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漫谈】之四 (上):《大师们都常犯这些错误。你中招了吗?》
本专栏【摄影漫谈】后续部分内容预告
■ 《都2017年了,你还只知道在黄金时段拍风光片?你Out了!》
■ 《大灯泡镜头用后置式中灰滤镜评测》
■ 《什么是ISO不变性?》
■ 《旅游者的视角和摄影师的视角》
我已在美篇上开设一个专栏【摄影漫谈】来与读者分享我在风光摄影中从器材到理念到技术的各种心得和经验。这个专栏的内容将同步在我的公众号里推出。
【摄影漫谈】之四(上) :《大师们都常犯这些错误。你中招了吗?》
1
风光摄影高手也常犯的错误
在本周末刚刚结束的2017多伦多国际摄影节的大师讲座上,我讲了一些风光摄影作品里常见的问题。今天我把这一部分内容整理成此文和大家分享,分上下两部分刊出。
这里不谈那些曝光错误、地平线倾斜、天地等分等初学者常犯的“低级”错误。我想讲的,是一些常见的,高手都可能犯的错误。
注意我说的是风光摄影作品。我在讲座后的高峰论坛上打了一个比喻。在我看来,艺术摄影和创意摄影如同诗歌。你尽管夸张,说什么燕山雪花大如席,大家只会夸你是诗仙,没人会说你酒喝多了胡说八道。
但严格意义上的风光摄影不是艺术摄影。风光摄影作品如同报告文学或小说,不管你是基本忠实现实(我们大部分人的选择)或加入很多虚构(现在很多大神这么做,以后我会讲这个),至少情景不能露怯,看上去必须真实。否则你写的不是小说,不是故事片,而是横店电影里手撕鬼子剧本。
所以,如果你玩的是超现实摄影或艺术摄影,那么你随便来。你只需要管六个字:“自己开心就好”。否则还是要注意。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一张图。在我的眼里它惨不忍睹(当然我是故意模仿常见错误夸张乱调的)。你能一眼看出它有哪些毛病吗?
那么常犯的错误都有哪些呢?
看看下面列出的问题,你能在上图或别的地方发现这些毛病吗?
■ 地面比天空更亮
■ 倒影比实际景物更亮
■ 超广角镜头上用偏振镜导致天空不均匀
■ 地面物体和天空/水面交界处的光晕或白边
■ HDR效果
■ 滥用长曝光
■ 长曝光和短曝光场景在同一画面里出现
■ 过份强调画面中“高光不过曝,暗部无死黑”
■ 滥用模糊和高光渲染
■ 为了星空而星空
我们来逐条详细分析一下这些错误。
1
错误之一
地面比天空更亮
这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问题。在很多作品里我们能见到深黑的天空和明亮的地面,如同红外胶片的成像结果。不觉得奇怪吗?
初学者都知道,当我们拍摄日落日出的时候,天空的亮度一般远超地面。这时候需要采用曝光合成,强拉暗部,或渐变灰滤镜等技术手段,来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否则我们的传感器或胶片很难同时记录下天空和地面的细节与色彩。
可是我们的目的只是降低天空和地面之间的亮度差别,不是让亮度倒置。除非是黑夜里,否则自然场景的主要光线来自太阳。 如果日出的时候我们把镜头对准东方,或日落时把镜头对准西方,这个时候的唯一的光源是太阳。天空必然要比地面亮很多。这个时候自然界永远不会出现天空比地面暗的情况。
拜托,不要和我抬杠说你可以用闪光灯照亮地面,我承认你赢了好不好。小胖还可以引爆核弹,让地面比太阳还亮呢。
这个问题我在《极致之美》书里也讲过。
下图是我在网上搜索“GND” 时跳出的美国加州Breakthrough Photography滤镜公司的渐变灰滤镜广告。这家公司生产一些号称全世界清晰度最高,色偏最小的滤镜。我也拥有一些他们的减光镜。可是这张广告片是对这个错误的最好配图。 这样的天空和地面亮度倒置,看起来非常荒唐。这也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错误。下图里Google搜索出的旁边的一些别人拍摄的小图有同样问题 - 照片上半部是落日,太阳还在画面里,可下半部水面竟然比天空和太阳还亮。
照片里出现上图这样的情况违反了物理定律,
要闹笑话的。
对了,这张照片也显示了渐变灰滤镜的另外一个问题,您看出来了吗?
