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从老照片中看昆明植物园发展史
导
语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3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零起步,至今已走过82年,以引种保育为主要内容,以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昆明植物园,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如今的昆明植物园正如吴征镒院士希望的那样:是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本篇选取了几个较特殊的角度,以古今对比的方式,从老照片中细数昆明植物园的变迁发展史。
1
办公地点变迁
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昆明植物园的历史随着建筑物的变化,显得越发奋进,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1938年,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昆明植物研究所前身)成立,办公地点黑龙潭黑龙宫。(左图)
如今的黑龙宫是黑龙潭公园的一个著名景点(右图)
1940年,今山茶园周围划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用地,新建办公楼(左图,图片摄于1964年)。目前已拆除,原址栽满了山茶,只留下门口两丛多裂棕竹。(右图)
1955年以后,昆明植物园迎来大发展时期,园区面积扩大,工作渐渐从东园移到西园,开始修建了办公区:左为办公楼,右为学术报告厅(图片拍于1982年)。
2001年,右侧的学术报告厅改为植物科普馆;2018年,左侧办公楼改为昆明植物所所史馆。
2017年,新的昆明植物园大楼投入使用。
而这栋楼的原址是植化室一部分
2
大门变迁史
大门是一个机构对外的最初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昆明植物园理念的变化也从这些建筑中体现出来。
1951年,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被人民政府接收,变更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当时大门是设在今东园山茶园侧边,研究所2号门对面。(左图)
上世纪60 -70年代的大门。(中图)
现如今,这个门不再使用,仅用于物资、消防和紧急出入口。(右图,图片拍摄于2020年)
1987年,东园大门的位置改到了这里,与研究所的1号门两两相对。(左图,图片拍于2006年)
2011年,这个大门纳入山茶园提升改造工程,进行了翻修;2018年,左侧老房子改造成昆明植物园展示中心和科普服务咨询点(右图,图片拍摄于2020年)。
1996年,昆明植物园正式对公众开放,西园的北门成了植物园主入口(左图,图片拍摄于2005年)。
2018年北门风貌(右图)。
本世纪初,西园出入研究所综合区的大门,略显简单。(左图,图片拍于2006年)。
2009年,借着建设羽西杜鹃园建设的机会,改造了这个出入口。(中图)。
2018年,这个出入口出于景观的融洽性,改造得更符合人性化(右图)。
3
温室发展史
温室是昆明植物园发挥植物保护功能中最重要的组成单元。一开始聚焦在科学研究和物种保育的功能部分,后来逐渐加大了园艺展示和科学教育的功能部分。
1944年,俞德浚先生用引种秋海棠的经费500美金建成了最早的温室,当时叫“暖房”,面积12平方米。(左上图)
于1951年修建了271平方米崭新的砖混结构温室,位于今山茶园(右上图,图片拍于1955年)。
1959年,加修了侧边温室,温室扩大到400平方米,引进兰科、秋海棠科、仙人掌科和景天科等热带植物,初步形成特色。(左下图)
如今的山茶园内的这栋建筑仍然留存下来,翻新加固后成了金花茶保育室。门前龙柏从小树长成了威武苍劲的大树。(右下图)
1983年,在昆明植物园西园开始修建新的展览温室群,1986年竣工后,吴征镒院士沿用典故题名为“扶荔宫”,温室内荒漠植物、耐阴植物、南亚热带植物、热带植物、秋海棠等类群已成规模。(左图)
中图拍于2006年
2011年,扶荔宫温室群迎来提升改造;2016年,植物配置及配套工程完毕,重新开放。(右图,2018年)。
上世纪90年代的兰花室外貌。水池的左边翠绿色植物,就是1984年从阿尔及利亚通过种子交换得来的蓝花楹,不曾想从这儿流出去的蓝花楹,30年后成了昆明市5月街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左图)
2011年温室提升改造后,原来的兰花室被主体温室所替代,馆内的配置也从兰花变成了集热带雨林景观、热带植物、阴生植物、兰花与一身,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热带温室。(右图)
90年代的南亚热带植物室,门前芳草青青。(左图)
