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说》(二)

词说·自序

蒋兆兰撰

有清一代,词学屡变而益上。中叶以还,鸿生叠起,辟门户之正,示轨辙之程。逮乎晚清,词家极盛,大抵原本风雅,谨守止庵,导源碧山,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化之说为之。虽功力有浅深,成就有大小,而宁晦无浅,宁涩无滑,宁生硬无甜熟,练字练句,迥不犹人,戛戛乎其难哉。其间特出之英,主坛坫,广声气,宏奖借,妙裁成,在南则有复堂谭氏,在北则有半塘王氏,其提倡推衍之功,不可没也。嘅自清命既讫,道丧文敝,二十年来,先民尽矣。独有彊村、蕙风,喁于海上,乐则为天宝霓裳,忧则为殷遗麦秀,是可伤已。乃今岁初秋,蕙风奄逝,吾道益孤。犹幸承其风者,有吴君瞿安、王君饮鹤、陈君巢南诸子,大抵学有本原,足以守先而待后。兆半无似,友教吴门。诸生以老马识途,时时从问词法,兼求词话,奉为准则。因念古人名著如词源、词旨及乐府指迷等作,未必浅深高下之皆宜。而清代丛谈词话诸书,往往特标一义,以自取重。诚恐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又虑近世学者根柢不具,则枝叶不荣。故推本屈、宋、徐、庾之旨,甄别家数选本之精,阐述前贤时彦相承之统绪,撰为一书,名曰词说。要使本末兼修,古今同化。际兹斯文绝续之会,宁使后之人视吾说为骈枝,无令嗜学者恨前人不为传述也。宜兴蒋兆兰。

蒋兆兰(一八五五-一九三二) 字香谷。萼子,增贡生,竹山(蒋捷)后裔。曾参加寒碧词社、鸥隐词社。晚年客居授徒于苏州。有《青蕤庵词》、《词说》。

(二)

清人选宋词博而且精者,无过朱竹垞词综一书。此与万红友词律、戈顺卿词林正韵皆词家必备之书也。

霏:朱彝尊(1629—1709) 字锡鬯,号竹垞、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后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工诗古文词,长于考据,开创“浙西词派”,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精于金石,热衷购藏古籍,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述甚丰,。有《曝书亭集》、《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
《词综》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
 万树(1630-1688) 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三野先生。宜兴人。清诸生。少家贫力学,入国子监,才名播一时。岭南病归,卒于漾江舟次。工戏曲,精词学,编词谱《词律》。有《堆絮园集》,不传。另有传奇集《拥双艳三种》。词集名《香胆词选》。
《词律》万树撰词谱。二十卷,《四库全书》著录,编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自《草堂诗余》以小令、中调、长调分别列目,旧谱因之以五十八字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然如《七娘子》,有五十八字体,有六十字体,分列入小令与中调均不相合,故是编则列诸调而不分三等之名,一字一句,皆取宋元名作排比而求其律,收唐、宋、元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编纠正《啸馀谱》及《填词图谱》之误,以及诸家词集之舛异“。唐宋以来,倚声度曲之法,久已失传。故杜文澜《词律续说》称是书”作于宫谱失传之后,振兴词学,独辟康庄,嘉惠后者甚厚“。但编者疏于考证,书中脱漏错误,诚所不免,在自续及《发凡》中言之甚详。后人亦有所校定。
戈载(1786-1856)、 字顺卿,一字韬甫、孟博,号宝士,又号润卿,双红词客、山塘词隐。吴县(今苏州)人。清诸生。官国子监典籍。工绘事,善花卉,设色冶逸,画梅得王冕之妙。又工书,隶书独具风神。尤长于词。与朱绶、沈传桂、吴嘉泉、王嘉禄、沈彦曾、陈彬华号'后吴中七子'。所作音韵格律毫厘必究。编有《宋七家词选》、《续绝妙好词》。有《潇碧轩诗》、《翠薇花馆词》、《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戈载编。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

