种发明,它成功扩大防御面积都可以成为“缺陷”。而旧式铠甲不得已而放弃的四肢防御(其实也不是完全放弃)则成了注重轻便的体现。
◎ 14世纪到15世纪早期的步兵和射手
说起板甲的起源,最开始倒不是胸甲板,而是四肢钢板。欧洲有使用锁子甲的传统,随着链甲发展的成熟,一般武器的挥击很难伤到穿戴者,但人们发现,用钝器击打链甲士兵的四肢,往往有奇效。
欧洲人一开始用硬皮甲(cuir-bouilli)来补充防御,然而收效并不理想,硬皮甲一般有5mm厚,透气性什么的就不用说了。面对兵刃,它只能抵挡90焦耳的攻击,面对骑枪就更糟糕了,动能超过30焦耳就能击败它了。
于是,金属板应运而生。
是板甲四肢好还是小片甲裙好?13世纪的欧洲人给出了答案。之后,板甲的发展更是给那些声称“发明”了穿两层铠甲的“专业人士”一记响亮的耳光。
◎ “发明了穿两层铠甲的法子”
穿两层盔甲这种事也可以给发明专利,也是绝了。他不知道的是,15世纪前,欧洲人是可以穿两层铠甲的,里面一层链甲,外面一层可以用札甲作为补充。后来是链甲配合板甲衣一起穿。再到14世纪到15世纪的早期板甲+链甲。一套完整的链甲大概要加上9千克的额外重量。
◎ 链甲+板甲的组合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15世纪中后期板甲工艺的成熟,锁子甲被挤到了二线。在板甲下穿一整套锁子甲的情况不再多见,往往只在腋下,腹股沟之类的地方塞点锁子甲做补充。
到了16世纪,许多板甲的接缝处已经细的连针都刺不进去,连锁子甲都不需要了。也就是说,十五世纪穿“两层甲”彻底成了过去式。那是欧佬淘汰掉的做法。
15世纪-16世纪中叶(常说的中世纪晚期或文艺复兴时期)一套板甲重多少呢?
大约二十千克上下,现代美军战斗负重是28.6千克,但古代人打仗不用带几千克重的弹药,武器方面要比现代轻一点,比如一把剑大概1.5kg,一把m16步枪接近4kg。板甲成熟后,大盾逐渐被淘汰,这又无形中减少了几千克重量。所以加上武器,16世纪的板甲骑士负重与现代美军负重基本一致。
◎ 图片的文字为:胸甲(包括腹围甲、腰甲、护腿甲、枪钩,重3.5公斤)腋部两侧装有可以灵活移动的铁圈,衣襟部的毛边向内卷起,起到加厚的作用,更有效地抵御刀剑的刺入。另外,为便于战斗,胸甲上的枪钩为折叠式。
单穿东方式样的札甲呢?
199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了一套明代残铁甲,先不提这件残铁甲因为锈蚀造成的质量损失。去除杂物后甲片重量为23kg。而当时的明代武士如果要穿两套甲的话,光锁子甲衬衫大概还要增重9kg。这还没算头盔、护肘护腿,刀剑等等负重就已经远远超过30kg了。这是甲片重叠面积大,防御赘余高造成的。
◎ 广州中山五路出土明代残铁甲的复原
而同时期的欧洲板甲不仅大大提高了士兵防御面积,并同时大大减轻了士兵负重。
3.灵活度
前文已经说明了,板甲重量轻,且比札甲精巧灵便。但为了打消疑虑,还是进一步对板甲灵活度做下说明。
板甲并不是单纯的将铁锅罩在人身上,它用了不少螺栓铰链、旋转甲片等等小零件来保证灵活度。
当然,不少辩证法大师会在此时跳出来抬杠,比如这么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板甲体积与其他形制的甲比增大了那么多,特别是关节部位,凸那么大一块出来不会影响活动角度吗?这是不是为了防御力牺牲之前的机动性的表现?凡事都有两面性啊”。
从事实层面来看,他们说得没有错,的确穿上肩甲之类的部件后,手臂运动的范围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然而,我们看看今天的运动员或者美军的护具。
◎ 现代护膝装备
这些护膝护肘除了材质外,和板甲形状差不多。会限制一定角度活动吗?会。那为什么运动员还要穿这个,不怕影响发挥吗?
