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9篇:读文随笔∣对统编教材的研究要有新的视点

对统编教材的研究要有新的视点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研究教材,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之前一直执着地进行教材文本解读的研究,撰写了一些文本解读的个案研究论文。后来也慢慢从文本解读研究转向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研究,不过总感觉局限在某一个视域内。近日,我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第4期上读到了浙江省丽水市教研室林忠港老师的论文《统编教材: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猛然发现,进入统编教材的通道很多,需要不断拓展,不断创新。

通道之一就是从“知识”的角度分析教材。语文知识,过去是以静态的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为主,最典型的就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但随着人们对“知识”认识的深化,教材中的知识样态也有了变化。从“知识”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首先要掌握有关知识分类的一般理论。安德森等人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知识。当然,也有其他著作和教材,对知识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例如季萍教授的《教什么知识》和石中英教授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林老师从“知识观”的变革入手进行分析,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然后围绕这三类知识对统编教材进行一一考察,把握不同知识在教材里的存在形态。例如对于陈述性知识,统编教材中最典型的就是“知识补白”内容,其他还散见于单元导语、预习提示、作业系统、阅读提示、课文旁批等地方,其中包括了修辞手法的知识、表现手法的知识、写作手法的知识等等。而程序性知识出现的频率较低,林老师举的例子是《紫藤萝瀑布》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我个人认为程序性知识是统编教材较为薄弱的点,需要教师去梳理总结。而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主要是有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提示。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第二题:“驳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我之前没有发现这道题隐含着怎样的策略性知识,经作者分析,才发现隐含着“反驳三策略”的知识。

通道之二就是从选文类型的角度进行分析。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我很早就学习到了,但一直没有运用到实际的教材研究中。一来我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彻,甚至无法准确地区分某篇文章属于何种类型的选文。二来读到了几篇对四种选文类型进行质疑的论文,也一直在思考这种划分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林老师这篇论文给我的启发在于:单从教材文本的角度进行划分,可能是不着边际的,要善于从作业系统中具体分析课文的功能。而且,我也想到,一篇课文的选文功能不一定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或许一篇课文隐藏着多重功能。“定篇”和“例文”,两种功能是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篇课文的。按照这个思路,从四种选文功能的角度对课文的作业系统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透视相应的教学方法,相信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通道之三是从“教学”的角度走进教材。这个角度我之前也注意到,例如教材“1+X”的群文阅读设计理念,对应的自然就是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林老师在文章中为我们梳理了三条教学转型的路径:一是从知识教学走向情境教学。我曾经对语文课堂上的知识教学进行过这样的描述:陈述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占据半壁江山,答题公式披上了程序性知识的外衣,真正有关阅读策略、阅读程序的知识少之又少。对于这种状况,变知识教学为情境教学,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作者分析的抓手依然是教材的作业系统。例如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思考探究”第三题:“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这些诗句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如果只是请学生解释原诗的意思以及衍生的含义,只是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层面。情境创设则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诗句的能力,作者提供了这样的情境:“夜深了,小涵还在为解决一个难题苦思冥想,刚找出一条解题线索,却发现还缺少一个条件,正可谓        ”。很明显,填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比较合适。这就要求学生既理解情境的整体指向,也要理解诗句本身的含义,甚至要将二者进行匹配分析。二是从单篇教学走向群文教学,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比较熟悉,此处不再赘述。三是从目标教学走向项目教学。目标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来达成目标,而项目教学则是设计一个项目,学生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中完成特定的项目或任务。作者分析的是《苏州园林》课后的“积累拓展”第五题,其中一个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读一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有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这样的题目,实际上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教师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请学生完成。完成这样的项目,学生首先要去阅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看看书中是如何写大观园的,然后还要和《苏州园林》一文的内容进行对照,最后形成可见的物化成果。

通过阅读这篇论文,我的教材研究思路开阔了很多。林老师的教材研究,紧紧地把握了一个“抓手”,那就是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题目,即教材的作业系统。通过对作业系统的分析,去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状况、选文类型以及教学转向,这个点选择得很巧妙。以后我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