宋代词家,源出于唐五代,皆以婉约为宗。自东坡以浩瀚之气行之,遂开豪迈一派。南宋辛稼轩,运深沉之思于雄杰之中,遂以苏辛并称。他如龙洲、放翁、后村诸公,皆嗣响稼轩,卓卓可传者也。嗣兹以降,词家显分两派,学苏辛者所在皆是。至清初陈迦陵,纳雄奇万变于令慢之中,而才力雄富,气概卓荦。苏辛派至此可谓竭尽才人能事。后之人无可措手,不容作、亦不必作也。

霏:陈维崧(1625-1682) 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诸生。少负才名,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然科举数不利,游食四方。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陈村词》,名噪都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工骈文,才力富健,风骨浑成,为清初名家。其诗则近吴伟业娄东一派。最工词,负盛名,为阳羡词派宗主,所为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内容题材十分广阔,对词境有开拓之功。与朱彝尊并称'陈朱'或'朱陈'。有《湖海楼全集》。词集名《湖海楼词》。又与吴本嵩等辑《今词苑》,与曹亮武等辑《荆溪词初集》。

词家正轨,自以婉约为宗。欧晏张贺,时多小令,慢词寥寥,传作较少。逮乎秦柳,始极慢词之能事。其后清真崛起,功力既深,才调尤高。加以精通律吕,奄有众长,虽率然命笔,而浑厚和雅,冠绝古今,可谓极词中之圣。

霏:后人常以浑化入清真为正朔,然初学清真词多不喜者多,是故,浙西常州皆或以白石玉田为阶,或以碧山梦窗为阶,盖取法多途之意耳。

南渡以后,尧章崛起,清劲逋峭,于美成外别树一帜。张叔夏拟之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可谓善于名状。继之者亦惟花外与山中白云,差为近之。然论气格,迥非敌手也。

霏: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历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为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为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系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
王沂孙,字圣与,一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与周密、唐珏诸公唱和。元至元中尝为庆元路学正。以词著,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继清真而起者,厥惟梦窗。英思壮采,绵丽沉警,适与玉田生清空之说相反。玉田生称其“何处合成愁”篇,为疏快不质实。其实梦窗佳处,正在丽密,疏快而其本色也。至所举过涩之句,为后世学梦窗者点醒不少。草窗词品,虽与梦窗相近,然练不伤气,自饶名贵。

霏:吴文英(约1212-约1272)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本姓翁氏,入继吴氏。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或名《梦窗词》。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四水潜夫等,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湖州(今属浙江)。以荫监建康府都钱库。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抚司幕,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额忤时宰,遂以母病归。度宗咸淳初为两浙运司掾属。十年(一二七四),监丰储仓。端宗景炎间知义乌县。宋亡家破,居杭州。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韵语》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陈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蘋洲渔笛谱》、《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绝妙好词》等传世。

史梅溪词,以幽秀胜。张功甫称其有环奇警迈、清新闲远之长,良是。戈顺卿列之七家,允为无忝。

霏:史达祖、开封人,字邦卿,号梅溪。宁宗庆元中,韩侂胄执政,为韩堂吏,掌文书,凡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尝陪使臣李壁至金。韩败,被劾,遭黥刑,贬死。工词,多抒写闲情逸致,重形式,追求细腻工巧,与姜夔齐名。有《梅溪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荫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为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

初学填词,勿看苏、辛,盖一看即爱,下笔即来,其实只糟粕耳。竹垞提倡姜、张,太鸿参之梅溪,阳湖推挹苏、辛,止庵揭橥四家,而以清真集其成,可谓卓识至论。清季词家,蔚然称盛。大抵宗二张止庵之说,又竭毕生心力为之。本立言之义,比风雅之旨,直欲突过清初,抗衡两宋。后有作者,试研几张[景祁]、谭[献]、许[增]、郑[文焯]及四中书[端木采、许玉瑑、王鹏运、况周颐、]张[仲炘]、朱[孝臧]诸贤所作,当知吾言之不谬也。