答案: 渐变灰滤镜压暗天空的同时,也压暗了海中礁石,让它们变成了剪影,细节全失。这就是我反复说应该用曝光合成而不是物理渐变灰滤镜的原因之一。
那么自然界里有没有可能地面比天空亮?当然可能。举一个栗子。如果太阳在我们身后,阳光照在地面上, 天空是乌云,这个时候地面的确可能更亮。下面两张图就是证明。
如果太阳在拍摄者身后,地面可能比天空亮
可当镜头对准太阳方向的时候,天空永远不可能比地面暗。不管你是使用传统滤镜,还是使用曝光合成或利用传感器高宽容度,千万不要犯这样是错误。
2
错误之二
倒影比实际景物更亮
同理,水面里的景物倒影永远不可能比景物本身更亮。倒影一定会更暗一些。有些作者把景物和倒影处理成一样亮度,这一般可以接受,但上下亮度不应该被颠倒。
3
错误之三
超广角镜头上用偏振镜
导致天空不均匀
偏振镜是数码时代难以被后期技术取代的滤镜。也是极少数我还在使用的滤镜。不过悄悄透露给大家一个秘密: 除了今年在非洲航拍的时候我用过外,过去5年里,我拍摄时总共只用了2次偏振镜。平时我几乎不再碰它。关于偏振镜的问题我们以后找时间再聊。
偏振镜有几大功效:
■ 消除水面或玻璃上的反光,让我们能把水下或玻璃后的景物拍摄的更清楚
■ 消除树叶,湿润岩石等物体上的反光,突出物体本身的色彩和纹理
■ 压暗天空,让白云蓝天对比更明显。
可是最后这一点会在广角镜头上带来非常大的问题。偏振镜无法压暗整个天空。它能有效压暗和太阳成90度那片区域的天空,但对太阳成同一方向或反方向的天空没有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太阳在你正前方或正后方,你却拿出偏振镜想“让蓝天更蓝”,那么此举会立刻暴露了你是个菜鸟或键盘摄影师。切记切记。
偏振镜在中长焦镜头上问题不大。可是当用在广角镜头上,而且构图包括大面积天空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因为偏振镜对不同方向的天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广角镜头下的天空跨度太大。其结果是导致天空亮度严重不均匀,有些地方暗有些地方亮,看起来非常刺眼难看。
在本文的第一张图里,你能看到这个问题吗?
平时我们在书刊杂志和网上,能看到太多大咖们犯这个实在不该出现的错误。我自己以前拍摄时也犯过几次,回来就后悔。好在最近几年我改邪归正,不再重复这个错了。其实我现在基本不用偏振,想不小心犯错也没机会了。
David Norton是英国最著名的风光摄影师之一。他的《等待光线》一书在中国极为畅销。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张他用617宽幅相机(超广角)拍摄的作品。
偏振镜导致天空严重不均匀
上帝啊菩萨啊,这可是名作的封面啊。
其实这几年我一直讲这个问题,但尽可能不公开点名拿这本书或别的作品做例子。可最近不断看到滥用偏振的问题,而读者喜欢迷信“大师”,因此没忍住。抱歉抱歉。
4
错误之四
地面物体和天空/水面交界处的光晕或白边
注意到首图里山体天空交接处的白边了吗?还有最前面岩石和水面交界处的同样问题?
这种难看的白边又称为光晕(Halo)。这个问题屡见不鲜。每次见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说 “你的活儿不够细”。
导致光晕的原因有下面几种:
■ 刷蒙版的时候不够细致。
■ 粗暴锐化
■ 提亮暗部压暗高光参数错误
■ 在Lightroom过度使用“清晰度”滑块
刷蒙版不够细致这一条不必多说。后期时候我们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如同我在《极致之美》里详细讨论的那样,锐化的本质是模仿动物眼睛的侧抑制机构,在边界上钩白边和黑边。也就是说,锐化必然会导致白边。我们能做的,是选择合适的参数来避免粗暴锐化导致的白边,同时可以结合蒙版来避免或弱化景物和天空/水面交界处的锐化。
Photoshop里提亮暗部压暗高光工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我的绝大多数作品或多或少都会用它一下,来平衡明暗光比。但这也是一个最容易被错用的工具。 这个工具里的“半径”参数的缺省值太小。用这样的小半径调整,几乎肯定会出现白边。我的秘密是用大半径(500-2500),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压暗高光之前
用小半径(30)压暗高光。边界出现明显白边,天空也显得很脏
用大半径(500)压暗高光。白边消失,天空也显得很干净
最后,很多人喜欢用Lightroom的“清晰度”滑块,它的本质类似用大半径USM锐化来增强局部对比(请参考《极致之美》里的讨论)。
但这个功能我尽量避免使用。如果这个滑块拉的太狠,会导致画面很“脏”,局部对比度太高,也容易出白边。
我宁愿在Photoshop里有选择地用USM锐化工具对局部区域进行这样的处理,而不是在Lightroom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全画面加清晰度。