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中国式相亲

“怎么看待中国式相亲”是出现在去年校考中的评述题。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即使我不是从事教师工作,也会对此有很多的感受。可是要让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们来答这道题,不得不说是有一些难度的。

常常来说,如果一道题目中出现了特殊限定词的话,是需要首先对题目进行解释的。“中国式相亲”中有没有需要引起注意的特定词语呢?在我看来是有的——“中国式”。中国式,限定了这个行为的范围与特征,考生们要予以解读。并不一定非要用精炼的书面语,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解释。

因为很多考生忽略了对题目的解释这一初始步骤,直接导致了之后论述的偏题。听上去是在说相亲,可是并不是在中国社会中的相亲特点这个方向上去进行讨论的。

把题目理解透彻了,再来寻求解题思路就会轻松很多。

中国式相亲的形式无非有二:

1、往往是家人亲属朋友之间的介绍,这个属于传统型;

2、通过网络平台比如那些婚介网站的撮合,这个属于现代型。

这两种相亲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也有着重要的共性,这个共性又极大的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婚恋思想:对于“门当户对”的理解。在你看来,在中国式相亲的过程中,双方应该遵循“门当户对”的标准,还是不用拘泥于此,要把眼光放在未来的发展?两种相亲形式哪个会受“门当户对”思想的影响更多一些?

这个话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考生可以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所想,只要是符合公序良俗的答案,都有拿到高分的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