霏:厉鹗(1692-1752) 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报罢。馆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小玲珑山馆,尽阅其善本秘籍。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为朱彝尊之后之代表人物。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等。词集名《樊榭山房词》。
周济(1781-1839) 字保绪,号末斋,又号止庵、介存居士。荆溪(今宜兴)人。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淮安教授。归后隐居南京春水园,专心著作。周天爵任湖广总督,聘之入幕,道卒。喜为经世之学,通兵法,习骑射。精词学,承张惠言之绪馀,为常州词派主要理论家。有《介存斋文稿》、《介存斋诗》、《介存斋词》、《存审斋词》、《介存斋论词杂著》。
张景祁(1827~1891),原名祖钺,字蘩甫、韵梅,号新蘅主人,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为薛时雨门下士。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张氏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著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集》及《新蘅词》,并传于世。
谭献(1832-1901) 字仲修,号复堂,初名廷献。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宫秀水教谕,迁歙县知县,调全椒,历知合肥、宿松、含山等县。以疾告归。晚岁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延主经心书院讲席。治今文经学,以求经世致用。骈文规模六朝而不伤格调。词学承张惠言、周济之绪馀,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由是益廓。自为词窈眇而沉郁,小令尤为精绝。有《复堂文》、《复堂诗》、《复堂词》、《复堂日记》。
许增(1824—1903),清浙江仁和人,字迈孙,号益斋。曾入马新贻幕府,由保举历阶至道员。爱书画,收藏甚富,喜勘订书籍,与谭仲修同校刻《唐文粹》,精核无比。辑有《榆园丛书》。
郑文焯(1856-1918) 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冷红词客、大鹤山人。汉军正黄旗人,占籍奉天铁岭。光绪元年(1875)举人。授内阁中书。屡应礼部试,皆报罢。戊戌政变后,辞官寓居苏州。为江苏巡抚幕客。入民国,人欲聘为清史馆纂修、北京大学金石学教授,皆拒之。精金石书画,通音律,尤长于词,为'清季四家'之一。有《词源斠律》、《大鹤山房全集》,词有《冷红词》、《瘦碧词》、《比竹余音》、《苕雅余音》四种,晚年删定为《樵风乐府》。
端木埰(1815-1887) 字子畴。江宁人。道光优贡。大学士祁隽藻荐于朝,授内阁中书。丁忧归。服除,补典籍,充会典馆总纂官。擢侍读,未及开缺,引疾归,旋卒。尤擅倚声,尝与人结听松词社。好王沂孙,词集名亦关碧山。编有《宋词赏心录》,一名《宋词十九首》。有《碧瀣词》、《楚辞启蒙》、《赋源》。
许玉瑑(1827-1894),初名赓飏,字起上,号鹤巢,吴县人。道光二十八年诸生,同治三年举人,历官刑部郎中。有《诗契斋诗钞》《独弦词》。
王鹏运(1848-1904) 字幼遐,又作幼霞、佑遐。号半塘,又号鹜翁。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同治九年(1870)举人。选授内阁中书。历官侍读、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在谏垣敢直言议朝政、劾权贵。光绪二十八年(1902)告归。寓居扬州,主仪董学堂讲席。过苏州,病卒。一生精力萃于词学,探本原,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其词冶众制于一炉,运悲壮于沉郁,为'清季四家'之首,又与况周颐被尊为'临桂词派'。辑刊《四印斋所刻词》、《宋元三十一家词》。词集有《袖墨词》等九种,晚删定为《半塘定稿》、《半塘剩稿》。
况周颐(1859-1926) 字夔笙,一字揆孙,号蕙风,又号玉梅道人,初名周仪。因避溥仪讳改,临桂(今桂林)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授内阁中书,充会典馆纂修。辞官归。两江总督张之洞、端方先后延入幕中。又任教于龙城书院、南京师范学堂。入民国,在沪为寓公。精词学,论词标举半塘之'重、拙、大'说。为'清季四家'之一,又与王鹏运被推为'临桂词派'。编有《薇省词钞》、《粤西词见》。有《新莺词》等,晚年删定为《蕙风词》,又有《蕙风词话》。
 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散馆授编修。强学会会员。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张仲炘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苏州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参与“庚子事变”后京师词人的“春蛰吟”。
朱孝臧(1857-1931) 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历官侍讲、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广东学政。称病辞归。入民国,在沪为寓公。早年工诗,及交王鹏运,始专于词。为'清季四家'之一,论者以为堪称词学一大结穴。以王沂孙为骨,以吴文英为神,以苏轼为姿态。辑刊《彊村丛书》,收唐至元一百六十余家。编有《湖州词徵》、《国朝湖州词徵》、《沧海遗音集》、《宋词三百首》。晚岁删定词集为《彊村语业》。

