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我也算“英雄”本色,为何被冤成一代“奸雄”?
千百年来,人们评刘备,多喜欢以“枭雄”视之,枭雄,即“雄杰之谓,带有强悍之风。”而人们评曹操,则会风格顿变,多给他贴上“奸雄”的标签,即为“奸人之雄,多属于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
曹操与刘备
特别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成了曹操人格化的透视。而曹操那句传了许久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更是成为曹操人品之“奸”的另一面写照。
与此同时,刘备留给儿子的那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更是与曹操印象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刘备人格光辉之本。这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刘备一生为匡扶汉室江山,救万民于水火,从白手起家,到桃园三结义,救陶谦,救孔融,三顾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而后在共创大业的道路上虽步履弥坚,却又再苦再累也要与兄弟们同生死共患难,生死不相弃的真挚情感,以及心怀天下民生疾苦的仁义贤德立世根本。
一言以蔽之,在众人印象中,曹操的声誉名望是要被刘备甩出数条大街而不及的。
曹操大众印象一路“走跌”,真实历史果真如此?
曹操留给众人心中的印象普遍差之刘备太多,为何会如此呢?难道历史中真实的曹操“印象”真就这么糟透了吗?
客观来讲,历史中的曹操,虽然算不上什么大贤之臣,当然人说他“国贼”也不为过,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人品,远没民间传说下来的那般完全印象“扫地”。至少,在历史上,曹操是否真有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尚且不知,但在历史的正史记载上,是难查其出处的,唯独除了一些野史和一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
魏太祖曹操像
对于《三国演义》中曹操说此话故事情景的出处,在对应的正史的史书历史事件中,《魏书》有过记载为: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由此可见,《魏书》的说法认为,是因为吕伯奢一家要劫持曹操,曹操才不得已而反击杀了数人。而非《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曹操杀人的原因是因为之前的“误杀”,而怕以后遭到报复,继续斩草除根般的“故杀”。
另外,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也只是用简短的笔触写道:
“太祖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说明曹操确实被县里抓走了,后来又给放了,而并没有提及陈宫救曹操的后续内容。
由此,曹操是否真的口无遮拦到什么下三滥的话都敢说出口呢?特别是这句让人品顿时扫地,为后人所不齿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语,一切似乎都没有真实的依据可循。因此,我们也只能当作小说中的故事听听了。
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该如何评价,陈寿在《三国志》客观提到: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至少,陈寿认为,在那个天下大乱,雄豪并起的年代,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规则可以标榜,而曹操有才气“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广纳人才“不念旧恶”,基本算得上“明略最优”,可谓“非常之人”以及“超世之杰”。
由此可见,真实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并不是太差。可为何曹操的印象在后世之人心中真不怎么被待见呢?
其实,这一切,主要源于: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所透示的主体格调思想中,整部《三国演义》从头至尾,“褒刘抑曹”的浓重信息给世人留下的印象!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也正是《三国演义》这种“褒刘抑曹”情操的渲染,曹操的形象在人们印象中一路走跌,从西晋开始,曹操一路从“英雄”跌到“枭雄”,后来就跌到“奸雄”,甚至还有人干脆直接将他唤作“奸贼”方可解恨。
细品《三国演义》,完全只为寄托乱世中的“百姓感情”
《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看似三国争雄,三足鼎立,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它充分代言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大众,极其渴望天下一统,而且共同期望有明君贤主的“好皇帝”出世,就像刘备那样形象的,以期早日解救万民于水火的理想愿景!
通过《三国演义》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有志于统一大业、且关爱百姓的“明君“、“仁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而刘备,便是作者罗贯中选中的,要将百姓的这种美好期望予以寄托的,必须要过度美化的“好皇帝”角色之选。而曹操,刚好成了这种形象美化下,硬币两面性另一面的陪衬式人物,多多少少在被遵循历史大致事件脉络的同时,被黑化了一些吧。
刘备:老百姓共盼的贤君明主形象
《三国演义》故事篇幅谋局,“褒刘抑曹”倾向不言自明
在《三国演义》安排的篇幅来看,整部小说,从“群雄逐鹿”谈起,到“三足鼎立”进入精彩片段,再到“三家归晋”的收场,这一真实历史故事线索中,《三国演义》全篇总共有120回,其中,写从刘备“桃园三结义”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这前后51年间发生的事情,作者的安排是,前前后后只有51年的时间,总共就用了104回的超长篇幅来写,而此后剩余46年的时间,却仅仅只用了16回仓促结尾。这无不体现了作者罗贯中所代表的人民大众对刘备型君主的宣扬力捧。
也即是,有刘备出场的小说戏份,一切似乎都是那么津津有味,徐徐道来。而一旦刘备的故事结束了,那么,几乎就没什么值得再去描述,干脆直接按着历史的线索草草收场,于是,我们不得不说,《三国演义》说白了,其实就是专门来给刘备写自传的。
刘备
由此可见,作者小说中代表的民意思想是很明显“褒刘抑曹”的,没有了蜀汉的戏份,一切便是空洞乏味不愿再细谈。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人格塑造,刘备比曹操,美化之下风光无两
