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极到太空,中国人种菜有多野?
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都藏着对种菜的向往。
在世界人民的眼中,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民族天赋。
●俄罗斯是把鳄鱼、熊、老虎、狮子当宠物养的战斗民族。
●犹太人是“是谁都敢放贷”、做梦都想着赚钱的生意民族。
●非洲兄弟是饭都吃不饱却体能突出、跑步自带外挂的马拉松民族。
那么,中国人的民族天赋是什么?
答案只有两个字:种菜。
《舌尖上的中国1》分集导演胡博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得想办法种点菜。
这话不假。
出国陪孩子读书,就可以把美国名校耶鲁大学的荒地,开垦成菜园。
引得耶鲁大学官方点赞,称为“耶鲁菜园”。
跑出去南苏丹维和,维和部队就和当地百姓一起种菜。
好家伙,人家维和都是荷枪实弹,冒着生命危险去维和。
你倒好,出门搞援助,跑那教人种菜去了,连工程队都是“种菜”好手!
去趟国外探个亲,就能把澳大利亚别墅花园里的花朵,
一朵朵拔掉,改种成扁豆、青菜和黄瓜等20多种蔬菜。
花园变菜园,整得外国女婿一脸懵逼,非常不理解。
可等他吃上菜以后,也爱上了自种蔬菜。
只要有中国人在,就没有种不了的菜地。
外国人看来,种菜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去做。
中国人没有专业知识,却能让种子发芽,种出菜来。
因此,他们认为:种菜,这是来自东方的玄学。
每每看到中国邻居种出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蔬菜,他们就无比羡慕。
要知道在欧美国家,吃上一口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蔬菜,要花很多钱的,那是很奢侈的,比肉贵多了。
可只要有了中国邻居,就能享受到份奢侈。
中国人向来热情,乐意分享自家种的蔬菜。
“你总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富余的新鲜蔬果,这种产量我只在新闻里的农场里看到过。”——这是很多外国邻居的共同心声。
拥有一个中国邻居,就是拥有了天然的蔬菜农场,无比幸福。
中国人到底有多喜欢种菜?
打个比方,看到同样一块空地时。
外国人脑海里的规划是这样的:这里做个烧烤区,那里搞个游泳池,再披草皮、种上花。
唯独中国人,看到空地的第一个念头只有两个字:种菜!
且自言自语念叨着:“这地方拿来种菜多好啊!”、“这地方种点啥好呢?”
中国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绿地。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大片平地,中国人就有想种点什么菜的冲动。
中国人究竟多能种菜?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种菜。
有条件的,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种。
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种。
花池改菜地,只是基本操作。
毕竟花朵再美,也比不上吃到肚子里填饱啊。
绝不能让阳台空着,必须整点啥,否则就是浪费。
路边的树下,能种菜吗?
一言不合就开土:种它。
泡沫箱子?更好了。
大白菜、萝卜、洋葱等等,一起种!
只有饮料瓶咋办?
不怕,往里加点土,就能种出青菜,试问,谁人不爱。
没容器的水管只有坑眼?
很好,种!
地砖上有缝?
种菜的同时抓住生命的一丝机会,就抓住了一年四季。
水下能种不?当然能!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南极天寒地冻,种不了怎么办?
我们建温室种菜。
没有困不困难,只有勇敢的种菜人。
很明显,地球已经满足不了这群爱种菜的中国人了。
能困住中国人的,就剩下浩瀚的宇宙。
所以我们上了太空,也不忘种菜!
去年年底,嫦娥五号从火星带回约2公斤的土壤,一下上了热搜。
相对于探索什么“月球的起源、太阳系的演化”这类的宇宙未解之谜,
中国人最想问的,是火星上能不能种菜?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藏着对种菜的向往。
深以为然
只要给中国人一个容器,别管花盆,泡沫盒,塑料盆,易拉罐.....
都能给你种上一堆的瓜果蔬菜。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
可如果你认为,中国人只是种菜,那你就真的菜。
种菜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就像一种仪式,不可摧毁。
在中国,种菜从来不是“下等人”才干的活。
上至皇亲贵族,自汉文帝起,每年正月天子都会下地劳动,这种仪式感极强的“亲耕”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下至官僚文人,一直把“耕”与“读”作为向往的生活方式,“耕读传家”是每一个古人传家授业的标配。
辞官归隐的陶渊明,蛰伏南阳的诸葛亮,被贬岭南的苏东坡……个个都是种菜达人。
就连军队也种菜。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以屯田出名,就是军队自己种粮食种蔬菜,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
古有李牧雁门关屯田、诸葛亮汉中屯田。新中国成立后,今有屯垦戍边的、黑龙江……
因此在中国,种菜不但不会被歧视,反而会被人羡慕。
中国人种菜技能,也并非是天生就有的。
其中的过程,充满数不尽的无奈和叹息。
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人都是食不果腹。
19世纪来到中国游历的英国人乔治·斯当东,对中国国情颇有研究,他说:在中国任意一个省份内发生的饥荒次数,远超一个欧洲国家。
有专家统计过,从周朝到民国26年,中国总计发生过5258次饥荒,而欧洲在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饥荒次数为864次。
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灾荒和饥饿,才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问题。
相对于一年只熟一两次的粮食而言,蔬菜的成长和周期非常短,而且种蔬菜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意选择适合这个季节栽种的蔬菜,比如大白菜在4-10月都可栽种,南瓜2-10月都可栽种,萝卜3-10月都可栽种……
与其说种菜是中国人的民族天赋,不如说是中国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种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成了中国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基本诉求。
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发每一寸土地,栽种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和蔬菜。
时至今天,中国人的种菜基因,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天赋也好,本能也罢,只要有土地,中国人就一定能种点什么。
种菜,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居家隔离时,哪怕被困,也不忘”种菜自由”。
哪怕工作做得再好再完美,也不及种菜来得有成就感。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种菜,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跟我说:什么都会欺负人,但是土地不会,你种啥它都会回报你的。
是啊,土地是最忠诚的朋友,你对它多好,它就给你多少,你种什么瓜,它结什么果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吗?
勤奋、向上,每一寸土地都不会浪费的人,他的人生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实种菜不挑地点,种菜只挑人。
要想生活过得去,脚下就得多点绿。
当第一根葱在手中幸存,那么距离你种出一盘大白菜也不远了。
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工作,回家炒菜时,从花盆上摘几根葱下面。
从中得到的满足与慰藉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与之相匹敌。
为了生计不得不努力工作,也立誓不敷衍自己的生活,这或许就是种下一颗种子的最大意义。
中国人有一个口头禅,“实在不行,我回家种地去”
种什么呢?其实就是种点粮食和蔬菜。
我们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菜生活,向往“忙碌几个月只为吃上自己种的菜”的种菜态度。
外国人注重享受,所以是花园。
中国人注重实用,所以是菜园。
土地之上,是我们亲手劳动所产生的满足感。
土地之下,是我们对当下生活最质朴的期盼,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方式。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