张玉田论词,以清空不质实为主,又以骚雅为高。周止庵则曰:“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蒋剑人论词曰:“词以有厚入无间。”谭复堂揭柔厚之旨,陈亦峰持沉著之论。凡此诸说,犹之书家观剑器,见争道,睹蛇斗,皆神悟妙境也。学者试于诸说参之。

霏:蒋敦复(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避祸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陈廷焯(1853-1892) 字亦峰,初名世鲲,字耀先。江苏丹徒人,流寓泰州。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应礼部试,报罢。素有抱负,而时不能用。念国事日非,辄痛饮沉醉。通医道,工辞章。词学造就甚高,受庄棫之教,承张惠言、张琦之绪馀,发为'沉郁'说,词话享盛名,常州词派后劲。词亦专意于意内言外。编有《词则》、《云韶集》。有《白雨斋诗钞》、《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词话》。

玉田论清真词,谓其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又言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练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中来。而沈伯时亦称清真词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又谓施梅川读唐诗多,故语雅淡。又言要求字面,当看温飞卿、李商隐,及唐人诸家诗句中字面好而不俗者,采摘用之云云。以上诸说,盖谓词家必致力于诗,始有独得,固已。窃以为诗词实同源异派,皆风雅之流别。词家欲欲进而上之,则兰成及齐梁人诸赋皆绝妙词境。又进而上之,则董娇娆、羽林郎等乐府及高唐、洛神、长门、美人诸赋,亦一家眷属。更进而上之,则屈宋诸作,莫非词家大道金丹。虽体制各别,而神理韵味,犹兰ぇ之与荃荪也。顾才高者或以词为小道,鄙不屑为。为之者或根抵不深,或昧厥本原,此词学之所以不振也。世有韪吾言者乎,盍试上探骚辨,下究徐庾,精思熟读,一以贯之,美成、白石容可几乎。不佞老矣,能言之而不能行之,可愧已。

霏:沈义父 ,字伯时。宋平江府吴江震泽人,宁宗嘉定十六年领乡荐,仕至南康军白鹿洞书院山长。以文鸣于时。宋亡,隐居不仕。长于词曲。有《乐府指迷》。

词之为文,气局较小,篇不过百许字,然论用笔,直与古文一例。大抵有顺笔,有逆笔,有正笔,有侧笔,有垫笔,有补笔,有说而不说,有不说而说。起笔要挺拔,要新警。过片要不即不离。收笔要悠然不尽,馀味盎然。中间转接叠用虚字,须一气贯注。无虚字处,或用潜气内转法。蒙常谓作一词能布置完密,骨节灵通,无纤毫语病,斯真可谓通得虚字也。

陆平原文赋云:“理扶质以立干,辞垂条而结繁。”盖无论何种文字,莫不以理为质,理者意之所寓也。初学填词,首在运意,理之所在,勿触勿背,则质存而博览会立矣。意之所发,文以辞藻,有条有理,不杂不乱,则条畅而繁茂。枝叶花实,附丽本博览会,非飘萍断梗之比矣。大抵才藻富、理路清,入手学梦窗尚可。否则,不如从姜张入,植其骨干。迨格调既成,辞意相副,更进而求之可也。

霏:陆机,字士衡。西晋吴郡吴县人,陆逊孙,陆抗子。少领父兵为牙门将。吴亡,退居勤学,作《辩亡论》。晋武帝太康末,与弟陆云入洛,文才倾动一时。赵王司马伦辅政,引为相国参军,预诛贾谧。齐王司马囧收付廷尉,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遂依之,为平原内史。从讨长沙王司马乂,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被谗,为颖所杀。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所作《文赋》,论述作文利弊。有《陆士衡集》。

填词之法,首在练意。命意既精,副以妙笔,自成佳构。次日布局。虚实相生,顺逆兼用,抟扼紧凑,或离或即,波澜老成,前有引喤,后有妍唱,方为极布局之能事。次曰练句。四言偶句,必加锤练,勿落平庸。散句尤宜斟酌,警策处多由此出。试观陆辅之词旨,所摘警句皆散句也。偶句虽工,终是平板,散句之妙,直有不可思议者,此其所以尤宜注意也。次曰练字。字生而练之使熟,字俗而练之使雅。篇中无一支辞长语,第觉处处清新。情生文,文生情,斯词之能事毕矣。