《三国演义》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刘备与曹操他们二人,俨然就是一种人格正邪两面对比的存在:
在罗贯中笔下,所塑造的刘备形象:宽厚爱民,以诚待士,满心义气,善用贤才。同时,就连刘备的“举事”,也是抱着“上报国家、下按黎庶”的大志向来的。同时,刘备所领导的蜀汉政权,其中文臣武将,几乎个个都是英武忠义的化身。另外,刘备在做县尉时,他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对于刘备的美好印象,在新野,老百姓如是大唱赞歌:
“新牧野,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还有在当阳撤退时,纵然遇到十分紧急的情形,刘备可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弃民而先行的。刘备这种先天基因中所带的“民意”基础显而易见。
此外,从与天下豪杰推心置腹的“桃园三结义”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共谋天下大局,以及后来低调谦虚地“三顾茅庐”三请诸葛亮,还有对赵云“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的一见倾心等都足以说明,刘备的知人善任风范,是个选才、爱才、惜才的不可多得的一代贤明君主。
结义三兄弟共举大业
可曹操则相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玩弄权术和机诈,以及在误杀到故意杀吕伯奢全家后所说一同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已经注定了曹操的不得民心形象。还有曹操的狠毒,也在曹操好“梦中杀人”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样的形象若日后为天下主,必然是民生的无尽苦患,所幸,《三国演义》和真实历史中,曹操一生都没有做成皇帝。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刻画,“褒刘抑曹”观点鲜明
整部《三国演义》,看似在讲述一段历史时期英雄豪杰们之间斗智斗勇,各显神通的历史传奇故事,实际更加反映出人们在乱世迫切希望天下有“明君”出,而憎恶“暴君”的真实愿望。
故事情节中,往往总是曹军气势庞大,却常常败于善于“智取”的刘备军等等,刘备善于仁德立世麾下一帮甘愿孝尽忠勇之兄弟,曹操尽管也好招揽天下贤才,但对于“知己”之人的嫉妒之心也在“杨修之死”中更不难被发现。
杨修
对曹操的不同“知见”,显现于不同历史时期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曹操的印象不尽相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小故事,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略知一二。
时间跨度:北宋以前,崇曹者多
北宋以前,文化名人谈曹操,多充满推崇口吻。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诗圣”杜甫,他对曹操就十分推崇。
杜甫有位朋友名叫曹霸。一次,曹霸为了感谢杜甫,送了杜甫一幅画。杜甫为了感曹霸的深情厚谊,礼尚往来之间,也特意给曹霸回赠一首诗,这首诗题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该诗的开头两句便是: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也就是杜甫特意在诗里,将曹霸的才学比作曹操的后世子孙予以赞扬,有杜甫对曹操的“敬仰”态度,不难看出,从魏到唐代,曹操在人们印象中应该算作乱世中的一代“英雄”风采,而相对贬义印象无非轻描淡写般若隐若无。
杜甫
时间跨度:北宋之后,贬曹风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在《东坡志林》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北宋时期的汴京(今日之开封),大人们为了方便带五六岁的男孩,常常会让他们围到一起,来给他们讲一些古时候的故事来听。每每在讲到“三国故事”时,这些男孩子都会听得特别投入,每每听到曹操打了败仗,男孩子们就会特别的高兴,乃至于拍巴掌、或手舞足蹈。可一旦听到刘备打了败仗,这些男孩子们就个个愁眉苦脸,几乎要哭起来的感觉。
苏轼
由此可见,到了北宋时期,曹操的大众印象似乎已经下跌不少,至少小孩子们将曹操视作“坏人”。
正是北宋时期人们对曹操的“贬抑”风气,而生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当时适逢乱世时,更加将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千古名著中,直接就刘备大众期望的贤君明主形象,而曹操,也就当时社会上认为的“奸雄”形象直接写入了进去。
对于曹操,我国历史学家谭其骧如是评说:
“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 ”
近代历史学家钱穆也如是评曹操:
“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
由此可见,后世人们对曹操的“偏见”普遍比古人多,批判色彩相对浓重些,尽管也有肯定他的一些地方。我想,这除了曹操本人在历史上确实有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污点外,也大多和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大抑”颇有些关系吧。
曹操
结语:
《三国演义》作为寄托了当时社会背景(元末明初)下,民众理想情感向往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老百姓心中的美好远景,我们不容去打破,可评价历史人物,则需要走出小说,回归真实历史,给更多的客观态度。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果根据真实史料,有一种相对客观公正的评判,认为刘备的优点为“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感情用事,敌我矛盾不分”。而曹操呢,优点则是“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当然,缺点也不可回避,其中有三“其一、有时候做事优柔寡断;其二,不能严于律己;其三,窃国,名分不正”,不然,便是不论横说竖说都属于真英雄无异了。
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两大人物刘备与曹操,您又是持何看法呢?不妨一起说出来,共话三国。
参考文献:《三国志》、《东坡志林》、《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