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背后,其实很简单

2006年4月22日,市区语文骨干老师来潍坊五中听一节语文课《三颗枸杞豆》,这是一堂展示课。在此之前,老师已经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讨论。展示课上,学生们分小组发表他们对文章的见解,有时还会生成辩论。一组的发言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同学们自发的掌声。

一组的任务是对三叔的一生进行评析。三叔是文中的主人公,因为自己不能坚持,所以一生的三个理想 (做建筑师,当作家,成为生物学家)都没有实现,三颗枸杞豆就表达了三叔一生的三个“0”。一般人理解这篇文章,都会从这个角度分析三叔一生的失败。但发言者于沐出乎意料地表达了另一层意思:虽然有些同学认为三叔一生是失败的,他不能持之以恒,没有干成任何一件完美的事情,临终才懊悔虚度年华;但请大家想一想,他最后不是转变了一个孩子(指作者)厌学的心理吗?不是将一个淘气的山里娃变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吗?他的故事不是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吗?就像夸父倒下时手杖变为了邓林,虽然一生失败了,但仍可以在最后一刻绽放生命的火花!于沐的精彩发言并非自己独立的思考,而是预习课上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的结果。在预习课上,于沐和一般人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三叔的失败,同桌韩东琦提出疑问:难道三叔的一生真的完全失败吗?他不是拯救了作者吗?王彤也随机插嘴说道:夸父不仅象征失败。于是,精彩的发言就出现了。

在学习初一语文 (苏教版)《“诺曼底”号遇难记》时,高密康成中学的学生们发现了问题:大文豪雨果在文中船长和机械师的这段对话中犯了低级错误,“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既然炉子被海水淹了,火肯定灭了,没必要多此一问。激烈的辩论开始了。在辩论中,同学们终于认识到作家这样设计更能体现“诺曼底”号遇到猝然而来的撞船变故时人们的紧张心情,也体会到大文豪的用笔之精妙。学习生物课《鱼鳍的作用》,教师不再是让学生背诵各个鳍的作用是什么,而是拿来鱼缸,先把一个完好的鱼放进鱼缸里,再把剪掉了不同鳍的鱼分别放到鱼缸里,让学生观察、讨论、思考、总结。一个个小组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达成共识。不用背诵,鱼鳍的作用牢记终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自然落到了实处。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的孩子们在学习完课文《美丽的小路》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设计完成了作业。岳雪萌的绘画《小鸟的眼泪》,警示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家园;金紫琪自编环保小儿歌, “青山绿水花儿美,快活鸟儿满天飞,美好生活真幸福,自然环境要爱护,人人动员齐动手,美化环境我参与。”告诉我们保护环境才会有幸福生活;还有的学生自发清理卫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对爱护环境的最好回答,赢得了家长和社区的广泛好评。

“魏琨小组”现象

潍坊十中数学老师夏涛在实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之后,发现了一个令她欣喜的现象:她教的班级数学成绩明显提高,而 “魏琨小组”进步最大。“魏琨小组”共有5名同学,其中,组长魏琨责任心强,数学学习能力强;张迎春很努力,但思维较慢,对老师讲的内容多数听不明白,又因性格内向,不愿意问老师,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张帆是一个很聪明的男生,但课堂纪律不好,因此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张迎春得到了魏琨的极大帮助,课堂内容在课内通过魏琨的讲解基本得到解决;而张帆在魏琨的影响下,形成了课上认真钻研的思维品质,又因为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成绩提高了,小组的整体成绩也就上升了。

一般地,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按异质和双向选择的原则组成,组内实行分工负责制,设纪律检查员、体育卫生执勤员、噪音控制员、时间调控员、形象代言人等,而且实行轮换制。各小组自己制定规则,以优带差、以优促差是所有小组共同的规定;一般地,组长带最差的,副组长带稍差的,遇到有全班展示的机会,组长和副组长都是先让给帮扶对象,然后自己再补充。潍坊五中有个孙新明小组,组内有位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同学,组长孙新明为了帮助他发展自信,把他的座位调到自己身边,遇到发言机会,孙新明总是暗地里督促他发言。现在,这位同学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大大方方地表达,而且还由于自己的出色表现,当上了第五小组的组长。

小组规则中还包括:组长实行招聘制、任期制;用流动牌控制强势学生发言次数;小组定期对内部组员和小组自身进行评价,自学、讨论、反馈矫正的方式由组长带领组员协商确定;组长可以自行决定召开总结会、反思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会、经验交流会,开展各类活动,确定帮扶对象,研究帮扶措施,实施帮扶行动等。看得出来, “平等参与”、“机会均等”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学生对个性发展和民主管理的要求。潍坊新华中学初二(10)班10个小组,制定的规则涉及到文明守纪、课堂表现、纪律、创新成果等多个方面,还确定了个性化的组名,确立了小组格言,规划了小组的发展目标。小组自治和由此产生的小组文化,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一员,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青少年学生对归属感的需求非常强烈,归属感的满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的迫切需求。实行小组自治,解放了学生头脑,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构建起多元开放、充满合作与交流的小组集体文化,形成了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内在凝聚力和群体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益。昌邑市饮马镇小学于美霞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数学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数学专业素质并不高,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后,她任教的班级优秀率经常是百分之百。这个班的学生不管对课本还是对教师都不盲从,总喜欢问 “为什么”;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时,不管教师有没有要求,总要说明理由,这已成为每个学生言必有据的良好习惯;而且小组团队精神极强,如果组内出现掉队的学生,他们总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掉队学生赶上。班里原来有两名智力偏低的学生,刚开始实验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还不会计算两位数以上的加减法,正是在小组同学的激励和帮助下,这两名学生到六年级时已稳定在80多分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