运动不是“最大限度地活动”,而是让“关节在正常的小范围活动”。在高强度的运动中,要避免将关节拉伸到极限。关节拉伸过头的结果便是:伤筋,磨损,严重的脱臼骨折。所以仔细看一些图片的话,会发现即使是弓箭手,一般也有板甲护膝。
◎ 下图:描绘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的克雷西战役 (Battle of Crécy)的油画,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可以看到英国长弓手装备了护膝。
还有头盔,像遮面盔面罩是可以拉起来的,一些板甲黑说的“穿板甲不透气被憋死”这样的事,除非是使用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突发疾病,或者宁可憋死也不开面罩才会发生。一般遇到通风问题,把面罩掀开就和半盔差不多了。
看看摩托车骑手,为什么推荐用全盔?数据给的也不少了。34.6%的撞击都发生在下巴颏,这是半盔保护不到的。
◎ 摩托头盔撞击范围概率分布
最影响散热的我个人觉得倒还不是几毫米厚的钢板,而是棉衣内衬。不仅捂着热,而且影响活动。
但到了15世纪,Gambeson被更轻薄贴身的Coat of arms(武装衣)取代,内衬之所以能做薄,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一般的武器已经无法击穿外侧的铁甲了。武装衣有许多挂载点,可以系住板甲零件。这大大提升了灵活性。
因此,士兵穿上板甲完全不影响做战术动作,甚至做拿大顶,托马斯旋转一系列动作都完全没问题。
◎ 板甲灵活性测试: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7868916/
◎ 系绳子不是事
总之,不是板甲结构“防御过剩”,而是过去的铠甲“灵活度过剩”。要按照辩证法大师的逻辑,裸奔最灵活。
4.普及率
欧洲的步兵,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上完整的全身板,但基本上板甲部件每个人都弄得到那么一两件。
英法百年战争晚期,man-at-arms不仅要全身着甲,而且法国据说还要求准备马铠。至于弓箭手,也要求有锁甲和头盔。头盔一般是哥特式板甲那种夏雷尔盔(sallet)或者之前“两层甲”时代的中头盔(bascinet)。1459年,法国为攻占卡昂就动员了11700名MAA以及6000名“法兰西弓箭手”。
◎ 中头盔,根据外形的不同还可以分成猪面盔、猿面盔和犬面盔等
而板甲衣(coat of plates),镶甲(brigandine)可看作是板甲的雏形或者变体。这种防具通常由相对较小的甲片做成,但通过铆接等一系列的手段,欧式的板甲衣可以做成近似板甲的形状。
东方同样通过铆接小甲片做成的布面甲往往不会这么贴身,也没有类似的弧度。
◎ 镶甲搭配板甲四肢
不少弓箭手都会想办法弄到板甲零件补充防御。板甲结构的护具到了百年战争期间,不算是很稀奇的东西。又何来“板甲只是有钱人的玩意”一说?
