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花26年翻身,刘秀祥背疯娘上大学: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命斗?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这两天的热搜榜很不太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极为罕见地夹杂着这么一个清流——我们为什么需要读书。

底下有很多抖机灵的答案,但我想,这两个人的故事,或许可以完美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男人,从山西的穷村子出来,阴差阳错从数百名保安中脱颖而出,有幸成了北大的保安,因为勤奋好学,被誉为是“北大保安第一人”。

结果,通过成人高考逆天改命,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如今成了一名校长,帮助无数学生实现逆袭。

第二个男人,年幼丧父,母亲患病,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只留下他与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睡过猪圈,捡过垃圾,背着疯娘上大学。

如今,他完成学业,拒绝55万年薪,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帮助无数孩子年逆天改命。

这两个男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出身极差,家境极差,但偏要与命争,与天斗。

02

第一个男人,名为张俊成,山西长治人。

家里一共7个孩子,因为家境贫寒,大哥大姐无缘学校,三哥从小被过继给亲戚抚养,就这,还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幼年的张俊成,最大愿望就是,能吃上一块没有长绿毛的鸡蛋糕,能穿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服,而不是哥哥姐姐换下来的破旧衣服。

他成绩优异,也是因为穷,被迫早早辍学,一边干着繁重的农活,一边在矿洞里给人挖矿石,能换得二三十块钱报酬。

三哥的回来,为他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看来,三哥在县城里工作,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种“贵气”,羡慕极了,也想要走出大山。

后来,他在做临时工时,恰逢县里要往北京输送一批劳动力,想都没想就扔下手里的扳手兴冲冲报名去了。

历经26天的培训,张俊成在500人的队伍里,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优先分配到北京大学保安队。

从此,他的人生,风起云涌。

背上行囊离开家那天,张俊成心情复杂,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早已翻江倒海,直至站在北大的门口,彻底被眼前的“盛况”震撼。

这是他从来不曾见过的繁华景象,气派雄伟的牌楼如一座大山,巍峨屹立在他面前,就单单这一道门,便足以碾压家乡的一切。

张俊成感叹,我以为,这就是我的人生巅峰了,让人进就进,威武至极。

于是来来往往的师生和游客,总能看到一个站岗笔直的保安,他兢兢业业,业务考核次次满分,两个月便升到了班长的职位,还被评为“北京市十佳模仿示范岗”。

后来的张俊成,因为不懂英语,被一群游客外国人嘲笑讥讽,直愣愣站在马路对面对他向下竖起大拇指。

第二天,就跑去买了本英语书,从零基础开始,自己没日没夜地瞎琢磨,这般刻苦的精神引起了北大英语系教授曹燕的注意。

曹燕教授送他了两个礼物,一个是英语培训的听课证,一个是成人高考培训的听课证,全部免费。

他的人生,也从此刻开始,按下加速键。

从零基础到考入北大,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没人知道张俊成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只是接受采访的他,说了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话:

我见过每一个时间段的北大,基础差,就得付出比别人千倍的汗水,除了站岗,其余时间拼命拿着书本学,拼命刷题,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体重骤降15斤。

1995年,张俊成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3年后顺利拿到毕业证,彻底惊艳四座,引无数媒体蜂拥而至,照片更是被刊印在了北大的地图册上。

99年,张俊成的劳动合同到期,北大极力挽留,甚至开出“解决家属工作问题”的诱人条件,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他要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帮助与他一样的穷孩子走出大山,逆天改命,因为,他太清楚落后和贫穷的滋味了。

从这以后,他扎根于家乡,从教二十余年,兢兢业业,用自己在北大学习到的知识善待每一位孩子,一路从教师到主任,从主任到副校长。

05年,张俊成和朋友在长治成立了一所职业学校,任职校长之位。

有的学生掏不起学费,他就自掏腰包,减免学费和生活费;有的学生突逢变故,父母双亡,他忙前忙后帮着处理后事,安抚学生情绪;有的学生学成归来,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一名老师,传道受业解惑。

今年26岁的计算机刘老师回忆道:

“我16岁那年在这里读书,遇到张俊成校长,相处久了,我们都很喜欢他,觉得他十分亲切,私下里都喊他爹,跟亲生父亲没啥区别。”

通过读书,他得以逆天改命,实现蜕变,震惊四座,真正印证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句话。

03

第二个男人,名为刘秀祥。

1988年生于贵州望谟县的偏远小山村,4岁丧父,母亲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

这一年,年仅10岁的他,成了一家之主,与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活着,他捡垃圾,捡菜叶,挖药材,种菜砍菜,从老家到县城,带着母亲一起求学,睡过猪圈,因为营养不良一度暴瘦到80斤。

2008年,硬着头皮与命争、与天斗的刘秀祥,历经波折终于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一路背着疯娘上大学惊动媒体,一夜之间全国皆知。

毕业后,他拒绝北京一家公司开出的55万年薪,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教师,育人无数。

如今,他已是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曾问鼎央视,获奖无数。

为什么需要读书?

在我看来,他们,便是最好的答案。

读书,真能改变普通人的命运,如一张深渊上的大网,虽不能保证你站上巅峰,但也绝不会让你跌入谷底,粉身碎骨。

最怕的就是你碌碌无为,还觉得学历是一张废纸,还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

你瞧现实多残酷,倘若张俊成和刘秀祥不读书,那么大概率,他们连与命运抗争的资格都没有。

拿起的是书本,捧起的是希望,捍卫的是未来的选择权。

所以啊!

别轻易认命,也别再相信读书无用论,那是一场最大的骗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