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如今上市的新岩茶,大多只经历了走水焙
《1》
距离武夷岩茶新茶季结束半个多月了。
茶农们得以喘息一口气,而茶友们,却迎来了“岩茶上新季”。
本应在加工制作当中的武夷岩茶,居然,上市了。
这种情况,就像原本应该在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居然跑到社会上打工,让看到的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
卖茶的掌柜说,这是清香型岩茶,轻火炭焙,最大程度保留香气,颇有闽南乌龙茶的风味。
清香型岩茶?这名字听上去,怎么有一股当初风靡大江南北的“清香型铁观音”的调调呢?
其实,所谓的清香型岩茶,说白了,就是“走水焙”的岩茶。
经过了采摘、摊晾、摇青、揉捻,走水焙这几道工序之后,便急赤白眼上市的岩茶。
《2》
那么,什么是“走水焙”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茶叶揉捻后的初焙便是“走水焙”,把茶叶焙至七八成干,摊凉后,筛拣茶梗、黄片,继而进行下一步的精制。
也就是说,传统的走水焙,是在未拣剔过的毛茶阶段完成的。
而现在,则经过了改良。
如今的“走水焙”,更多是在毛茶拣剔后进行的第一次烘焙,其目的是去水汽、杂味,让香气清晰,滋味转熟。
这些年,武夷岩茶的传统工序正在改变。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二是茶叶量的不断增多。
过去,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年代,传统工艺下的岩茶制作便是在揉捻结束后,直接铺到焙笼上烘烤。这时候茶叶里的水分还挺多,需要经常翻动焙笼里的茶才能均匀有效地让水分蒸发,用“走水焙”来形容这个环节倒是很贴切。
好比湿哒哒的头发要用吹风机吹干时,也要不停地撩动头发。
等茶叶烤干后,再进行拣剔,挑拣完直接开始炭焙。这样做茶,不仅节奏紧凑,还节省炭火。
从前,人力、物料匮乏,做茶当然要考虑省时省力。现在做茶,更注重精耕细作,把传统的“走水焙”一分为二,毛茶前的茶叶干燥称为“烘干”,毛茶拣剔后的初焙才称作“走水焙”。
《3》
无论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制作,“走水焙”都是为了疏散茶叶里的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并且为后期的精制焙火奠定基础。
据茶农说,走水焙很重要,犹如化妆前的打底,底子打好了,后面焙火便轻松多了。
走水焙的茶,茶农简称为“走水茶”。
当下,武夷山大多数出炉的新茶都是走水茶。
茶农们把这些茶放在一起品鉴,聊得也都是关于“水”的话题:“这个茶好,走水走得不错”,“那个茶走水没走好,后面焙火要调整”等等。
如何分辨一款茶的走水如何?主要看香气和苦涩程度。
走水的过程是去杂味异味,让香气清晰明朗,更有凝聚力,走水优秀的茶香气就是直接粗暴,该凸显的品种香都会一览无遗。
另外,烘干后的毛茶,在拣剔时容易受潮返青,而返青必然伴随着青涩感、口腔的不愉悦感。
走水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去苦涩感、去青气,优化水感。如果在一款走水茶里还能感觉到很明显的涩感、麻感,而且久而不化,喉咙干燥难受,说明走水的效果不佳。
技不好,茶则不好。
《4》
传统的走水焙,用的是炭火走水。
现在走水焙,有两种方式,用烤箱电焙或者用炭焙。
大多数人会选择电焙,不仅节省成本,还因为机器的温度更好控制,更稳定。
尤其,到了精制时,会改用炭火,故而现在走水焙时用电焙,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并没有太大影响。
当然,对于好山场的茶,茶农们还是不吝成本,按老传统,用炭焙走水。
电焙可以达到稳定和量产,但在炭焙面前,还是少了些底气——炭焙出来的茶更具活性,香气滋味都更通透,更凸显茶性和山场韵味。
当然,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走水焙,温度都是必须要把控好的一个重要指标。
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行。
烤箱控温容易些。炭火难一些,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控制——通过盖灰的厚度来调温。
最最忌讳走水焙时茶叶吃了火,会将苦涩味锁在茶叶内,香气不够通透,茶汤浑浊,就算后期焙火也很难扭转。
如果把几款走水茶放在一起比对着喝,吃了火的茶在那些香气清澈高扬的茶面前便容易失了优势,严重的会有焦苦感。
有时候遇到挺好的茶,茶农会惋惜它走水时吃了火,损了卖相,后期改造的潜力不大。
《5》
现在,走水焙的岩茶,也上市销售了。
真是太急了一些。
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制茶,岩茶圈是把“走水焙”划分到岩茶的初制环节,也称作岩茶“初焙”。
初焙的茶,只算得上是半成品,如何能当成成品上市销售呢?
有时候我问茶农,“这款岩茶焙火几道?”
有的茶农会回答道,“加上走水,一共焙了四道。”
如此回答,说明他们潜意识里,并没有把“走水焙”划分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制焙火环节。
另外,走水茶基本不吃火,茶叶品质不稳定,容易返青。
此次去武夷山偶遇一位安溪人在收茶,他在上海开了个茶叶会所,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武夷山收茶。
我很好奇,“这时候不是毛茶就是走水茶,收了自己焙不是麻烦吗?”
他说,“我就是来收走水茶的,因为香气好,上海的客人都喜欢。”
我接着问,“如果返青了怎么办?”
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了几秒,“我有冰柜,走水茶放冷冻就不会返青了。”
欧买糕,他以为这是铁观音呢!
《6》
没有经过炭火深度淬炼的岩茶,空有其表,而无灵魂。香气虽高,却流于表面。
唯有炭火,能让茶香落水,香水交融,把茶香一饮而尽。
故而,精制后的岩茶比走水茶滋味更醇厚,能凸显岩骨气韵,喝起来口感饱满、立体,有血有肉,更具生命力。
而商人却急不可待地把走水茶送入市场,美化其曰“有些茶客就喜欢喝走水茶”。
于是被牵着鼻子走的茶客大有人在。
他们在一叶障目的戏法之下,可能只知“花香”,不识“岩骨”。
生肉吃久了,便不知道,世上还有熟肉这种销魂美味。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