有些人说“单论全身甲披甲率的话,还是中国宋朝时候高”。这话其实也不太对。前文已经说了,札甲覆盖面不可能超过板甲,跟锁子甲比更是相形见绌。再者,谁规定全身甲必须都是同一种形制?对于任何地区的底层士兵来说,都要进行DIY或者混搭。
◎ 还是刚才那副图,注意这位士兵在锁子甲棉甲之外,还戴了一体式的头盔,手臂用板甲零件拼凑“杰克链”加强防护
欧洲人十分重视着甲率问题,或废物利用,或改装产品,或利用边角余料来制成新的防具保证士兵武装到牙齿。
◎ 由钢板铆接拼凑而成的板甲衣
◎ 由夏雷尔盔改装而成的轻骑兵盔
在Munich市博物馆,有四套哥特式板甲(流行于15世纪中后期-16世纪初期),这四套板甲被改造并刷黑。作为三十年战争初期的胸甲板使用。
板甲虽然对技术要求高,但比较节省人力。像锁子甲锁环太多,在某些时候甚至价格超过全身板甲价格。不仅从当时一些画作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测着甲率,我们还可以看到相关的文献记载。
在1437年,来自Iserlohn的Gerhard Stacke和苏斯特的Johann Levenicht收到了为300套盔甲所得到的1300莱茵旧版荷兰盾。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格比50年前的链甲衫更加便宜,147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招募6000瑞士长枪兵,每人年薪54佛罗林,因此这些盔甲的价格约为他们25天的工资所得。
◎ 9世纪初到16世纪中期,装甲成本表
由上图可知,在14世纪前,比如9世纪的时候,一套锁子甲相当于6头牛。但再往后走,盔甲价格便不再那么离谱。到了15世纪,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米兰式板甲,一个骑兵不过小半年的功夫可以搞到一套。
到16世纪后期,军制改革的时代到来,在放低标准后,防弹军需甲的价格就更低了。不过那已经是近代的事了,暂时不讨论。
总之,在14世纪后,欧洲普及金属铠甲不算难。许多证据表明,尽管杂兵全身行头不全是板甲,但一体式的板甲头盔,板甲零部件怎么都有一两件。
◎ 欧洲的优势
那么,为何只有西方将甲胄做到了这种高度呢?
1.科技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科技之突飞猛进,能专门写成好几本大部头的书。如果简要概括的话,那就是欧洲人对人体结构的理解要上了一层高度。
例如,对达芬奇的画作有些了解的话,就知道,在这些画家笔下可以把人的毛发血管都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只有对人体有足够了解了,才能量体裁“甲”。
◎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手稿。当然,不仅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医生大都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
如下图所示,要想不影响射击,手甲要专门剪裁,根本不存在“欧佬不喜欢用远程武器所以才穿全身板甲”“步战不适合穿全身板甲”这些说法。
◎ 图/网络
当然,要想把设计图上的东西变作现实,还需要冶金工业的支持。冶金学上的事三言两语说不明白。但一些基本常识需要普及。
随着科技的进步,欧洲人有了更大型的风炉来制作金属,15世纪,意大利不乏4.5米高,6米高的炉子。从产品上看,15世纪铁胚也增重了不少。同时,水力锻锤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 不同时期生产的钢铁坯重量
当然,有些不懂装懂的杠精会说,水力锻锤那么大个东西,一锤下去不把胸甲锤坏了?
事实上,用水力锤只是加工毛胚,板甲成形还需要无数能工巧匠挥动小锤子进一步加工。当时,光是加工板甲的工具,锤子都要好几种。锤完后还有热处理硬化等等工序。
并且16世纪那些精美的雕花板甲,还需要涉及到不同工种的协作,比如艺术设计,蚀刻等等等等。当然,杠精们是没有“多方面素养”去欣赏的,他们黑到最后实在没得黑了,便说“铁罐头不好看”。
真的吗?清朝人也接触了板甲,还留下油画资料,对比一下。
◎ 郎世宁所绘清乾隆时期的身着欧式板甲的满洲贵族女子戎装画像,有学者推断画中女子为和孝公主。
欧洲将人体结构掌握到位,且冶金等理论技术都在文艺复兴时期甩开其他地区一大截。所以能制作出“近似第二层皮肤”的盔甲。
2.社会环境
除了对人体结构、冶金技术理论等掌握以外,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
欧洲的匠人团体远比古中国要发达。他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并有公会制定行业规范以保证质量。
◎ 匠人的家族关系
