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把成绩误发家长群,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孩子的感受,而只是在批判老师或家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A2MTYvMjE5NDUxMjgwXzFfMjAyMTA0MDYwNDA3MDk3Njk=.jpg)
近日,百度上一位小学老师的辞职信火了,起因是老师把学生的成绩误发到了家长群,引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家长威胁要把老师告到教育局。
暂且不去讨论老师和家长的行为是否正确,我只想问,又有多少人去关注过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当我和朋友聊起这个新闻时,朋友只说了一句话:“在国外,孩子的成绩都是保密的,这是隐私权。”
隐私权这个词,很少有家长真正关心吧。
新闻中,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最愤慨,我想家长更关注的其实是面子,而不是孩子的隐私。
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成绩不好,但成绩的好坏有很多原因,孩子的成绩不好,已然给孩子造成了伤害,那就要避免因为隐私被公开而造成的二次伤害吧。
看孩子日记是个顽固陋习
我堂弟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直到高中。有一天,我要问弟弟借一本练习册,叔叔说:“我进去拿给你。”
可是,等了好久,叔叔都没有出来,于是,我走到门口张望了一下,看到叔叔正在看弟弟的日记。
我对叔叔说:“叔叔,你看弟弟的日记本不太好吧。”
叔叔笑了笑,把日记本放回了抽屉说:“你们小孩子写的有什么东西,我看看又不要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不知道弟弟最后有没有知道这件事情,我也没有告诉他,生怕他们父子关系不好。事实上,现在他们的父子关系确实不怎么样,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无形之间影响了亲子关系。
即使没有日记事件,叔叔平日里对于弟弟所谓的隐私肯定也是不屑一顾的,这就加剧了他们的亲子关系的恶化。
叛逆期的孩子反锁在屋里
同事的儿子刚上初中,进入了叛逆期,每天回家就把房门锁上,平时经常念叨的话就是“上学好无聊,不想去”“作业好多呀,不想做”等。
同事很担心他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于是和儿子进行沟通:“儿子,你可以关门,但是不能够锁门,最近你情绪不稳定,妈妈很担心你。”
经过多次的沟通,儿子终于同意只关门不锁门。每一次进入,同事一定敲门,尊重儿子的私密空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慢慢的,儿子的情绪开始稳定了,同事又开始和儿子讨价还价:
“儿子,能不能把你的书架当屏风摆在门口,然后门就不要关了,这样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儿子想想这样也无伤大雅也就同意了。
后来同事告诉我,那段时间自己总是心惊胆战,生怕儿子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事,可自己又想给他时间和空间去自我调节,最后的书架计策让她可以安心看到儿子房间的灯是否亮着,能听到儿子房间的动静,即使看不到儿子的身影,也安心很多。
我的同事是位智慧的妈妈,她在儿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给了儿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没有匆忙介入和打扰。
我的女儿虽然只有四岁,但已经很有想法。
她有一个小汽车百宝箱,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里面有她各种各样的“宝贝”,可能是一张废纸、一个小球,或是一块拼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我看来,这个百宝箱更像一个垃圾箱,但我从来不会去翻。因为每次我对女儿说“给我看看你的小汽车百宝箱里有什么呀?”时,女儿总是义正言辞得对我说:“不行,这是我的,不能看。”
最近,不知道她从哪里学来了“秘密”这两个字,每次都会拿着百宝箱对我说:“妈妈,里面是我的秘密哦!”
虽然女儿还小,但我也是从孩子成长为大人的,我愿意将心比心,给予女儿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
1、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孩子的小秘密可以有很多种,日记本是最常见的一种。
孩子的日记本不要随意去偷看,一旦让孩子发现,亲子关系会变得特别恶劣。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最近情绪不对或者有心事,要想办法多沟通。
孩子不想说的,不要去打听,有时候孩子可以自己消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果他需要帮助,自然会找你。
记住,你不能永远掌控孩子,而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稳定的亲子关系。
即使不看孩子的日记本,你也能判断自己的孩子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要随意把孩子分享给你听的事情,大肆在亲戚面前宣扬出去。
在你看来,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小时候做过的糗事拿出来供大家娱乐,即使孩子长大了就在身边听着,家长还是会不以为然。
殊不知,这样做会给孩子很大的伤害。家长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事情会变得更简单,亲子关系也会更稳固。
3、给与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自由
孩子出去聚会或者选择交朋友的类型等,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但不可以强制性对孩子说“不”。
咄咄逼人只会让孩子感觉更没有自己的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投稿请至:yizhang@chapterc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