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不被时代抛弃,让学习成就学习
曾几经思索,也几度怀疑,是不是人生就是这样,只能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羡慕别人的精彩?越来越喜欢去知识付费平台找课程来学习,仿佛不断的学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无力,可是,报的课程越多,放弃得也越快,除了让自己越混乱之外,就无所得,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学习能力。
为了要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又去报了更多关于学习的课程,只是开始了却又不坚持不下去,坚持下去了却发现自己在学习中仍然没有丝毫改变,依然故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陷入一了闭环的怪圈,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报各种学习班解决自己的问题,有时候连开始都没有就束之高阁,有时候学了理论,却不能付诸实际,下次遇到相同问题,只觉得自己报的班没有帮到自己,继续找类似的课程……我们在一样的跑道上狂奔,却期望有不同的结果发生。
怎么走出这个怪圈,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有效,让知识不再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真的为已所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复利法则》——突破学习壁垒,从量变引发质变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者被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复利”就是利滚利,是旧社会中黄世仁等干的缺德事,但复利是聪明人成功的不二法则,尤为可喜的是,复利法则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法则,无论是财富上,智力上,经验上,还是知识上。
巴菲特虽不是复利法则的体现的,但他绝对是复利法则的忠实奉行者,并推而广之,被无数人奉为圭臬。
Rule No.1:Never lose money.
Rule No.2:Never forget rule number one.
法则一:不要亏钱。
法则二: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
巴菲特的这句名言换成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到底有多少知识在不经意间被遗忘?而那些被遗忘的知识点,链接着无数其他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着一个知识点,即意味着掌握了成千上万个知识点,而遗忘一个知识点,也就意味着遗忘了成千上万个知识点。
反思我们的学习,总是无法达到自己满意的成果,所有的成败,是不是都在被我们遗忘的那一个不起眼的点?
知识的复利增长,是我们把握住1的同时,再向前一小步,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前进,终将会冲突知识的壁垒,迎来知识爆炸式增长时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马蝇效应》——学习也需要一点小刺激
马蝇效应是一种激励因素,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可以让我们发挥最大潜力,排除万难,克服熵增做功。
一、任何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我们也会为了摆脱学习的痛苦,而在极力避免学习带来的痛苦。
二、明确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摆脱无力感,激发内在动力。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构建自己的“马蝇”。
第一,趋利避害,找到确实让自己感到“疼痛”的点,只有做到了特定行动,才能从马蝇的叮咬中解脱;
第二,明确目标,并为自己设定一个KPI或OKR。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成长型思维》——走出成长型思维误区,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都在为成为终身学习者而努力,但终身学习,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成就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但我们塑造成长型思维时,总会陷入到某种误区中,第一,喜欢把自身的某一种优势称为成长型思维,但成长型思维是帮助一个人在自身优势以外的方面用努力持续做功;第二,在接触成长型思维后,人们仅仅盯着努力,但,努力并不能改变结果,只有在后续中不断地反思、迭代才能成就成功;第三,有了成长型思维,自己就有机会成就目标,但目标不是结果,如果找不到路径和资源,那么成长型思维无非是一句口号而已。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突破自身的阻碍,对抗熵增呢?
第一、有什么计划,就要付出什么行动;
第二、在付出行动的过程中,坚持坚持再坚持;
第三、承担在行动中所有压力,并对结果积极乐观的态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写在最后
当开始说服自己云云众生,平庸才是常态时,心底是无尽的悲哀,有什么比承认自己人生的失败更让人伤怀呢?
《熵增定律》的十一个熵减法则也许无法让你迅速成功,但当你散漫时,它会提醒你专注,当你放弃时,它会告诉你再坚持一下,当你懒散时,它会叮嘱你自律的意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学习,是努力不让自己变得平庸的过程,也许我们不能举世瞩目,但至少,这会让我们在自己的世界,精彩,并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