看15世纪欧洲匠人的家族关系,就像看王公贵族的家谱一般。他们的手艺之所以能世代相传,涉及到匠人团体之间的联姻、皇家的支持等因素。
例如,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就是个铠甲迷,在Innsbruck(茵斯布鲁克)创办了规模庞大的皇家制甲厂。这位铠甲迷皇帝想制作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铠甲。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能工巧匠,不少都有独特的徽记,有的可能是字母,有的可能是植物。现代人可以通过板甲上的记号来推测其产地。
此外,生产于德意志南部的铠甲产品为欧洲第一,欧洲其他地方的板甲做工难以望其项背。十六件15世纪后期的Augsburg(奥格斯堡)板甲中,十五件都是用中碳钢制作,十二件都硬化完全,三件尝试硬化,只有一件是风冷。
Augsburg的作品要经过Geschau-meister的检验才能在市场上出售。考古发现,许多金相学显示质地良好的铠甲,内侧都被打上了个A。“所有作品都被要求是用钢材制作,在被抛光(抛光工序十分磨人,抛光后的甲胄价值甚至会上涨80%)前要经过检验。” “Alle Arbeit soil von stahlernem Zeug gemacht und gehartet und, ehe sie auf die Poliermuhlc kommt, geschaut warden”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所用的实战铠甲,Lorenz Helmschmid制作
如果检验不合格,便不打上商标,以2佛洛林的低价出售。如果工匠被发现偷偷跑到其他地方做工,然后把没经过检验的产品偷拿去卖的话,就要倒罚2佛洛林,
通过严格的质检保证产品的质量。
即使到了火器称霸的时代,不少产地的铠甲都会偷工减料,但德意志地区工匠仍然坚持用中碳钢并做硬化。
钢铁也成了德意志的象征,不少人熟悉的是“血与铁”的俾斯麦,或者铁十字勋章。实际上,德国人的民族气质,在中世纪晚期就已经奠基了。丢勒1513年创作的《骑士、死神与魔鬼》,霍斯特·布雷德康普这样表示:“这名骑士代表了德国人的自我定义,他有一颗铁一般的心……”。的确,身着哥特式板甲的骑士,已经成了欧洲力量的代表。
◎ 丢勒1513年创作的《骑士、死神与魔鬼》
意大利的产品在中世纪晚期却在走下坡路——材质不过关,热处理不合格。究其原因,到了16世纪,贵族普遍喜欢在盔甲上雕花。
米兰板甲使用欠速淬火(slack quench,这项技术在西方一直到1940年都还在使用),这与镀金工艺产生冲突。造成的结果是,意大利地区的工匠为了做装饰不再做硬化,许多产品只能算是仪仗甲。如果有个别贵族要上战场的话,那就只能把板甲加厚保证防御。
而德意志南部(Augsburg, Landshut and Innsbruck)的工匠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使用full quench,并把工序分成两步,能在把硬度做到400-500VPH的同时还做装饰。
◎ 查理五世的仪式铠甲,由精钢、金、银、铜合金与皮革等材料制成
为何意大利没有发展出这个技术?回忆下历史知识,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地中海沿岸以不再是商业中心,而德意志地区则发展迅猛,金属活字印刷、宗教改革、马克西米利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与之都有不解之缘。
我们继续复习下欧洲发展史,16世纪也是英国复兴的时代,《权游》中劳勃国王的原型亨利国王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同时也进行国教改革。一般讲亨利进口军火,只讲进口火炮之类的,实际上亨利是继马克西米利安之后的又一为铠甲狂。
以往英国贵族穿板甲不穿国产货,而是进口意大利德国的产品。但亨利国王却不允许外国产家在本土设立生产基地。为了能满足国内市场,亨利创办了皇家铠甲厂,聘请欧陆的行家指导,制作了一批格林威治板甲。
◎ 亨利八世御用比武板甲
1962年,美国宇航局的课题小组专门来到博物馆,来研究亨利的板甲是怎么做到严丝合缝的,由此为太空航行准备宇航服。
简而言之,在进入过渡时期之前的全身板甲,是国力的象征。
只有市场兴旺、科技发达、君主雄才的地区才能产出质优的铠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如格林威治地区到1560年才对铠甲进行热处理硬化。布拉格虽采用了热处理硬化技术,但产品就是不如Innsbruck这些地方的硬,究其原因,铁的含碳量太低,原材料不行东西就不行。
◎ L表示低碳钢,M表示中碳钢,A表示风冷,T表示尝试热处理、H表示热处理
而反观其他地区,工业发展程度,市场发展程度、治理现代化程度,怎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媲美?