初学词能谨守词律,平仄不差,已是大难。然平仄既协,须辨上去。上去当矣,宜别阴阳。阴阳审矣,乃调九音。所以然者,音律虽已失传,而近世填词家,后起益精,不精即不得与于作者之列。况词固贵宛转谐和,若一句聱牙,即全篇皆废。昔玉田论音律,尝谓“锁窗深”,深字不协,改幽字,仍不协,又改明字,乃协。所以然者,“锁窗深”三字,不独尽是阴声,而且皆是齿音,宜其歌之不协也。幽字虽易喉音,第仍是阴声,故亦不合。明字既是唇音,又属阳平,正周止庵所谓重阴间一阳,宜其合也。又如所谓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扑字不谐,改为守乃谐。扑与守皆阴声,何以一谐、一不谐。盖扑字入声,其音哑,守字上声,其音紧,此其所以不同也。鄙见如此,故列阴阳九音之说。世有知者音,当不河汉吾言也。

霏:填词而后,多读数次,声律音意不协畅处,多有所得,此自当深省。

宋人作词,未有韵本。然自美成而后,南宋词家通音律者,隐然有共守之韵。戈顺卿依据名家词,撰为词林正韵,近代词家,遵而用之,无待他求矣。独至押韵之法,趁韵者不论,即每逢韵脚处,便押一个韵,韵虽稳而不能使本韵数句生色,犹为未善也。名家之词,押韵如大成玉振之收,声容益盛,是亦不可不讲也。

霏: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为太学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出为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还为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徽宗即位,为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著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著》三卷,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0)

相关推荐

  • 观宋填词168|七宝楼台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吴文英的争议

    前言 提到吴文英,老街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风人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 ...

  •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代表作《兰陵王·柳》]

    人物生平 博学多才 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7年).<宋史>说他年少时"疏隽少检"(意指生活放浪,不守礼节),不为州里推重,但他颇为勤学,因而得以博涉百家之书. ...

  • 《中医临床诊治病案两则》(二)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讲者简介]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创建人.对历代各家中医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熟谙< ...

  • 《中医临床诊治病案两则》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讲者简介]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创建人.对历代各家中医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熟谙< ...

  • 《中医临床诊治病案两则》(三)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讲者简介]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创建人.对历代各家中医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熟谙< ...

  • 《中医临床诊治病案两则》(四)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讲者简介]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创建人.对历代各家中医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熟谙< ...

  • 中医临床经方秘法之一方二法

    经方秘法:一方二法[谢谢] 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经归属,故在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再次读到此四字,有所感悟.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 ...

  • UC头条:中医临床经方秘法之一方二法

    经方秘法:一方二法[谢谢] 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经归属,故在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再次读到此四字,有所感悟.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 ...

  • 杨桂洲经方案例 | 中医临床诊治顽固咳嗽略例

    [杨桂洲医师小结] 药开了3剂,第1剂服用1次后患者反馈如下: 3剂服用完患者反馈如下: 服用后患者咳嗽频率减轻,皮肤出现表证得解,郁热透转的现象,但肺部压力仍然不小,处方中去掉麻黄(中病即止,顾护津 ...

  • 张利兵:浅谈中医临床上治疗肿瘤“十二要素”【深度好文,建议收藏】

    治疗肿瘤四法:抓主症 辨虚实 用成药 调心神 肿瘤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发展而来,与人体内环境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病 ...

  • 中医临床诊治顽固咳嗽略例

    俗话说:"咳嗽不是病,咳起来要人命".咳嗽是临床上会经常看到的一个问题,很多患者咳起来没完没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心疲惫.而咳嗽这种问题貌似直接用中.西"止咳药&quo ...

  • 孙子凯主任医师中医临床诊治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的症状

    孙子凯主任医师中医临床诊治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的症状.处方药物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总结常见证候类型.症状与药物关联关系.导师临床用药.组方规律的学术特点,丰富肺部亚厘米结节的中医证治规律,以期导师经验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