如今,该室改造成兰花馆,门前也布置成以棕榈、睡莲、象腿丝兰为主的亚热带景观。(右图)
1989年,刚建成不久的荒漠植物室(左图)。现已改造成奇异植物馆。(右图,图片拍于2018年)
荒漠植物室外观。(左图,图片拍于2005年)
荒漠植物室已改造成奇异植物馆。(右图,图片拍摄于2018年)
1991年,荒漠植物室保育的荒漠植物和多浆植物,多以热带仙人掌为主。(左图)
2016年,温室群改造完成后,这些植物大多数已经转移到崭新的主体温室热带荒漠区。(中图,图片拍于2018年)
如今,奇异植物馆的植物大多以食虫植物为主。(右图,图片拍于2018年)
刚建成不久的王莲室,圆柱底、锥形顶的温室造型独特,里边培育着来自于南美热带雨林的王莲,与温室外池塘里的睡莲、荷花相得益彰(左图,图片拍摄于1989年)。
如今,王莲室已改造成隐花植物馆。30年过去,周边的树木长成了苍天大树。(右图,图片拍于2018年)
本世纪初,王莲室内部植物除了王莲外,还有上百个品种的秋海棠,也叫秋海棠室。(左图,图片拍摄于2005年)
如今,改造成的隐花植物馆内部迥异,栽培了不会开花的蕨类和苔藓,而王莲和秋海棠转移至主体温室的热带水果区和热带雨林区。(右图,图片拍摄于2018年)
4
山茶园变迁史
山茶园是植物园的初始位置,随着昆明植物园面积增大而开始迁移,今天园里的大树都是从这里移植或繁育而来的。如,原昆明植物园主干道种植了一排龙柏和北美鹅掌楸作为两列行道树,现今已看不到这样的大道存在了。
1950-1951年,刘幼堂、孙东明向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捐献山茶花等花木。之后以这批茶花为基础,建成了山茶园的雏形,同时它们也成为植物园中年代最久远的山茶树。(左图)
上世纪50年代,昆明植物园已初具规模,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修建于1952-53年的主干道,北美鹅掌楸大道(左)和龙柏大道(右),还有紫藤架(右白色)(中图,图片拍摄于1958年)。
如今左边是北美鹅掌楸、右边是龙柏及还有紫藤架。(右图)
1958年,修建了跨越主干道的紫藤架(左图)。如今紫藤架、龙柏等为山茶园增添了许多生机。(右图)
上世纪50年代初,蔡希陶、冯国楣等老先生带领新进员工在两条大道中间定植了银杏、雪松等裸子植物,形成了最早的裸子植物区(左图,裸子植物区后来迁到西园北门,改名裸子植物园)。
上世纪80年代,这个位置的树木已长得十分粗壮了,游人如织。(右图)
1992年1月9日,就在这个位置,蔡希陶纪念碑落成。(左图,图片拍于1993年,1952年栽培的北美鹅掌楸已是苍天大树)。
如今的蔡希陶纪念碑成(右图,图片拍于2018年)。
5
水景园发展史
水景园是植物园最早的园区之一,由于1975年后规划为水生植物区,总体上保持了80年代的原貌。此后,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岩石园、竹园和葱园。
1978年,建设成水生植物区。(左图,图片拍摄于1988年)。如今水生植物垂柳、水榭、池杉依旧,左边大棚已变成了一棵董棕。(右图)
6
岩石园发展史
岩石园是个比较新的园区,利用天然粗石和碎石模拟自然形态的岩石地貌,栽培的植物主要以云南本土耐旱、土壤贫瘠的植物为主,加以艺术化的处理,使之具有天然与人工结合的美。
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山茶园侧门(今东园大门)附近是职工居住区。(左上图)
1999年,历经3次改造,建成了模拟云南省境内的喀斯特地貌、金沙江河谷丹霞地貌和古河床沙砾鹅卵石地貌的岩石园(右上图,图片拍摄于2004年)。
如今岩石园展现了在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园艺学上的特点(左下图,图片拍摄于2018年)。
7
百草园发展史
百草园自从建成以来,除了基础设施和所收集保育的植物不断变化外,基本布局保持了当初的面貌。
1979年,吴征镒院士题词“百草园”。1986年,完成最初的硬质景观建设。
建成不久的百草园水榭景观(左图,图片拍摄于1988年)。
2011年,百草园迎来了景观提升改造。如今景观更加优美(右图,图片拍摄于2018年)。
对外开放不久的昆明植物园,获得了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百草园成为了实习基地(左图,图片拍摄于1998年)。
2011年后,百草园提升改造后,碉廊门庭应犹在(右图,图片拍摄于2018年)。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82年来,老一辈的科学家、新一辈的杰出青年共奋斗、齐贡献,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昆明植物园园区变迁史成了昆明植物研究所成长的一个缩影,奋发出时代激扬的篇章。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补充完善。
文:陈智发,王改变
图:综合档案室,陈智发,冯宝钧
责任编辑:李雪
校审:李雪,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