当然,杠精要是真认为:“周代我们就有共和,秦朝我们就流水线生产,宋代我们就资本主义萌芽,领先西方上千年!”,我也不浪费口舌了。
◎ 究竟是什么炸碎了装甲骑士?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末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板甲。对于重型火绳枪逐渐普及后(16世纪后半叶)欧洲军事“过渡时期”的防具一语带过。
那个时候高端全身板甲生产相对较少了,很多人便借题发挥,由其“昙花一现”推断出“不中用”,或者“欧洲匠人再厉害,也敌不过我中原火药”。
现在就专门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铠甲制造业的衰弱?火药真的是欧洲军事转型的决定性因素吗?
1.成也市场,败也市场
◎ 1450-1650年,胸甲厚度变化 图/网络
在讨论胸甲增厚增重问题时,经常把这张图拿出来作为证据。但我通读了一遍《骑士与风炉》后,发现过去的解释是片面的。
作者“first of all”想说明的倒不是盔甲增重了,而是“从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差不多厚度的铠甲一直在不断生产”。也就是说,人家想要你关注的首先不是8mm,几十公斤重的怪物甲,而是想说明1.5-3mm的正常重量铠甲没有被放弃。
为什么精工制作的铠甲产量减少了呢?因为顾客群体发生了重大变化。贵族们越来越少参与战争了。
◎ 茵斯布鲁克板甲硬化前后
不少贵族买铠甲,存粹看重其审美意义,而不在乎其实战价值。意大利铠甲不做热处理也要做镀金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一批贵族买铠甲是将其作为运动护具,他们买铠甲是为了进行骑枪比武使用。比武时长有限,就那么几分钟,所以铠甲做重点不要紧。因此不少比武甲并没有使用最好的中碳钢,而是用质量略次的材料做厚做重弥补防御。
许多人连“比武甲”“实战甲”“两用甲”的区别还没搞懂,就批判板甲笨重。
◎ 这副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历史博物馆的全身板甲。由格林尼治皇家盔甲制造工坊的首席铸造师雅各布·哈尔德于1586年为英国贵族兼伊丽莎白一世的侍臣,第三代坎伯兰伯爵乔治·克利福德打造的比武甲。
而真正上战场的士兵多半是“一个便宜三个爱”,像米兰式的抛光、哥特式的棱角、马克西米利安式的沟槽,这些工艺算是“锦上添花”,虽然能提升性能,但会造成工时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宗教改革等一系列事件,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制度构建正在欧洲形成,这使得国家动员率大幅提升,战争规模愈发扩大。平民化战争需要的是大批量快速生产,过去作坊那种精雕细啄的产品不是市场的宠儿。
在16世纪,Nurnberg(纽伦堡)和Augsburg(奥格斯堡)的档案中,充斥着对尼德兰Netherlands以及科隆Koln“恶性竞争”的指控。到了17世纪,从1600-1650年,荷兰光是出口板甲,至少有100,000套。过去虽有板甲出口业务,但一批大订单也就成百上千件。
可以说,福特实现了美国“人人有车”的梦想,荷兰实现了欧洲“人人有板甲”的梦想。
其他地区的匠人遇到了麻烦,Landshut的市议会在1479年规定所有铠甲都必须用纯钢制作,在现存文物中,发现16世纪前,10件板甲中9件都是中碳钢,但到16世纪后,12件只有9件是中碳钢,比例略微下降。
有些地方就没有这份良心了,Nurnburg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后来松动了,由“纯钢”下降为“不得低于半钢”,热处理到来16世纪都不怎么做了。其他一些地方更放松,甚至直接用铸铁去打军需甲。这些军需甲往往没有四肢护具,因为光是胸甲就像铁砧一样厚重,根本无暇顾及其他部位了。
那么,是不是说欧洲“无力普及全身板甲“呢?不是的,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看到的现象是:一群工匠没日没夜地打铁,产品还是供不应求。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大批匠人面临下岗的危机,不少人转行去生产枪炮、钟表去了。
看看这个甲胄世家,到第三代,汉斯和西博德还在继续做铠甲,小维尔汉姆则成为了查尔斯国王的盔甲大师,然而他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制造枪炮上。
◎ 图/网络
什么叫做“取舍”?取舍就是在多个选择中选出最优解。以欧洲的条件,有两个造甲选择,一是做厚做重,二是做巧做精。
在市场调节下,匠人们选择了更有利可图的其他行业,放弃了对甲胄的“精密制造”,将科技点点到其他更重要的领域。在数百年的“过渡时期”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板甲产地成为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基地,市场这双无形的手完成了资源最优配置。
英国的废止长弓的讨论很有名,但鲜有人知,当时附带讨论的还有全身甲和军需甲的问题。
Sir John Smythe(1531-1607)在讨论长弓与火枪时,同时认为防弹军需甲牺牲防御面积,做得鸡胸凸肚(deformed high and long-bellied)的。不少板甲没有了过去收腰的贴身设计,只顾着做倾斜角度,有的甚至就是平板一块,板甲关节需要扇形旋转甲片,还需要量尺码,于是也较少制作。
但板甲成为时代的眼泪换来的,是欧洲雄霸世界的纪元!
◎ 1580-1620年胸甲的变迁图
而不少人说不用板甲是“取舍”,那不叫取舍,那叫“用不起”。打个比方,一个人有一百万,他觉得把这一百万用在买跑车上划不来,于是买了一辆量产便宜车,把钱省下来去留学,这叫取舍。路边上蹬三轮收破烂的骂说小汽车“没办法普及,不适合国情”,或者“奥迪性能还不如我这三轮车”,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在许多工匠转行,全身板甲销量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宁可用做工粗糙的量产板甲,也不用小片片甲。足以见得从设计思路上看,板甲是科学的。
◎ 自我革新的力量
真的是传入的火药炸毁了板甲吗?
首先,西方自主研发的火器发展速度远超于古代中国,16世纪中叶重型火绳枪的出现将火枪水平抬到了新的高度。火药成分也日新月异。东西方的热兵器技术,只能说,原理是一样的,不过从明朝开始距离越来越开,最后区别大到一个是竹蜻蜓一个是直升机。
这里枪炮起源问题不详谈,单讲护甲。
在重型火绳枪普及前,一般的单兵火器动能小,很难对身着板甲的士兵造成有效杀伤。普及后,也是在一定距离内才能保证破甲。并且骑兵不能装备重型火器,一般用手枪,近距离板甲也能防御。
到了19世纪,“火药把骑士阶级炸的粉碎”这句话提出来的时候,当年的实验大半结果都是“在一定距离上能部分防御子弹”。如果胸甲没有用的话,怎么解释拿破仑酷爱用胸甲骑兵?滑铁卢战役后,英军也开始装备胸甲。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精锐部队还是装备板甲。
◎ 一战时期,美军设计的2,8号头盔,及防弹铠甲
骑士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是因为被“炸了个粉碎”。而是欧洲内部的勃勃生机使其不断进行扬弃,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火器的发展只起了“助推”的作用。
对比其他接触火器的文明看,制度不发生质变,量身定做的铠甲就不愁销路。16世纪,中东地区的奥斯曼人,他们的火绳枪甚至比欧洲人的火枪枪管更长,动能更大。但奥斯曼人并没有放弃精工细作的全身甲。
◎ 苏丹禁卫具装骑兵(卡皮库鲁骑兵)装备的板链甲
日本接触欧洲火器也不少,也没有放弃手足方面的防御。
◎ 德川家康的南蛮胴具足:荷兰盔甲改造成的当世具足
有些人会说,这些地区都不如中国,秦朝时我们就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将近代的资本主义帝国与秦制大一统国家混为一谈。
而16世纪中叶后,东亚各国都敏锐地感觉到西方的威力。不说日本,就是一些东南亚小国学习欧洲火器的速度都快于明朝数倍——明清之交的中国反倒要引进越南火器。这足以见得秦制国家是多么大而不当。
火器问世并不构成淘汰铠甲、军制改革乃至征服世界的充分条件。
树木自然会吸收能让其成长的阳光;即使是水潭,丢下几块石头也能激起波澜;但如果是死灰的话,任你怎么摩擦、怎么扇风都难以冒出一点火花。
这就是为何热兵器在一些地方能引起激变,一些地方只能算是有所影响,而一些地方要在经过N次传导后才能知晓火绳枪这一发明,也就别提造成社会进步了。
回到设计问题,甚至一些文明边缘地区的甲胄都有向欧式设计靠拢的趋势:奥斯曼制作板链复合甲。装甲的弧度虽不如欧式板甲,连接处没有合页、铰链就用锁甲代替。
◎ 奥斯曼土耳其军人的板链甲
日本人不仅进口南蛮胴。而且还有一些模仿痕迹很明显的产品。当世具足一般用板条铆接而成,外面刷上一层层的漆后,看上去与整块钢板制作的产品无异。
模仿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做了一半的具足。
◎ 色々糸威片肌脱二枚胴具足復製品
做不出板甲,就用部分采用板条甲。这种做法在各国都很常见。比如波兰的翼骑兵甲。
◎ 波兰翼骑兵
在其他地区亦步亦趋地希望跟上欧洲脚后跟时,欧洲早已完成了过渡时期的改革,彻底地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还没彻底让其他民族消化,工业革命的号角就早已吹响。
再到今天,流水线产品越来越不受待见,而新材料的发明更是使全身护甲的复活成为可能。在一些人还在争论“板甲是不是好东西?士兵要不要全身防御?”时,美军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防弹插板,而将更个性化更多功能的单兵外骨骼系统排上议事日程。
◎ 美军青铜战士计划的概念,新的装甲防弹衣,加上动力外骨骼。
过去的半盔无法完全保护面部,而美军新研制的防弹头盔据说能达到III级防护标准,不怕95式步枪近距离射脸。
◎ 美国新一代IHPS头盔最大的特点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达到NIJ标准III级防护能力,即能够在近距离防御7.62毫米及以下口径近距离发射的普通弹。其二,实现了对整个头部的完全防护。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类似板甲的护甲,会有更多穿戴像古代骑士的士兵活跃在战场。
◎ 结语
人体结构并不完美,看看膝关节劳损的运动员,腰背疼痛的老人以及身负重伤的士兵就有深切的体会。但护甲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类的不足,可视作人类对自身脆弱的皮肤、不适合大范围活动的关节的一种改良。
当然,欧式板甲的意义不仅限于此,通过观察古文物,就像与它的主人对话一般。贴身的全身板甲反映出其主人的仪态。欧洲匠人将铠甲做成了领主的第二层皮肤,看到板甲就好像看到主人的雕塑一般,具有艺术价值。
看马克西米利安的哥特甲,看到的是瘦削精干的一位皇帝。看亨利的格林威治板甲,可以了解到他身材发福,粗犷豪迈的形象。它们反映了其主人的修养和不同时空的艺术品味。
◎ 左:亨利的格林威治板甲;右:马克西米利安的哥特甲
这些铠甲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不少设计思路都沿用下来,造福我们的生活。在制作盔甲中所体现的冶金材料学技术也对工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不少护具都采用了与过去板甲类似的设计。
而造成板甲兴亡的,并不是异国的奇技淫巧,而是欧洲的自发秩序——重视个人生命、市场调控和高度发达的文明标准。
正如《骑士与风炉》的结尾所言:“西方的火器已为其征服世界做下重大贡献,而它的工业将进一步主宰世界!”。这是为那个时代所作的最好的墓志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